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区性格     
本文提出社区性格这样一个概念,意在揭示或强调这样一种客观存在及其意义,并为其在学术之林中立一门户,故特此求教于各方。一、社区性格概念的界定假使我们人们的性格,从地域的空间分布角度进行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在不同地域中的人们,在性格特征上总是存在差异的。对这种由地域差异而显现出的性格差异,司马迁在他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早有描述。他写道:关中丰缟一带民有“先王之风”、“重  相似文献   

2.
尤光付  刘文锁 《理论界》2005,3(4):74-7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大批法律、法规和规章,其内容涵盖了国家管理的主要领域,使国家管理主要依靠政策文件治理转向了依法治理。依法治理离不开权力的制约监督。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公共治理中监督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存在不足之处,其表现是:监督机构职责分工不明,缺乏协调性;监督主体权能不实,缺乏权威性;监督过程中制度缺失,缺乏保障性;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缺乏自觉性。为提高监督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本文建议优化权力配置,强化人大监督,整合行政监督,改善司法监督,健全政党监督,激励社会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3.
乡政与村治的关系是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之一。在现实的村民自治过程中,乡政与村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博弈性冲突。乡政与村治间博弈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双方的权力竞略和利益诉求造成的。解决乡政与村治的博奕问题,其目的就在于达成双方共同受益的合作博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良性的权力对接机制,构建合理的利益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4.
5.
社区性格作为构成社区的心理要素,对社区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社区性格的内涵与功能、研究天津城市社区性格的形成与特征,探讨优化天津城市社区性格的途径与手段,对于我们实现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预定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区性格的内涵与功能 社区性格是由社会学和心理学杂糅而派生出来的具有很大解释意义的一个概念。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社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单位制社会"的解体,社区建设开始逐步展开.现行的社区建设体制,是政府改革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的结果,但它仅是政府内部行政权力与职能的重新分配,只有行政性没有社会性,并未改变"政社不分"这一传统社会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该体制已难以承担社区的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制度角色,必须通过社区建设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积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努力构建现代性的、政府与社会的分工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7.
曾月郁 《理论界》2007,3(2):61-62
“乡政村治”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而产生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冲突。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的博弈分析,找到一条道路。使二者能够实现良性对接。  相似文献   

8.
刃与政     
《孟子·梁惠王》章谓“杀人以刃与政,有以异乎?孟子曰:“无以异也.”使我联想“文革”中,反革命之“一小撮”陷害革命老干部刘少奇、贺龙、彭德怀,处心之狠,手段之辣,无以复加.放纵无知群众,百般凌辱摧残,所谓“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及病濒死,仍窜之僻远,使断绝生路而衔恨以终.其惨酷视封建社会犹过之.予读周明主编之《历史在这里沉思》(1980年华夏出版社),几为之发指眦裂,苍苍者天,讵意人民国家而有此!可怜周恩来总理以一身力抗狂澜,有时不免力穷智索,然毕竟保全不少.陈毅副总理于愤怒惶惑,计无复之之时,屡向周总理恳说:“现在不上班,不写书,再不讲话,我凭什么  相似文献   

9.
性格与爱情     
我们常常将一些性格的东西当成爱意流露,也就 是说,将固有的共性误会成对某人的特性。 你觉得他不爱你,其实他是郭靖式的木讷。你认为 她关心你,其实她母性特别强,又喜欢多管闲事。 他分手后仍然照顾你,你便觉得,他想挽回感情, 其实这是他施舍给你的。  相似文献   

10.
推动社区自治、促进社会发育曾经是20世纪90年代社区建设运动的主流话语.但在实践中,持续向下延伸的行政权力、不断介入的市场力量和逐步生长的社会力量在社区空间相互交织,使得社区"共治"成为当前社区治理的基本状态.在共治格局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利益取向、权力位阶以及治理逻辑差异明显,政府的行政权、居民的自治权、市场主体的经营权之间的冲突十分常见.因此,建立各治理主体新的合作模式,即明晰三者的权力和职能边界、确立共同的内部规则体系、建立群体利益与社区共同利益的协调机制,是化解冲突,在共治状态下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冼夫人是南北朝和隋初时岭南民族英雄和政治领袖,她从政七十年,治政之道仍可为借鉴。  相似文献   

12.
穿衣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职业特点,也可以反映出此人的性格。 穿着专一的人非常自信。有的人在穿的方面从不追潮逐流,也很少想去改变自己习惯的颜色和款式。这并不意味这些人墨守陈规,而是标志他们非常自信,行为十分严谨,即便是在以衣帽取人的场合,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尴尬。 追求时髦的人喜欢从众。有的人衣柜里塞满了所谓过时的服装,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以其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内涵,与封建时代的其它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有优秀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筛选,经过认真反思,采撷和扬弃,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冶炼我们的民族性格,创造新的现代化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宗法“政”、“治”发微高兆明牟宗三先生曾将政道、治道分别定义为政体的基本原理与政府基本职能之运作,这在总体上是确当的。“政”道是关于社会国家生活的基本原理法则,是如中国古儒所说的天、道、理,“治”道则是关于管理社会国家生活的基本方法手段,是如...  相似文献   

15.
明代著名学者焦竑在任皇长子讲官时,采辑前代名人事迹,并配以插图,编成《养正图解》。该书专为教育太子而作,所选内容很能反映编辑者的治政思想。书中强调对太子的教育关系着将来国家的治乱,应引起重视。而君主更应加强自身修养,任贤杜佞,同时注重兼听、纳谏,惠及民众。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农村 “乡政村治” 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徐勇(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政经分开的“乡政村治”格局(即国家的基层政权建立在乡镇一级,乡镇以下实行村民自治)。在“乡政村治”格局下...  相似文献   

17.
桑兵 《江汉论坛》2012,(5):5-16
辛亥前后,是日本影响近代中国最为广泛深入的时期。留学生、游历和日本顾问、教习所起的作用最大,由此造成话语、学术系统和政治、社会、教育、司法、军事、财政各项制度的全面转型。明治维新后形成的知识系统和制度体系,早已让日本掌控了东亚的话语权和精神笼罩力,决定了清季以来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影响极其深远。不过,这些变化未必都是进化。作为承接西学影响中国的东学,在中西两面均有格义附会的副作用,导致对于西学和中国的误读错解。这也成为制约辛亥革命研究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重庆作家阿蛮创作的长篇小说《依仁巷》是深层次地集中反映、弘扬重庆文化的一部力作,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较高的文化品位。作家通过对这条古式巷子里章家兄弟及周围邻居在几十年中命运变迁与人生打拼的刻画,再现不同时期、几代重庆人在建设家乡进程中散发出的典型地域文化性格,是对重庆文化之根的一次思索与寻根。  相似文献   

19.
贾乾初 《东岳论丛》2012,(11):19-25
王畿以四无说、现成良知说,发展了阳明的良知之学,在阳明后学中允称重镇.他在政治方面亦有系统思考,并非乏善可陈.其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一体之治”的思想,基于良知,以无欲为本,明圣学,鼓吹德礼之治,强调即业以成学;其次是“政学合一”的思想,主张以政为学、政在学中、政学不二、心平政平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太原市A、B两个社区的调研,从"单位—居委会"这一横向视角出发,对"单位消失,居委会替代"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并对社区治理转型中的过渡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在A社区中,单位同居委会在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上的协调配合,提高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足度,促进了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最终提升了整个社区公共性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