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公众健康。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是政治经济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多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把关,在国际上加强食品安全的交流与合作,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频频发生,这使人们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产生了许多的疑问,为什么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是法律不完善,还是制度的缺失?是监管不到位,还是技术力量落后?从监管角度来看,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食品安全事件中暴露出大量伦理问题及冲突,导致监管政府责任的虚化,监管不能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具有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的特殊功能。对于有效抑制食品安全事故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来说,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一个对消费者、食品企业、保险公司、政府四方有益的选择。鉴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是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强制实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主要以政府行政与法制监管为主,对企业和公众在食品安全中应承担的责任激励不足,降低了监管的整体效率与效果。本文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视角,分析食品安全责任的激励机制。总结国外食品安全责任激励机制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对深化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治理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公益问题,需要社会公众的有序参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是公众的一部分,在食品安全治理中亦要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需要政府采取行政委托、行政指导、行政契约、行政奖励等方式,以达到食品安全监管良性循环之目的。同时,政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保障食品安全治理公众参与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现状以及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需求,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设计应遵循补偿、激励、便捷高效、风险、保本微利五大原则,同时辅之以立法保障、政府支持和非营利组织参与三大支柱,其运作流程包括承保、监督和索赔三个环节。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需要借鉴已有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在制度和流程设计上需要与我国的食品行业与保险产业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是责任权属问题——谁来对食品安全负责?食品卫生安全的责任主体首先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政府监管部门。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淡薄,还暴露出极少数食品企业职业道德的缺失和良心的泯灭,更暴露出政府监管部门的严重失职。企业的责任在于道德自律,政府的责任在于法制监管。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后者的责任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不良食品生产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应由食品生产者及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负担起相应的伦理及法律责任。政府职能部门责任伦理意识缺失、消费者生命健康意识淡薄及社会道德监督机制缺失,造成了政府监管、公众安全认知、食品生产行业的道德与法律风险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成为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根源。只有通过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构政府信用问责机制,提高政府监管者的责任伦理素养,培养公众的生命健康意识和食品安全问题防范意识,建立食品供应链道德信用跟踪系统,才能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食品生产领域潜在的安全风险十分巨大,食品安全监管也成为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从国际经验来看,食品安全保障的核心是政府监管职能的实现.为此,不仅要克服我国传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弊端,而且要落实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机制.这就要坚持食品监管公共利益原则,合理安排现代风险社会条件下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分配.同时,也必须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监管的局限性,避免对行政监管的过度依赖,早日实现从单一行政监管体制向复合的市场化监管体制的转变,实现市民社会食品安全法治,使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之上永悬利剑.  相似文献   

9.
医疗责任保险是我国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由政府政策的指导和推动,逐步由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在政府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服务的新形势下,福建省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疗责任保险模式,但政府责任还比较薄弱,主要存在统保不完全、政府给付不足以及缺乏政府监管等问题。通过重视政府在医疗责任保险中的责任意识,优化政府统保模式,加强政府给付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能力,促进保险机构承接医疗责任保险服务能力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长期困扰我国的社会难题,食品安全治理更多地倾向监管思路,主要依靠标准控制和法律追究等途径,却始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文章从责任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责任认知的内涵和主体进行了分析,认为提升系统成员责任认知能力和水平,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以食品消费者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揭示消费者对各主体责任认知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企业、政府和媒体在责任认知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节点作用,通过不断强化网络路径,能够有效保证责任信息的交流与互动,使得食品安全体系在较高的责任认知水平上不断良性发展,从而有效化解食品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