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82年企业整顿开始,我们就着手进行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了.1985年工业普查时,我们着重从事企业统计基础的整顿工作,建立健全了企业统计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计量检测手段.而后  相似文献   

2.
1982年初,市委、市政府在部署我市50个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全面整顿工作时,指定统计局派人参加,其后并明确规定,企业统计工作的整顿是全面整顿的一部分,此工作由统计局负责,统计局长参加市企业整顿领导小组。起初我们顾虑重重,后来决心化压力为动力,乘企业整顿的有利时机,把统计业务建设搞上去。按照市企业领导小组的布置,1982年已完成了第一批50户企业的统计整顿验收工作。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结合企业全面整顿进行统计工作的整顿,事半功倍,取得了我们多年来独自进行统计业务建设所没有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1979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为了全面、系统地整顿基层统计工作,我们会同市计委、市经委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方案》,要求各企业认真贯彻执行,结合整频企业管理,整顿统计工作.1981年4月又以“两委一局”的名义再次发出通知,对贯彻《方案》情况进行全面大检查.  相似文献   

4.
1982年2月以来,我们抓住企业全面整顿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企业统计工作的整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主要做法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经委、企业整顿办公室、财政厅、标准计量局、统计局于今年5月18日联合向各地、市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发出“关于印发《河北省工业、交通,建筑企业整顿统计工作的验收标准》(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统计工作是认识社会、管理国家、监督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企业来说,它既是实行计划管理,推行责任制、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工作,也是全面反映企业工作成果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按照国务院1982年文件精神,把整顿和加强统计工作作为企业整顿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河北省工业、交通、建筑企业整顿统计工作的验收标准》(试行)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谢非 《统计研究》1988,5(2):46-48
企业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搞好企业统计改革,对于推进整个统计改革向纵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经过整顿,企业统计的活力得到了增强,统计基础工作有所加强,统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微电脑在一些大中型企业统计工作中开始得到运用。但是企业统计改革仍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特别是企业统计如何为经营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统计成果如何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我们配合企业整顿,从整顿企业仓库和机电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入手,狠抓物资管理,建立健全了有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了必要的台帐、原始记录和岗位责任制度,使物资统计工作有了较大改进.从过去只能搞主要材料收、消、存动态的统计,到能够搞品种繁多的机电产品钢材消耗定额和其它消耗指标的统计;从只能单纯收集、汇总统计数字到能够逐步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同时,报表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绝大多数企业能够提前和按时上报.我们的统计工作所以能取得初步成果,主要是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重庆一建公司1983年3月正式取得了企业整顿验收合格证。整顿中统计工作经受了一次严峻的检验,我也从中得到了提高。当然企业整顿验收合格不等于统计工作就做好了,这仅是一个开端。更重要的是验收后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开创企业统计工作的新局面。我认为,在企业由生产型变为经营型后,建筑企业  相似文献   

9.
提高统计数字质量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在治理、整顿、改革中尤为突出。有色金属工业统计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基层填报单位企业,这是我们统计的根基,许多问题都存在于这些基层单位。1988年我们曾开展了一次统计数字质量大检查,发现在全部差错中因计量监测不完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登记有误或记录零乱不规范等企业统计核算基础薄弱造成的占36%;因统计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或素质差所造  相似文献   

10.
1981年以来的17年统计改革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正反民了面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第一阶段,统计改革的初期(1981——1982年)。这个阶段是以1981年9月1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改革统计工作的报告》为标志开始的。期间主要任务是尽快地恢复被“文革”破坏的统计工作。同时开始探索统计改革的思路和出台部分统计改革举措。(详见《浙江统计)}1997年12期《统计改革的起点时间》一文)。第二阶段,探索统计工作运作机制的改革(1983年——1986年)。这个阶段统计改革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1.
质量信息统计工作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领导修正和制订质量工作计划、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统计在企业质量管理中是大有作为的。统计在质量管理中运用统计技术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2月5日至17日,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统计工作会议.会议除汇报1981年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情况,讨论1982年农业统计工作要点外,还讨论了农产量和农民家庭收支两项抽样调查方案和贯彻这两项方案的具体办法.会议期间,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常诚同志作了《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农产量抽样调查》的讲话,并作了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港是国际著名的商港;上海港务局是我国最大的港口集团企业。近年来,上海港务局加强统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1987年以来,连续8年被交通部评为统计年报先进单位,连续9年被上海市统计局评为统计年报先进单位,有多项分析研究成果在交通部和上海市优秀统计分析报告评先中获奖,并分别于1987年和1992年获得上海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统计参与企业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质量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为发展港口经济服务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厂现有职工825人,布机200台,主要生产涤棉府绸、细纺、纬长丝等品种的服装面料,年产450万米,大部销往美、日、联邦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自1982年开展企业全面整顿以来,我厂加强了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了计划管理制度,促进了经营管理工作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素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山东天元建设集团是具有50年历史的国有大型一档施工企业,曾先后被评为"中国建筑施工综合实力100强"、"建设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等。该集团之所以取得如此盛誉和发展,与集团一以贯之坚持抓统计,促管理,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做法是:  在组织建设方面,集团实施总公司-子(分)公司-工程项目部三级管理,由分管经营管理的副总经理分管统计工作,总公司设统计负责人、综合统计员,负责整个集团公司的统计管理工作以及对上级各部门的报表工作,统计机构设在经营发展部;子(分)公司…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深感觉到统计是领导的耳目,是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推行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手段。整顿统计工作是当前企业全面整顿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通过整顿,使统计工作开创出新局面,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全国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质量,强化统计监督职能,搞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地方统计机构改革,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在治理、整顿、调整、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七年统计改革的运行轨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七年来,统计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步解决了统计改革的方向,提出了统计改革的目标,进行了浅层次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经验。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2年,主要任务是恢复统计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统计工作遭受严重破坏。在此期间,从中央到县以上各级政府建立了统计机构和统计制度。1982年进行了高质量、举世瞩目的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此为标志充分说明我国统计工作已经完全恢复,并且有能力正常运作。从总体上讲,在这一阶段还谈不上统计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找厂是镇办集体企业.专业生产“诞海”牌各种汽车仪表,1993年实现产值5014万元,销售4581万元.利润1002万元,在全国二百余家汽车仪表厂本位居第六位.曾获得农业部等上级部门授予的多项先进称号.多年以来,我们体会到,企业要发展必担强化管臣,而管理又离不开规范化的统计工作.安佐证明:强化管理与统计规范化是近岛相连,不可分出的.在这方面我们丕本做法任:一、鸡全以巴合扶计为牧心的扭计网络.统计工作是企业四代管理的一项注础工作.厂出由一名主管付厂长负大计划统计科,厂闻综合统计由计划统计科长兼任,并因有专职统计人员…  相似文献   

20.
虞锡君 《浙江统计》1999,(11):13-14
一、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演变的三个阶段一定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我国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从1972年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经济理论基础。第一阶段是1972年至1982年。1972年,检国计划会议纪要》提出了考核工业企业全面完成计划的7项指标,后于1975年增加为8项指标,即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生产率、成本升u润、流动资金占用。这一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保障供给论",从这个理论基础出发,其指标体系必然突出企业产出的物质形态和单项绝对值指标。第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