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元化教育模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但是多元化教学同时也需要一种多元化教育考核体系来检测此教育模式的可行性。高职院校在教育事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与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高职院校在读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更好地实行多元化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应该相对应的建立起一套多元化教育的考核体系,这样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多元化教育考核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应该如何构建好多元化教育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伟 《人才瞭望》2016,(6):244-244
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含金量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是高职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目前,对实践教育的定义还存在很大分歧,实践教育的环节结构不是很清晰,对教师考核还不是很规范。基于此,针对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方案,希望有利于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及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论与上机相结合,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软硬件体系的不断升级,对高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高职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现状,使高职数学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在教学中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脱节现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之一。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包括:加强引导,提高对学好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搞好基于新课标下的初等数学的高职数学教学设计,做好现代微积分意蕴渗透以及专业应用案例的介入;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多维度的综合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职学校的扩招,生源数量不断减少,生源质量也在逐渐下降。高职营销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情况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对此,为了提高高职营销专业的教学效果,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本文结合当前高职营销专业的发展现状,对高职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讨论了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考核方式的选择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的分层教学改革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分层教学的展开和深入,有必要结合分层教学探索新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本文对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指出基于分层教学实践下教学考核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控制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从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指标体系意义出发,分析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提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8.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仅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更要具有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根据管理方法与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体会,从认识考核方式内涵、明确考核意义、建立考核体系、设计考核内容、确定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体现开放教育理念、注重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考核考核体系,为深化开放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深入研究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须对现有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职业教育教学上的引导功能.传统的考核方式已有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专业技能考核形式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笔者主要以2015-2016学年的期末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会议讨论和实施验证等方式探索构建技能考核课程的考核体系,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技能考核方案模板.  相似文献   

10.
唐婧 《人才瞭望》2017,(8):193-194
公益精神是高职院校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与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途径,应受到高度重视.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奋力推进为高职院校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现实场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基于此,高职院校务必适应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态势,将学生公益精神置于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公益精神培育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理念、内容、主体素质、方式、保障与考核督导层面推动学生公益精神培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再一次得到彰显。打造一支具有法治教育能力的高素质高职师资队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贯彻落实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依托。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法治教育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枯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不够以及法治教育未能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等现实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现状、教师法治教育能力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当前法治教育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从创新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促进法治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三个层面提出新时代高职教师法治教育能力的提升路径,最后呼吁教育部门进一步完善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各高职院校建立并完善教师法治能力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职院校“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应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分析思想政治教学现状,积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方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对加强劳动教育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全面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重视劳动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途径。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应顺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路径,现阶段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劳动教育内涵挖掘不到位、实践体系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做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系统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年级+菜单式”分类递进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健全家校企生多元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无效和低效教学来讲,有效教学是借助某种教学活动推动学生更加理想地学习。跟其它教育方式进行比较,高职教育更加需要创新,而尤为关键的是应凸显高职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高职数学教学。为此,本文阐述了高职数学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综合分析了如何改善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水平的途径和方式。提出应深刻认识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当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投入和研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根据高职教育的目的,构建满足时代需求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以专业为基础设置课程内容的模式,增设跨专业短期培训机会,为培养复合型高职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德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途径完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推动德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成效,我们应该变革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重要人才的使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人才战略上肩负着重要地位。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同时也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在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适应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资源,能够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朝信息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对于高职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应用,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笔者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高职思想课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中广受欢迎的教育方式,是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效果。在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道德教育体系面临全新的发展契机。探究职业道德教育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方法,重新认识、规划、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完善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和团队竞赛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是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团、赛”的方式不但能够丰富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够有效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形式,能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