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菊秀 《职业时空》2008,4(9):21-21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较早定型的。尽管各国教育法提法各异,但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观是共同的,即强调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培养符合本民族精神的能为建设画家作出贡献的良好品质,把这一切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健全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做人的起码资格、性格和品格的总和。大学生不仅要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追求社会理想,而且也应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2.
性格影响人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基础便是从小开始培养形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神圣使命。俄国教育学家塞德兹博士就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孩子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地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判断是非。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使我对于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培养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德是人之本,素质教育的第一条也应是“德”。这是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明确要求。讲德育,提倡素质教育应从尊重学生人格入手。因为就个体而言,人格即道德品质,是独特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居里夫人曾说:“人最害怕的是失去人格。”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才可...  相似文献   

4.
要塑造中学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需要弄清人格的内涵。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王延 《职业》2017,(29)
九型人格也称个性形态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它按照人们惯性的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和行为习惯等个性特质,将人分为九种,是一门帮助人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和特质、探索人与人相处之道的学问.它的基本原理就是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有不同的原动力和价值观,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和沟通.  相似文献   

6.
美国民族精神中的文化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说来,所谓美国民族精神包含了美国人所宗奉的价值信条,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以及典型的心理特征,等等。这种广义的美国民族精神概念涵括了美国人的性格或所谓国民性格概念。因为国民性格在我看来不过是集体理想人格,而照Inkeles、D·Bell等著名社会学家的说法,则是多数人的典型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希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并从这种和谐中汲取难能可贵的友情作为自己生活与事业的支撑点,更强有力地立足于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性格相同或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为人处世的思维定式趋于一致,但人的性格是多层面的,正所谓“千人千面”,所以,倘若你想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就不要强求他人性格与自己相似,更不要试图改变他人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可以改变信仰,但性格却难以改变。其高明之举乃是求大同存小异,实施性格互补。即使做不到性格互补,也要因人而异,讲求人际交往艺术,这…  相似文献   

8.
心语茶座     
别否定自己的性格 我是一个特别内向的人,不善言谈。虽然算不上孤僻,但喜欢安静。这种性格在上学时觉得没什么,自己看书就好了,但工作后就发现。  相似文献   

9.
画家程茗     
《公关世界》2015,(1):122
画家心语艺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创艺教新篇章。通过艺术教学更好地体现和提高人格的艺术修养,唤醒每个孩子的艺术细胞,用艺术诠释性格和品质。做事先做人,作画先做人,通过书法和绘画的学习创作,提升和完善性格,逐步得到升华。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但是一定要成为有性格有修养的人。教学不止在教技法,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作画过程中体会做人的成长历程,拥有更好的性格品质,在此基础上提高艺术认知、艺术修养和人格的升华。这些结合起来是办学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办学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欣赏:《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这篇文章,细读品来,更觉此文像一面镜子。人的一生是充满挑战的,人总是在经历中成长,很多道理,我们当时未必明白,但过去之后,可能就会体会得很深刻。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但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数人,因为他们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很多人的成功源于好习惯的养成,有时候习惯也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查·艾霍尔曾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其实,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如何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过得充实而又有意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杨易是个性格很爽朗的人,但她说自己有时候容易急噪。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她觉得自己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性情有了一些变化,觉得亲人更亲,觉得生活很美好,人温和了许多。而且,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她发觉那种原本被动的耐心却使得自己越发懂得包容和谅解。  相似文献   

12.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主导性格所表现出的最鲜明、最强烈的特征,就是人际交往的性格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有着不同的修养内容。弄清自己的性格类型,有助于把握自己性格的主导方面,从而有助于获得人际交往的成功。●社交小辞典●◇内向型性格◇亦称内倾型性格,它是倾向于内心活动的一种性格。其主要特征是:①在注意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方面具有较高水平。②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一般采取回避态度,不够活跃。③偏重于思维活动,但思维不够开阔。此种性格的人,其优点与缺点并存:冷静、深沉、稳重,却也孤寂、羞怯…  相似文献   

13.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1.人格的含义:"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谱,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把"面具"定义为人格,说明两重意思:(1)一个人在  相似文献   

14.
赵健 《现代妇女》2014,(6):89-89
辅导员岗位是我国高等学校师资力量组成的一部分,这一岗位群体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辅导员自身的修养与品质对于当前大学生人格完善、性格心态养成以及未来步入社会大环境的自身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因此运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具有非凡的人格行为魅力并充分融入高校辅导员这种职业,把大学生从性格情商方面培养完善,这应属于大学教育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性格内向的人,一般都为自己不善于交际而苦恼。由于性格内向,他们大多落落寡合,不引人注意。他们虽然也有和别人亲近的意向,但性格上的固步自封、畏首畏尾,使他们缺乏主动性、进取性,因而,性格内向的人大都不善于交际,也不会交际。不是他们愿意这样,而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被内向性格所束缚,想与别人交往,又怕被冷落。于是,便只好在“躲进小楼成一统”中自怨自艾、闷闷不乐。其实,性格内向的人更希望和别人交际。那么,性格内向的人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呢?总的说来,性格内向的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幽幽 《现代交际》2002,(9):60-61
人的性格可以从多个层面表现出来:言谈、行为、动作……但有时你也很难断定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看一看你喜爱的是哪种动物,或许可以由此判断你有什么样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不拘小节的人朱华贤人的性格脾气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注意细节,做什么事都有个讲究,言行、礼仪、服饰、交往等都有个规范。有的人则不拘小节,许多方面大大咧咧、随随便便。讲究细节的自有其理由,不拘小节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假如您是前者,在邻居和同事中又有些...  相似文献   

18.
刘玉生 《职业》2007,(21):70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   1人格的含义:"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谱,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把"面具"定义为人格,说明两重意思:(1)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2)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因此我们可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一个人特有的,决定它如何使用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一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袁洪英 《职业时空》2008,4(9):33-33
所谓理想人格,也称理想健康人格,就是与时代节奏合拍,并有适度的超前性,在内部心理机制上和谐发展,在外部活动上富有高度效能的人格。它是对一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的设计,是人们在自己的心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最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人格所应当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伴侣(A版)》2013,(5):52
在生活中,吃什么、怎么吃对身体好,这都大有讲究。不同性格的人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食物,这就是今天小编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控制情绪的方法——饮食调节。通过对照自己是什么性格,存在着哪种消极的情绪,巧妙地用食物和它们进行对抗吧!脾气很暴躁,就像在西班牙斗牛场上的斗牛一样,动辄就怒火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