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之”     
之,原是会意字,是“出”、“往”、“到”的意思,动词,文言中常见,如:“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之”就是这个意思。代词、助词“之”是动词“之”的假借字。一、代词“之”最早作指示代词,后作人称代词,甲骨文中的代词“之”都是近指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如:“于之夕又(有)大雨”。(《十辞通纂》582),下面分述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在殷商时代以前,“女”作名词,表示妇人之义;“汝”作名词,表示汝水河之义,两字与代词(rǔ)之关系不可考。从殷商时代开始至西汉,“女”除了作名词外,也可以假借作代词(rǔ);而“汝”除了作名词外,也可以假借作代词(rǔ)。从东汉以后,在记录代词(rǔ)时,一般不再借用“女”(偶有使用)字,“汝”除了作名词外,成了一个专门记录第二人称代词(rǔ)的字。  相似文献   

3.
文言“之”和口语“的”的区别——兼论“之”的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所论主要是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之”,其他方面略加涉及。关于这种“之”字,大都把它解作口语的“的”(在早又写作“底”)了。清代张文炳《虚词注释》中说:“‘之’……作‘的’看,‘大学之道’是也。”后来不但有好多研究汉语的学者也解“之”作“的”,甚至还有些人试图从语音上说明“之”和“的”的关系,以助此说。章太炎《新方  相似文献   

4.
《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王逸注“日又忽去,时将欲暮。”后人遂遵王说而引申曰:“忽忽,疾行貌。”实误。今按,此“忽”当与“暮”近义,作幽暗解。试论之: 屈赋中“其”“之”诸字常用作连词“而”(“之”“其”“而”古音同属之部,故音近义通)。则“其”前后之词,其词性往往相同而词义相近似。如“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纟画)其难迁”。“总总”即“离合”,“纬(纟画)”即“难迁”。类此者甚众,兹不赘举。同理,此句“忽忽”与“暮”亦当为同义词,共明“日”之状态。余疑这“忽”为“曶”之借字,《汉书·古今人表》:“仲忽”作“仲曶”。《汉书·扬雄传》:“时人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弃智”之缘由、“弃智”之策略和“弃智”之归宿等方面对先秦老庄的“弃智”思想作简要论述,以期厘清其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6.
除了佛教的“因缘说”和“空论”,张东荪“架构论”之直接来源无疑是西 方哲学;但反观西方哲学之发展历程,东荪之“架构论”却又反作了波普尔“突现进化论” 之先导,开了欧美“结构主义”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说“封”     
<正> 一、“封”字的本义问题“封”之本义,过去均从《说文》训为“爵诸侯之土也”.自郭沫若提出“经界”之新解后,现代诸家改而应之者日多.郭氏认为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封”字即是以林木为界之象形.郭说之主要论据有三:①据甲、金文字,“封”之字形,象植树于土,以明经界.②《散氏盘》记有划定疆界之事,铭文共十八个“封”字,郭氏曰:“除井邑封道一字外,均与近人之建立经界无异”.③引《周礼》司徒之职与封人之掌中之两材料,证明“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详见郭著《甲研上册释封》).“封”之本义如以郭说之“经界”为确论,则《说文》所解当属后起之义.《说文》云:“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寸,守其制度也,公候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古文封省.土,籀文封”.按,“封”字甲骨文作(?)、(?)、(?),从丰从土,或加“又”作(?)(京津4499),正如郭氏所说,均象植树于土,以明经界.金文形体亦基本相同,如《康候丰鼎》作(?),《调生簋》作(?),或有省“土”而于丰下加“又”者,如《散氏盘》“封”字作(?),象双手植树形.小篆作(?),篆体(?),殆为(?)之讹,“又”与“寸”通,故许慎析为“从之从土从寸”,徐锴又以“从之从土”为说,谓“各之其土也,会意”.(见大徐本“封”下注),后世治《说文》者  相似文献   

8.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六储光羲诗《泛茅山东溪》与《酬綦毋校书梦若耶溪见赠之作》都有“清溪”一词。细读其诗,知此两处“清溪”本皆作“青溪”,传写、整理者不知为用典,而将“青”误作“清”。 “青溪”之典,出《南史·刘(王献)传》:“((王献))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刘(王献)隐于金陵青溪,后世因以“青溪”为典,用之代指隐逸之处,唐代储光羲之前的诗人已多用之。隋唐之际著名隐逸诗人王绩所隐之地即其兄王通聚徒授业之白牛溪,王绩即数以“青溪”称之,《游北山赋》云:“碧峦之下,青溪之曲……昔吾兄之所止。”《答处士冯子华书》称王通门人为“青溪”诸贤。诗中更云:“青溪归路直,乘  相似文献   

9.
风诗新解(四)晏方定之方中《定之方中》这首诗其实与卫戴公、文公毫无关系,只不过写一女子如何想念其情人而已。首章写其情人在楚丘造房子。传云:“楚宫,楚丘之宫也。”二章就从女子方面说了。“作于楚宫”、“作于楚室”当是“作宫于楚”、“作室于楚”的倒句。作造...  相似文献   

10.
《诗·邶风·新台》的最后一节: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诗序》指出:“《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故当代学者推断这诗“盖出民间歌手。”有的研究者解说此诗,即言“这首歌讽刺(卫)宣公,把  相似文献   

11.
周本淳先生《元好问〈论诗绝句〉非青年之作》(《江海学刊》1989年第4期)认为元好问《论诗绝句》“绝非青年之作”。主要理由有四:(1)“丁丑岁三乡作”之说源于清人施国祁的《元遗山诗集笺注》及所附《年谱》,“今日选这组诗的人,都以施说为依据”;(2)第一首之以“疏凿手”自任,“很难说是青年诗人的‘自信’”,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从未满足于对“情绪”作一种心理学的规定。在前期哲学中,海德格尔对情绪现象作了现象学的分析,把情绪规定为此在之实存论环节;在后期思想中,海德格尔从“存在历史”意义上对我们时代作了一种“基调”分析。海德格尔认为,希腊哲学的基本情绪是“惊奇”,一种让存在者之存在自行开启的“倾向”,一种“调音”。进而在近代哲学中,存在者是什么之问演变成“确定之物”的追问,“怀疑”成为哲学的基调。存在历史的“另一个开端”的基本情绪则被规定为“既惊恐又畏惧的压抑”。如果说“惊奇”是开启性的、扩张性的,那么“压抑”就是持守性的、收缩性的。“惊奇”趋于创造,而“压抑”则归于守成。作为我们时代的基调,“压抑”并非全然消极,而是指示着思想之重量,呼吁着实存之定力。  相似文献   

13.
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这述作之义 ,其核心即强调文化生命历史连续性的文化阐释原则。这一连续性的内容 ,即自然与文明或质与文的连续。“质”或自然 ,是“文”的发展之合理性的界限。质、文之连续 ,亦即天人之合一。在这个意义上 ,“文”的“作”亦即“不作”。文化表现为一质、文之张力关系中的生命连续 ,同时 ,亦总是作为“传统”以此“不作”之“作”的方式活在我们之中的东西 ,这正是我们总能有所“作”的原创性之本。近代以来 ,文化的“断裂性”和历史“记忆的短暂” ,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文和精神资源积累与原创性的不足。孔子“述而不作”的文化阐释原则 ,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鸣 《广西社会科学》2006,(12):173-176
先秦性命思想呈现由“命”向“性”演变的路向。处此历史转折中的孔子提出的“生”之学说中的人之“生”与犬马之“生”之别、德之“生”与仁之“生”之分,即“生”之学说的核心仁之内容为孟子性命思想的成熟作了理论上的铺垫。孔子性命思想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及相应的表达方式,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回答读者     
《快乐青春》2010,(7):81-81
“首荐妙作奖千元”,“首荐”是指刊登在卷首的稿件吗?“妙作”是指什么样的作品? 问者:辽宁本溪市紫金路7号燕东兴农科研所 谭震岳 编者:“首荐”是指首先推荐,抢先推荐,不一定是刊在首页的。“妙作”指特别优异的绝妙之作。  相似文献   

16.
李嘉言《长江集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卷一《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一诗,仅为校“疾”、“子不”三字。据《文苑英华》二册卷二七八第1411页原诗,尚有“室”作“堂”、“掉”作“棹”之异文,为李氏所未校出。我以为“室”作“堂”无关紧要,不校亦可,但“掉”作“棹”对理解全诗关系甚大,决不可漏校。诗题中之沈秀才即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据李嘉言《贾岛年谱》(见《长江集新校》附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历史的跨越——黎族原“合亩制”地区的变革》系94年出版的《黎族“合亩制”研究》的姐妹之作,并着重评述《历史的跨越》的意义,认为该书是研究“黎族经济发展史的补空之作”。  相似文献   

18.
陈俊杰 《理论界》2023,(8):83-89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以及严羽《沧浪诗话》是宋金之际的重要诗歌评论之作。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发现,元、严的论诗观存在高度的相似之处。就艺术风格而言,二人重视以“建安风骨”为代表的“刚健”之气,注重以东晋陶渊明为代表的“自然”之风,反对“柔弱”“新奇”之弊。就写作技巧而言,二人均推崇简练、平易之笔,反对隐晦、难解之作,主张“自然声律”。就创作内容而言,二人都推崇真实之情,反对矫揉造作的“次韵”之体,指出诗歌应该具有抒情言志、反映社会现实等“兴寄”内容,反对以“骂詈”之言入诗。  相似文献   

19.
周苇风  方宜 《船山学刊》2008,(2):195-196
在古人观念中。银汉之宽度原本是目力可接的。班固《西都赋》“似云汉之无涯”。其中“之”不作助词“的”。而是作连词“和”、“与”,并且可以置换为“而”。“似云汉而无涯”,广无崖岸的并非天上的云汉,而是人间的昆明池。  相似文献   

20.
<正> “几”概念在先秦典籍中早就有了。《易经》“小畜”、“归妹”、“中孚”诸卦中“月几望”之“几”均作“近”解。《易经》“屯卦”六三爻:“君子几不如往”,李镜池释“几”借为“机”,机智的意思。这些都不属于哲学的范畴。《尚书·顾命》:“疾大惭,惟几”,《左传》宣公十二年:“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几”均作“危”解。《礼记·玉藻》:“御瞽几声之上下”,“几”是“察”的意思。这些也还不属于哲学范畴。《易传·系辞》:“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