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语言与逻辑有着极强的对应规律,自然语言中的句子、句群尤其是复句,表现推理时形态丰富,功能多样。对复句与推理对应关系较详尽的归纳与分析,会使自然语言逻辑研究产生更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虽然p,但是q,所以r”句式的层次划分存在分歧。本文从语料统计和语义表达两个角度论证了这类句式应分析为转折一因果型。讨论了三方面的内容:语料统计结果表明“转折标+原因标”比“原因标+预转标”的语用频率高,因果复句的原因分句难以包含转折关系;从语义角度对因果复句的原因分句难以包含转折关系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以多重复句实例验证了转折关系包孕因果关系这一复句联结模式。  相似文献   

3.
西宁方言中存在着“X呵X(唛),S”格式的转折复句。本文分析了这一句式中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及其紧缩形式,探讨了该句式中分句间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4.
双语对应翻译单位只有在搭配、类联接、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特征相同或相似时才构成事实上的词语对等。从语义韵的视角出发,将MOTIVE与其汉语对应翻译单位进行对比,可以看出,motive(s)for与其汉语对应翻译单位在语义韵特征上存在差异,因此严格来说它们并非事实上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条件复句是是偏正复句的一种,任何一个条件复句的分句间都存在着条件和结果的关系。一般现代汉语语法书常把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分为三种:假设条件句、特定条件句和无条件句。  相似文献   

6.
语义成分分析是一种解释词义的语义学方法。不同语言的词汇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其语义结构具有共性:即词义由意义成分组合而成。意义成分的组合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导致跨语言词汇对应或部分对应现象。对应词具有对应的语义成分,部分对应词的一部分语义成分对应;有些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目的语词义可能在母语中缺失,词义缺失现象能被借词取代,外语学习者还能用母语词组或短语表达缺失的词义。  相似文献   

7.
在统计大量语料基础上。考察连词“并且”在复句中的用法以及并且分句的联结机制。考察发现,“并且”作复句关系词时倾向于单用.标点符号可以区分“并且”的不同用法;并且分句在复句层次结构上有前接式和后接式两种联结方式.它们受到“并且”辖域分句数目和住次的制约。此外,还描写了并且分句不同联结方式的句法形式特征,揭示其句法形式与联结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对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益阳方言"听"的连词用法及其构成的"听p,都q"复句进行了考察。"听p,都q"复句属于条件复句中的无条件复句,根据"听p,都q"复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可以分为多面列举式、多面总括式和单面总括式三个小类。文章还从表达感情色彩、使用范围、前后分句语序变换等方面与表条件关系的"管p,都q"复句进行比较,得出两种复句出现的不同语义环境和用法差异。  相似文献   

9.
句子有单句和复句之分,复句又分为一般复句和多重复句。多重复句跟一般复句不同。一般复句大多由两个分句(并列关系和连贯关系的复句有时可以多于两个分句)组成,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多重复句则要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同时在结构上也必须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句子的比较分析,看出多重复句和一般复句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加强汉语复句信息处理研究对中文信息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时代信息科技的发晨,必须大力推动汉语复句机器应用层面的研究.介绍汉语复句信息工程的概况及其进展,将复句信息处理研究成果总结为汉语复句知识建模、复句关系标记识别、非分句识别、复句句法语义关系判定、复句知识库建设等五方面,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条理化,结合已有成果的研究视角、关注焦点分析复句信息处理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汉语复句信息处理研究的未来走向主要是加强汉语复句研究“两栖学者”联合攻关势态,加强汉语复句语义识别研究以及加强复句知识库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1.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 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 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 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语法对关联词功能定义的局限性,指出在俄语中,关联词что在不同的复句中其功能是不同的:在代词性疑问句和代词性复性复指联系句中что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是否保留疑问意义;在定位复指联系句与非定位复指联系句中что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语义是否确定。同时,关联词что在这些复句中除了具有连接功能外,尚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是同形异义现象,对不同之处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不同语言现象的更深更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一种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流水对就是复合句.这种观点缩小了流水对的范围,因为流水对不限于复合句;这种观点又扩大了流水对在复合句里的范围,因为并非所有复合句形式的对联都构成流水对.  相似文献   

14.
并列式复句习得在儿童语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在 1∶8岁出现。根据群案普查和个案跟踪所得语料 ,将并列式复句分为平列式、对照式和解说式三小类进行讨论说明 ,并初步得出有关的一些规律性结论。认为儿童逻辑思维能力、认知发展水平、语言掌握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习得并列式复句的重要前提 ,儿童句法分解与句法合成能力的掌握是习得并列式复句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讨论了递进复句中与语言的主观性相关联的一系列的问题,指出不管递进复句所使用的关联词语是什么样的,其逻辑基础始终是统一的,都属于并列关系。尽管如此,递进复句在主观性方面却与其它类型的并列类复句存在明显的不同,它是用于体现主观视角的评述性句式,并且都包含两层叙述,其语用价值在于凸显和加强反证力度。  相似文献   

16.
句容的可谐调性是分理型句元复说句的主要特征 ,集中地体现其句型价值。这种句子的句容量的谐调幅度可以表述为 :句组、复句、多元句≥分理型句元复说句≥一元统筹句。复元分理的框架为这样的句容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展对分理型句元复说句的相关性的研究相当重要 ,不仅可为确认这种句子的特征、价值提供必要的参照 ,还可藉此为考察汉语句型系统打开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的"两商之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假设复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选择复句",有人认为它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复句",一种是"假设复句",其实,两商之句与假设复句是大不相同的,与选择复句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历时考察发现,汉语被动句主语的生命度也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远古开始,汉语被动句主语一直有表示物的,只是现代汉语的比例更高一些。所以,汉语被动句主语的生命度下降也是汉语自身发展的结果,不属于“外国语迹象”,不是欧化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9.
青海汉语方言中的谚语从语法结构上来看,体现为以复句为主,即使单句型的谚语,其中也有大部分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从语义上来说,既有意合性谚语,也有深层语义谚语、偏义复合语义谚语和直接组合性谚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语块为主要单位,对简单句进行研究,提出交合、裂合与子合等句子组合关系;以简单句和从句为主要单位,对复合句、并列句、There be句型和独立主格结构进行研究,提出子合、从合与并合组合关系。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语言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