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有广大的牧区,也有广大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他们有经营畜牧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其他少数民族和住在这里的汉族人民也有经营畜牧业的习惯。自治区的牧区面积很大,约占全区面积的60%以上,有丰盛的水草,具有大量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但在解放前由于封建制度长期的摧残和反动统治残酷的压迫和掠夺,使畜牧业生产日趋衰落下降,农牧民生活非常痛苦。自从解放后和自治区成立以来,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对自治区畜牧业的发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是祖国的一个重要畜牧业基地。这里牧场广阔、水草丰美、畜牧业资源富饶。在全自治区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一半以上是宜于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埸。在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各民族牧民大约有五十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蒙古族人民。自治区的农区、半农半牧区的广大农民,也有经营畜牧业的良好传统。畜牧业生产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国家和自治区工业化与发展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经济,同时又是蒙古民族和区内一部分其他少数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因此,  相似文献   

3.
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主体,在整个民族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西藏农牧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畜牧业产值则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西藏全区七十五个县,按农牧业比重划分,其中:农业县占48%;半农半牧县占32%;牧业县占20%。即使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各县,群众也饲养着约占全区总数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种农业物产,却素以其广袤的草原、非凡的自然畜牧业,及其淳厚的蒙古族游牧文化而闻名于世。内蒙古草原牧区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东起大兴安岭山地,西至居延海,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818.0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当你来到辽阔丰美的内蒙古草原,不论是额尔古纳河畔,也不论是贺兰山下,你可以看见牛羊遍野,可以听见歌声荡漾,到处呈现一片繁荣幸福的景象.这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草原带来的.在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区14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有一半以上是牧区,有35万蒙古族人和一部分达斡尔、索伦、通古斯族人从事着牧业生产.自治区实行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到目前为止的不完全统计,牲畜总数达到  相似文献   

6.
绿原红树     
牧区丰收季节,我們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的一角,訪問了科尔沁右翼前旗烏兰毛都公社。烏兰毛都(蒙古語),汉語就是紅树。这原是一个草滩生有紅柳的牧区村落的名字,現在已成为草原上一个社会主义的大的畜牧业集体經济的象征了。这个数千平方公里的山区草原,解放前是内蒙古牧区一个最荒凉、最貧困的地方。現在,牛羊遍山谷,歌声处处聞。一九五八年公社剛建立不久,它就由于互助合作时期牧业的高速度发展而成为全国的先进集体,获得了国务院的奖状。从那时到現在,五年半时間,牲畜总头数  相似文献   

7.
本刊这期上发表的“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发展”、“伊克昭盟深入开展‘百母百仔’运动的成就”、“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乌兰毛都人民公社”等几篇文章,是我们邀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部组织的。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概貌。内蒙古自治区是祖国一个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十几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和其他地区一样,畜牧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从1947年到1960年,全区牲畜头数已由1947年自治区成立时的八百多万头增长到三千万头,十三年增长了二点六倍。特别是1958年以来,在党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牧区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东部、鄂尔多斯高原和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南北,那里有着广阔而丰美的天然牧场。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以蒙古民族为主的各族人民,长期从事着畜牧业生产,牲畜头数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在历史上主要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虽也有半定居游牧或定居地区,但为数不多。这种游牧经济,由于主要是利用天然牧场場放牧,可以用相对少量的劳动力,经营头数众多的牲畜,进行大群管理,成本低,收效快,并且牧民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因而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由于游动放牧不能进行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来抗御自然灾害和开展多种经营,因而这种畜牧业生产不能不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单纯的游牧生  相似文献   

9.
一内蒙古自治区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六十余万平方公里是牧业区。在牧业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有三十五万蒙古族牧民和一部分鄂温克族牧民。解放前牧区各族人民饱受日寇及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残酷盘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全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1900多万,其中蒙古族人口250多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70%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高而平。东北部的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木材供应基地。自治区内畜牧业发达,有草场8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3以上,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多,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区内矿产丰富,包头附近的白云鄂博,不仅是区内  相似文献   

11.
天高云淡,草丰水碧。在这畜牧业金色的季节里,笔者能有机会参加最近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北方畜牧工作会议,亲耳听到来自牧区和半牧区的报告,像奔驰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我国北方牧区和半牧区,从金色的阿勒泰到茫茫的呼伦贝尔,从巍巍的青藏高原到著名的六盘山下,大多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而畜牧业经济,又是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基础。因此,畜牧业生产不仅关系到各族人民吃、穿、用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巩固边防、  相似文献   

12.
对1961年第三期《地理》杂志發表的兰州大学地質地理系經济地理教研組写的“以农业为基础开展牧区人民公社經济建設規划的几个問题”的文章,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和該文作者商榷。我国的草原牧区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和四川省的西北部等广大地区,純牧区大都是蒙古、藏、哈薩克、柯尔克孜等兄弟民族聚居区。据1957年統計,我国草原牧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8%,大小牲畜占全国牲畜总头数的33.2%(不包括猪)。因此,牧区畜牧业經济的高速度發展,不仅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設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知青这样概述在内蒙古插队的岁月:“在内蒙古牧区知青的记忆里,青春永远重叠在蒙古包上,青春等于草原。”在千万知青的记忆里,内蒙古牧区的生活,仍然是他们生命当中的一部分。时代造就了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也造就了他们的非凡人生,周秉建就是其中的一位,从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到1975年到内蒙古大学蒙古语系读书,再到后来与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结为伉俪……其他大多数知青的内蒙古生涯随着返城而成为记忆的片段,而周秉建与内蒙古和蒙古族,则是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牧区的改革与发展艾云航近15年来,内蒙古牧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了牧业生产力,加快了牧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使草原畜牧业和牧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标志是:1、牲畜头数稳定增长,良种畜比例显著提...  相似文献   

15.
蒙古民族聚居的广大草原农村牧区,自古以来保持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千百年来一直传承了下来。这一优良传统对于今天在农村牧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天山北麓,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是一个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这里居住着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等十三个民族,将近五万人口。一九五四年九月成立了自治县,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来,自治县的畜牧业生产,由于贯彻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方针,积极进行水利、草原建  相似文献   

17.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不论你是自幼马背上长大的牧人之子,还是岁岁年年从事畜牧业的老行家,对今天的牧区都必须有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变革的形势逼在眼前,再认识是明智的。七月七日,以再认识牧区为主要议题的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工作会议,进行大会发言。第一个登台发言的是,年轻的改革者,中共巴林右旗旗委书记巴彦德力海。他英姿潇洒,气宇轩昂,自讲自译,蒙汉语交错出口,音韵有致,似流水滔滔。巴林右旗,那是胡耀邦同志1982年视察  相似文献   

18.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是全省社会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我省六个自治州几乎是纯牧区。但是长期以来,我省畜牧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还没有突破古老、原始的粗放经营方式,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今年夏季随省政协考察组,深入基层,就我省环湖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作了较深入的调查。环湖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许多方面已经步入了我省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最前列,有不少经验值得思考、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草原畜牧业,从辽阔的边疆牧区到南方少数民族山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势头。其特征有三:一是中央领导同志近年来视察少数民族地区发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治理山河、治穷致富的号召,得到了各族干部和群众的热烈响应,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二是我国草原建设速度和质量在过去的一年里创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三是畜群、草场家庭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牧业区具备着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厚条件,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九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由于牧业区有关党委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在牧业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已使得广大牧区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使牧业区大踏步地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全国已进入全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新形势下,少数民族牧业区的任务主要是: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彻底完成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牧区人民公社化,力争高速度地发展畜牧业生产,积极进行牧区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加速牧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把牧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