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性论科学体系的建构和研究者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依其能否言道德善恶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言道德善恶的,如知情意、眼鼻耳等等,是心理学等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等科学的人性概念。另一类是可以言道德善恶的,亦即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如同情心和妒嫉心等等,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伦理学的人性概念。作为伦理学对象的人性就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但是,伦理学的人性论不仅研究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而且研究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之本性。因为伦理学就其根本特征来说,乃是一种规范科学或价值科学而不是描述科学或事实科学。它之所以研究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只是为了从中———通过道德目的之善恶终极标准———推导出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从而制定与其相符的优良道德规范。因此,伦理学的人性论的研究对象包括三部分: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人性事实如何)与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人性应该如何)以及二者之中介: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人性应该如何之标准)。  相似文献   

2.
人性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中属于“自然倾向”的东西 ,构成人性的自然本性部分 ,它们本身并不存在善恶的问题。不过 ,一旦进入追逐私利的过程中 ,就有选择与遵从何种道德法则的问题发生 ,这时人性就有了善恶之分。计划经济体制与人的自然本性不相符 ,对此命题的证明可以由经济的与伦理的两方面组成。在规范的情况下 ,市场经济是与人性相符的。它不仅符合人追逐自己利益的自然本性 ,而且还以获利的导向引导人选择善的道德法则。不过市场经济本身潜藏着许多导致道德沦丧的因素 ,因此需要大力提倡与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3.
英国近代三位道德哲学家霍布斯、哈奇森和休谟,均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寻求和追问道德的基础,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道德学体系。霍布斯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爱或自保本性,这种理论却被哈奇森称为自私的道德体系。哈奇森主张从人的仁爱本性出发来解释道德的基础,但哈奇森本人的道德体系因全面否定霍布斯的理论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休谟在批判吸收霍布斯、哈奇森道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中的有限同情心的理论预设,并最终超越霍布斯和哈奇森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仁爱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人的本性及其与法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青山 《社会科学》2004,(10):79-85
自利是人的本性 ,无所谓善恶。自利本性对人类社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任何法律制度的设计都应当以承认人的自利本性为前提 ,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建立在对人的自利性和利他性的正确评估之上。如何保护和促进自利本能和意识的积极作用 ,防止和遏制其消极作用 ,就成了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的重要任务 ,也是衡量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是否合理的人性标准  相似文献   

5.
江畅 《江汉论坛》2012,(7):34-40
人性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性构成的整体,而谋求生存得更好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人的本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本性在不同个体那里有不同的体现,构成各种不同的潜在特性的统一整体,这即是现实的人性。人性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作为现实化,现实化的结果就是人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规定性的统一,是人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塑造并体现出来的。虽然人性总体上看是向善的,但人格存在着正常不正常、健全不健全问题,道德不道德、高尚不高尚的问题。一个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并且具有个性,他的人格就是完善的。  相似文献   

6.
技术发展的非人性效应及其克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的本性是人性与物性的自洽,技术的人性和物性统一于技术的工具性.而在技术形态的演变中,技术的本性因物性和人性不同程度的张显而失衡,技术的非人性效应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中特别突现,造成了技术化过程的种种危机与困境.圈定技术的边界,固守人的底线,以诗意化方式对待自然,建构生态社会政治,是人类克服技术的非人性效应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7.
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多年来 ,我国哲学伦理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争鸣 ,但仍未得到完满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决定论和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论是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以这样表述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是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人性理论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表现为它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前提。人性对道德的特殊意义表现为三个层次与方面 :第一 ,人道主义意义 ;第二 ,道德价值意义 ;第三 ,道德理想意义。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人的本性即他们的需要 (利益 :物质的和精神的 )是道德发生和实践的最初动力 ,不断的人化自己与动物相同的自然本能 ,丰富人的社会性 ,弘扬人的主体性 ,不断使德性超越天性 ,理性指导约束本能 ,社会性超越一己偏私、丰富个性 ,这正是人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理想人性的造就成为道德的最终目的 ,人性论构成各种伦理学说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陆建华 《社会科学》2020,(8):130-136
儒家产生之前中国就有系统的人性学说,其建构者是从商朝末年到春秋时期的政治人物。总体上看,儒家之前的人性学说涉及人性的本质、内容、根据、价值指向等人性学说的所有主要方面;儒家之前的人性学说的建构者认为人性是人先天具有的内在本性,人性的内容要么是"德",要么是情欲,人性的根据是天,人性的价值要么指向"善",要么指向"恶"。这么看,儒家之前的人性学说的建构者把人性问题理解为道德问题,或者说,从道德的维度理解人性问题。这对于儒家无疑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孔、孟、荀人性观的时代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本性中包含着从低层次 到高层次的五种需要学说,为我们理解历史上人性善论、人性恶论提供了心理学的根据。然 而,马斯洛对人的本性的解释仍然是静态的。从孔、孟、荀人性观的时代根据来看,可说明 两点:第一,人性虽是复合的,但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常有某一方面突出地凸现出来,在 形态上表现出单一性;第二,人性的善恶之说,都有高低层次之分。这取决于其符合社会发 展必然趋势的程度。与追求物欲相联系的性恶说若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层次上仍高 于追求道德自律的性善说。  相似文献   

10.
人性是伦理考问的起点,也是当代伦理大厦构建的基石。重新检讨人性,须从人的自然存在和文化生存两个维度着手。就自然存在而论,人性即人作为自然存在者的物种存在本性、物种生存本性和物种血缘本性;从文化生存来讲,人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文化存在本性、文化生存本性和文化血缘本性。整合论之,人性即人以自身之力勇往直前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朝向,敞开为因生而利、由利而爱。因此,以生、利、爱为主轴,以自由为终极目的,以生己与生他、利己与利他、爱己与爱他的对立统一为"目的——手段"论,构成了人性的完整蓝图。  相似文献   

11.
孟子认为廉是仁义道德这一行为标准在获取钱财方面的具体化。而仁义道德是人的本性,所以廉洁为人性所内涵。但人又同时存有兽性即自然属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欲望,如果没有道德的调节人的自然欲望必然会导致贪婪甚至不择手段,结果是兽性战胜人性,廉洁将不复存在。所以,保有人性才能保持廉洁。因此,廉洁在于向人的内心探求。廉洁是孟子的人性的坚守,是人的尊严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德性的结构及其存在图式是伦理思想史上一个未予充分探究的基础性问题。“德性”同“道德”、“人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德性”是“道德”及“人性”内部构成中的一部分 ,包括人们面对社会外在规范加以个体道德价值选择与修养的各种或然状态 ,其本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效能状态中所体现的处理人际 (或自我 )利益关系的或善或恶或中的倾向性。由于人类的德性倾向限制在“善性、恶性、中性”三者之中 ,因而 ,德性的整体结构也就是由这三者所组成。在人类生活实践中 ,德性结构的具体存在可以大致分为五种图式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与人的人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士林 《云梦学刊》2000,21(1):44-47,57
根据中国传统人性教育模式,提出审美教育的理论硬核是人的人性化,其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本身.这是它与德育、智育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人的伦理本体,智育的目的是建构人的理性本体.它们最终使人发展成为与它本身相区别、相对立的存在.审美教育则是以人的美学本质为尺度,以人的审美活动方式的建构为间的.在这一发展方式中,人摆脱了与它的对象在现实中结成的功利性关系,从它与对象世界的异化关系中超越出来,成为自由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14.
在“性与天道”的意义上,孔子认为,人道本于天道,人道的根源是源于无限的超越性存在———天道,人的生命具有内在的潜能,人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生命的内在潜能,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生命的内在本质,人可以在“性与天道”的意义上尽人性、知天命。在孔子那里,性与命、天道与人道是有机统一的,人通过“下学上达”的进学之路尽性、知命而合天,“无言”之教则是“下学上达”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社会需要人性化的技术。面对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功能,人类应学会把科技力量和道德责任现实地结合起来,建构多元的社会调控机制,使基因技术趋利避害,朝着符合人性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实质是"天道"与"人道"一致,即将宇宙的存在原理、运行规则与人的存在、道德规范视为一致。道家的天观与儒家不同。儒家的天人关系论是由天道推衍人事,借托天道作为人间秩序的依据;道家通过自然或天了解人,并且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中国哲学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文化”的矛盾与人类的目标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春晓 《齐鲁学刊》2004,3(2):74-77
“两种文化”的讨论除了说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外,更注重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家进行评论,有时人们还把从事自然或人文研究作为是否具有道德心和责任感的隐性分野。“两种文化”的分裂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人类生活的目标转向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人性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会性、道德性与乐观性等方面,即社会关系性的人性本质理论,道德性的人性特质规定,人性善的乐观性信念。它们对中国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社会关系性的人的本质理论导致了社会本位、整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趋向。第二,德性主义的人性论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道德本位的德性主义文化。第三,乐观性的人性论信仰,使文化与社会控制仅有劝善激励机制而缺乏防恶约束机制,因而容易形成人治而忽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信念也在发生变化。人是经济和伦理的核心,经济——伦理一体化会随着社会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制度伦理只是提升人性的不可少的条件,而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设在本质上是一个提升人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孟子性善论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人性概念是与“命”、“心”概念紧密联系的,命是性的本原,心是性的显现。性和心的含义都包括“体”和“用”两层:从体而言,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良能,心是人的良心本心;从用而言,性是仁义礼智四端,心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良心本心作为性善论的立论基础,是人的道德本能、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的集合,其显现过程是从道德本能出发经过道德理性逐渐上升到道德意志的过程。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而是性本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