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哲 《决策探索》2006,(4):16-17
六十年前,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愚公移山》闭幕词.毛泽东同志借用"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提出和颂扬了愚公为改变艰苦的环境,努力奋斗,"挖山不止"的精神,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号召.六十年来,在愚公移山精神的鼓舞下,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愚公故里--济源人民更是围绕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大力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京时,毛泽东就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其“赶考”的内涵极其丰富,寓意极其深远。 为什么面临即将到来的全国胜利,毛泽东同志要提出“赶考”的告诫?原因之一是他深刻思考了中国历史上诸多政权得而复失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并且看到了现实的革命者身上正在滋长着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下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  相似文献   

3.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54年前向全党提出的拒腐蚀防演变的大政方针与重要思想,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两个务必”思想的形成、贯彻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对于弘扬西柏坡精神,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1948年5月,毛泽东到达西柏坡。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战争的最后胜利,将成为执政党,此时,党中央和毛泽东没有盲目乐观,考虑更多的是全国胜利后,如何巩固人民政权和开展经济建设,如何防止、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和各种腐败现象。在…  相似文献   

4.
孙英 《领导科学》2003,(19):4-6
在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中,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河北省委联合举办了“弘扬西柏坡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这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中央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历史,是一段风云际会的革命历史、扭转乾坤的决战历史,也是一段影响深…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弘扬西柏坡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上讲话李英军摄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就来到了西柏坡。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并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也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  相似文献   

6.
从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从陕北来到西柏坡,到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以及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由陕北东渡黄河到达西柏坡,再到1949年3月党中央迁往北平,两年多的时间,使西柏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关键阶段的战略指挥中心。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得西柏坡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西柏坡精神。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7.
群众路线是在建党之初,由毛主席根据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内容主要的核心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群众路线是我党自建党以来最基本的路线之一。同群众进行紧密的联系,一切发展都建立在群众基础之上,只有为人民做好服务,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党的建设。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依然还是我党主要的思想。研究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当代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这六  相似文献   

9.
50年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以其伟大历史实践和所形成的光辉革命精神而载入党的历史史册。今天,在迎接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的日子里,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跨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重温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弘扬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牢记两个“务必”,我们一定能够从中汲取“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从而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一)1949年春,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我们党面临着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如果我们沿着我党对此问题的认识历程来学习和思考的话,就可以深刻地感知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验是人们对实践活动认识的概括和理性的提升。是否善于总结经验,是检验一个党或一个领导者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经验、运用经验指导实践,形成了新的智慧结晶。总结历史的精髓,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未来发展具有深选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前往北京。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自信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  相似文献   

13.
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这六条规定:"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西柏坡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是毛主席、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实现了中国社会从战争转向和平、从革命转向建设、从农村转向城市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础。这个时期铸就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再创辉煌。 毛泽东:“进京赶考” 自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总共1年零10个月的时间。这一时期,党中央、毛主席组织  相似文献   

16.
执政能力与“两个务必”如果没有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就会流于空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闭幕后不久专程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执政,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7.
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这六条规定:“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是党领导的"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这里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从此,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赶考"征程。今天,我们重走"赶考路",重温"西柏坡"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9.
政党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政治概念。在我党的正式文献中虽然并未直接使用这一概念,但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已经明确体现出了政党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深入研究政党文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势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本文以西柏坡时期的政党文化建设作为典型样本,从政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政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政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意在揭示政党文化建设的规律以及对当代政党文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是全固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