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本分担制度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是让国家、用人单位、高校和研究生等直接受益主体合理分担成本,研究生家庭、亲友和社会捐助者等间接受益主体补偿成本不足,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培养机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构建新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落实以科研主导的导师资助责任制,逐步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研究生教育的投资和受益主体已呈多元化 ,国家、用人单位、学校和研究生个人合理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不仅必要 ,而且可行。要立足于改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关系 ,建立和完善资助体系 ,确保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顺利实施 ,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日益突出的教育财政危机,通过成本分担的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研究生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度性选择.实行成本分担制研究生教育财政政策,必将有效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紧张局面,明确国家、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责、权、利关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对其供给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即双重外部性.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县以下财政负责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现行财政体制是不合理的,并由此带来了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的实际困难.实际上,农村基础义务教育费用不应主要由县级财政承担,并提出了应由省级财政为主、县级财政为辅提供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三助”成本分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有限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资源日趋紧张.在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现状,探讨了研究生"三助"成本分担中导师对助研劳酬的分担、学院和任课教师对助教劳酬的分担、学校行政部门对助管劳酬的分担以及社会和企业的成本分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成亮 《理论界》2005,(11):123-124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和教育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在进一步扩大。为合理解决这一矛盾,世界各国都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依照“教育公平”和“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纷纷探索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办法,合理分担教育成本,以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视角下高校收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费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者在消耗公共资源为自己带来较高的预期经济收入和其它收益时,支付所需教育费用,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的,但高校收费又不能完全"市场化"和"产业化",必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以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发展高等教育受益的是受教育者个人、国家和社会。按照投资与受益相结合的原则,受益者对教育进行一定的成本补偿成为应当而且合理的要求。因此,政府、社会组织与学生个人对教育事业进行成本分担,符合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要求。正是基于此,高校实施学费  相似文献   

9.
财产变动之所以构成不当得利,应该予以返还,是因为此项财产变动欠缺法律上的原因,因此,无法律上的原因是不当得利纠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目前,学界与审判实务中对于构成不当得利的三个要件事实之一,即"受益必须是没有合法根据"这一事实应由谁承担证明责任,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认为,在不当得利纠纷中,"受益是否有合法根据"这一事实的证明责任应该由原告承担.如果由被告来承担取得不当得利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既不利于法律秩序的稳定,也违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对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但一些学术道德问题也凸现出来.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文章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现状及责任主体角色的转换进行了分析,对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后的配套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晓筱 《理论界》2014,(4):177-179
法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经历了政府直接参与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政府放权、干预——专业评估中介机构建立与合同制实施三个阶段。在具体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坚持公开民主,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高校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监督协同运作。法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极大提升了研究生的就业率,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人才库",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贷款形成的资产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新 《中州学刊》2003,(4):37-40
2 0世纪末高等教育大扩招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嬗变。在这一过程中 ,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政府财政投入单一体制难以支撑迅速扩大的高等教育事业 ,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成为必然的选择。除此之外 ,利用金融资本市场贷款发展在整个投资体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成为高校抢抓机遇、迅速扩张 ,形成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高校资产中由贷款形成的资产比重迅猛增长 ,和国拨教育经费、学费收入一并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元投资结构。财政拨款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高校在贷款发展之前学生在校消耗的教育成本是国家提供的 ,学费收入是教育成本的部分补偿 ,用学费收入形成的资产仍然是国有资产属性。高校以其法人地位贷款发展是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管理行为 ,贷款形成的资产 ,只要不是用财政拨款还本付息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经济原则 ,这部分资产是高校作为社会组织集体劳动创造的财富 ,其资产性质的界定应为集体资产。高校贷款形成的校产和国拨经费形成的校产是一种新的混合财产结构 ,是国有和集体资产的混合 ,其资产的所有制属性仍然是公有制的。但贷款形成的集体所有制校产为落实高校自主权找到了制度经济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孙宇  韩萍芳 《学术界》2007,(6):205-208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全球化浪潮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许多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逐步迈入"全球化"时代.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国人才培养,尤其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国际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开放的研究生教育市场和变革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而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提高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人才素质的国际化和面向世界实现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研究生招生专业与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考验.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出发,才能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构建并实施了以国内首创的"研究生国家计划经费动态执行的奖学金制度" 和"高新区研究生创新基地模式" 为亮点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激励机制,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影响农科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科研究生就业人数的增加,农科研究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分析某重点大学农科研究生就业特点和状况可见,由于产业结构的因素、农科研究生本身素质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研究生就业期望仍然偏高、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信息不对称、寻职成本过高、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合理,以及就业指导老师队伍不稳定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贴近学生等原因,农科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破解农科研究生就业难的难题要有战略眼光,要对症下药才能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都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研究主题,前者以追求教育的"艺术"为目标,后者以追求教育的"实用价值"为目标.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教育学仍然没有真正走出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主题和以追求教育的"艺术"和"实用价值"为目标的历史围栏.未来教育学将以"为谁发展教育"、"发展什么教育"、"如何发展教育"为主题,以追求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目标.教育学将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科学化,我国教育学将可能率先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政府评价干预过多、社会评价力量薄弱、高校被动参与评价的问题,并就其成因进行了剖析: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官本位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国家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社会基础还不广泛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理念落后于评价实践发展的需要.同时,解析了"分权理论"从学说拓展为理论依据引入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重建的可能性.最后,从有效发挥评价的功能、保障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运行效率和效益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再评价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国为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职能,因此,拥有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和专业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