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提出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当代比之以往更加问题成堆。所以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科学基础,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何在,即它的历史逻辑做出简明而基本的说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逻辑研究,可以按照经典作家本人所理解的总体原则来理解,也可以比经典作家本人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目前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必要作些改造。改造或者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是要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所阐明和体现的哲学体系,另外去建立或创立其他什么哲学体系,而是要改造一下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一 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意义及其在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相区别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科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 在当代哲学中,认识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指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认识论。明确这一点对于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哲 《学术月刊》2023,(6):206-211
<正>2020-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法论维度等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视角。由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这一“传统”的研究领域又生发出了许多崭新的学术生长点。譬如,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二重研究朱宝信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传统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在不同程度上作出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事实并不如此。任何一种思潮,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  相似文献   

7.
于海江 《晋阳学刊》2001,(4):100-101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称谓比较准确科学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而且经典作家又一向认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不动摇。列宁曾经同企图背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马赫主义者进行过坚决彻底的斗争 ,鉴于当时马赫主义者们一方面大肆宣染自己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尽力回避不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列宁才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 ,并把…  相似文献   

8.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确认不能仅仅局限于经典作家的论说,而是要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出发,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理论根源,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应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哲学与现实     
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到中国,逐步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并且在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过程中生根、开化、结果,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奋斗过程中的强大思想武器。过往的一百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百年,是在这种结合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实现“理论性创造”的一百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在实践中不断显示其强大威力的一百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造世界中强大的社会功能,它的生机和活力,来自于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来自于变革现实的实践,来自于正视现实而又…  相似文献   

10.
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适应当代新的形势,这是摆在我国哲学界面前的一个极为严峻而紧迫的任务。在《论走出哲学回到哲学和发展哲学——对我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道路的反思之一》(见《江淮论坛》1988年第4期)一文中,笔者说明了我们只有突破传统的面向过去的研究道路,而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那样,依据哲学是反思和哲学的发展是反思的深化的观点,不断地走出哲学,回到哲学,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并不一致,哲学学术界也多有论争,是哲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充分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合理因素,消除其中的局限性,重新确立该规律中合理因素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发挥主体在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体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冲破了体系哲学的牢笼,使哲学走向实践,成为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南”.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基于旧哲学传统的体系思维与新哲学的方法要求屡屡发生冲突,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理解误差.实践证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马原生、曹奎同志合著的《辩证法的发挥——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研究》,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哲学界研究列宁《哲学笔记》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表明了我国哲学工作者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的新进展。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应当认真学习和研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特别是应当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继承、改造和发挥的成果。在这方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标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曾从不同角度提出过生产力标准思想。本文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论证 ,以便能准确地理解和科学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5.
张尚仁 《学术研究》2006,4(10):17-21
我们用了很多年的哲学教科书,对哲学的对象、哲学基本问题和物质观问题的阐述,其基本内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而是旧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并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是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将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拉”回到旧哲学的轨道上去了。教科书将客观性和反映看作物质观的主要内容,而这两点正是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两点。旧唯物主义从“客观方面”和“感性的对象”去理解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还要从“主观方面”和“感性的活动”去理解事物。  相似文献   

16.
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未来形态1.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有的论者考察了近代欧洲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吸收,以此论证中国传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间接的理论来源。论者还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确认这一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持不同见解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中国学脉渊承”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上述观点在立论根据上有重大失误:①曲解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原意;②把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哲学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内容,而社会主义的前途又决定了哲学的命运。 哲学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发展阶段,而社会主义也相应地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而社会主义也经历了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深入地探索二者的关系,是非常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是人的本质能力全面发展的客观尺度,或者说,把生产力的发展也看作人的发展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社会进步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片面地理解的时代,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二种尺度的统一,因而导致了对人类历史的极大歪曲,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极度轻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具有独立的哲学维度?这并非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澄清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维度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反哲学”的立场摒弃了以往哲学所具有的“从原则出发”、“包罗万象”、“作为科学的科学”的性质,仅仅赋予哲学以“世界观”的意义,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新世界观,它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在“世界观”的意义上,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要防止向旧哲学的回复。  相似文献   

20.
将恩格斯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对立起来并不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主导思维模式",上述对立的源头不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的比较研究,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理论的曲解.以往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全盘否定态度应当改变,这不是"颠覆"马克思主义,而是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应当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