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一、股份制改造的难点剖析 我国股份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包括: 1、政府职能尚不能实现真正转变。推行股份制的初衷之一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真正分离。但在许多股份制企业中,董事会的主要成员一般都是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任命的。这种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同单一的国有企业实行的厂长负责制没有本质区别。国家与企业关系仍是政企合一。事实证明,从人们对股份制功能的理解与现实运行的分析,其核心在于通过股份制达到解决企业外部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 所谓职工持股制度就是指公司的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制度,公司员工包括经理,职员和工人。随着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方企业职工持股改革的试行方案也陆续出台。这些方案究竟前景如何,怎样才能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职工持股制度,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早在本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力推行这种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美国雇员持股的内容及其发展 雇员持股思想早在美国50年代中期就有人提出,但直到70年代初期,职工持股才开始受到公众的广泛重视.并得到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职工持股制度是通过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建立起来的。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3.
<正> 如何建立一种新的机制,促使经营者象干自己企业一样经营国有资产,使经营者和企业命运绑在一起,有关部门先后推出了厂长经理负责制、承包制、内部股份制等改革形式,在改革进程的一些特定阶段起到了一些作用,但目前已适应不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厂长经理负责制并没有理顺产权关系,承包经营虽本期效益明显,但易助长短期行为,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内部股份制虽有助于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农村信用社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的产权制度,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场机制,实行彻底的商业化经营。目前实行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体制的农村信用社,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单一的股份制的产权形式。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权威观点温家宝:商业银行改革国家绝对控股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时,就华尔街日报记者所提“中国政府什么时候会开始允许外资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控股权?”温家宝总理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我们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而股份制就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实行股份制不是目的,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从  相似文献   

6.
<正> 自贡高压阀门总厂,是国家机电部骨干企业,1993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22户探索建立新体制试验企业之一后,工厂紧紧圈绕探索企业体制试验,深化内部改革,在企业早日建成现代企业制度上,注重了“四抓”。 一、抓以股份制改组为突破口,深化内部改革,探索建立企业新体制。 1.从理顺产权入手,真正解决好企业内在动力 该厂领导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分析、比较和论证,选择了股份制作为探索企业新体制的主要途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是实现产权制度改革惟一而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确立是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保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应在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精简机构和冗员、加强内部监控系统的管理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改革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一种探索。其出发点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使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法人所有权确立,内部管理科学化,经营者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性原则。股份制经过10多年的试点,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竞争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因股份制变形而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笔者试就股份制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经营权侵占所有权以及其它形式的所有权侵占国家所有权的问题谈些看法。 一、对经理人员激励不足,约束不力,导致经营权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摆脱赤字财政困境,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政府的运作效率,一场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行政改革运动,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开始兴起,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摆脱赤字财政困境,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政府的运作效率,一场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行政改革运动,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开始兴起,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  相似文献   

11.
郑异凡 《领导文萃》2011,(Z2):79-83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一是1920年代列宁以新经济政策著称的改革;二是19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三是199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列宁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改革,也是苏联历史上取得成效最好的改革,但不幸在1929年被斯  相似文献   

12.
<正>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过程,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是经济生活中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生活中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要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不仅要解决货币供应量适度的问题,而且要从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入手根治它。我国的企业长期吃财政饭,缺乏内在的利益机制、风险机制和约束机制,而进行股份制改革,就是要改变企业的运行机制,使企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因此,股份制对通货膨胀具有遏制作用。 股份制有助于减轻财政压力。我国的企业投资有很大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实行股份制后,企业转变为由国家预算投资拨款改成的国家控股、企业参股、个人入股的  相似文献   

13.
<正> 股份制改革使许多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国出现了大批运营良好的股份公司。但是,改革也不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不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加以妥善解决,就不可能达到股份制改革的目的,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企业。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被低估,国有股权益无人关心;二是个人股东权益没有规定,在实践中也难得到保护。三是改革后的某些股份公司并未建立股权管理体系,仍沿用老一套管理方法,效率低下。四是国有股上市问题是一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四川省是全国最早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的省份之一,其股份制改革工作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来,迄今已经历了探索试点、整体规范、深化发展等阶段,在转机建制、融资增效、企业重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 1999年开始在全国的县级供电企业实行“两改一同价”(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 3年来 ,福建全省为农民减轻负担 9亿元。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县级供电企业缺乏活力 ,生产经营较为困难。这不但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搞好县级供电企业股份制改革 ,对深化农电体制改革 ,加快实现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县级供电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意义(一 )股份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行股份制也是贯彻国有企业“有进…  相似文献   

16.
朱军 《决策与信息》2006,(12):25-28
从1978年至今的改革进程中,一路上留下了陈锦华深深的足迹:上世纪70年代,在“文革”的废墟上,助推宝钢;80年代一手筹建中石化;在主持国家体改委和国家计委的岁月里,推出了包括股份制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并亲历了通货膨胀、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全过程。1999年后陈锦华出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他一生亲历中国经济改革的汹涌波涛,如今又在为中国企业发展而思索、奔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有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股份制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责权利不对称的问题以及国有股份制银行普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逐渐显现。在国有股份制银行中试点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或许能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可行办法。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涵义、在商业银行中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然性、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难点、在商业银行中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它也像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以私人资本为基础,以企业为决策主体,但国企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它和政府的"参渗"密不可分。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在本世纪后半叶发生深刻变化,其间历经风雨的过程对目前我国国企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国企私有锐不可挡在英国,国家与国企的关系方面,由议会和政府共同把持。议会通过立法权达到其目的,这是国家对国企  相似文献   

19.
国家征用农地制度遭受愈来愈多的批评,南海土地股份制则被视为发达地区农地制度选择的普遍模式,是国家征地制度改革的第三条路径。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尽管普遍施行土地股份制,南海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家庭经营和非公有制企业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渠道,南海土地股份经济不仅收入渠道单一,而且农民股权收益水平低并遭遇代理人侵害。南海土地股份制的实质是以土地为主的农村资产再集体化,在中国农村强制推行土地股份制可能是得不偿失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外国有企业机制变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在实施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之后,如何通过内部机制设计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实现国有企业的内生性成长,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制度安排的比较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民营化浪潮之后,西方各国政府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政府本身是公有产权的代表者,同时又是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