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社会学研究本土化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运动自开展伊始,就面临着许多问题的困扰。关于其合法性、面临的挑战、本土化的层次、本土化的误区、本土化运动开展的策略等问题,是每一个欲图从事社会学研究本土化的学者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应该从学理的角度,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学史上,本土化、西方化、国际化和全球化是四种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变迁趋势.社会学西方化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它与社会学本土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社会学国际化与社会学本土化彼此是相容的,但目前社会学的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社会学全球化具有多重含义,故它与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须分层次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中国本土社会学之所以产生,西方社会学功不可没。本文指出西方社会学只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助推剂,建立中国研究模式才是社会学本土化的核心所在,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机制必须选择兼容并取的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一直致力于对社会学本土化从世界到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建构的设想 ,这一设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其与王万俊先生的新作《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30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不同阶段争论的议题正是社会学作为一个专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体现。从研究对象的转换、本土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到认识论、方法论的提升,不同部分的专业构建出现了研究议题、理论普遍性和方法论上的本土化争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从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到构建中国本土学术共同体的过程,"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本土化的两个方面。社会学面临的问题是对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的把握,这是现阶段本土化所回应的根本性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史分解为社会学思想传入和翻译阶段(1895—1920)、社会学早期发展阶段(1921—1952)、社会学恢复阶段(1979—1998)和社会学常规化阶段(1999—2018)四个内部分期,并对这四个时段内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的源起和表现特征做了初步阐析,认为外部学术要素卷入(或中外学术态势对比)、内生学术结构特征的变动和技术及其他支持体系的约束(或促进),构成了理解社会学本土化议题之兴起和形塑的知识社会学框架的三大核心要件。文章继而对当代社会学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争议中我们认为较为中肯的几个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特别回顾。最后,文章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演进的宏大脉络中,本土化和国际化/全球化之争并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关性,而毋宁说其表征的是学者们在各自学力养成基础上的一个"价值有涉"的立场和偏好而已。因此,无论是在研究议题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术原则将或者调和持不同立场者间的争端,或者推动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走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  相似文献   

7.
法社会学存在“中国化”问题。作为高其才教授的一部法社会学著作,《法社会学》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国社会的法律实践和理论问题。其关注到法社会学中国化的意义并对之进行了努力,体现了中国法社会学学者进行法社会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自觉。通过进一步研究就能够继续回答法社会学中国化这一问题:中国法社会学发展方向是法社会学中国化,法社会学中国化的主题是法社会学本土化。只有深化法社会学本土化研究,才能探索出中国自己的司法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对西方社会研究和考察基础之上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与西方社会的结构与现状相适应,但中国的社会性质结构与西方不同,因此东移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思想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也不例外。在比较中西社会性质不同的基础上,探讨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范式层面的批判,不同时期社会学本土化的主张都源自对既有学术研究状况的某种不满。从深层次来看,本土化乃是涉及到社会科学哲学知识论层面多个维度的思辨议题,各种不同的立场始终处于复杂的辩证关系中。概括而言,这些批判涉及价值和方法两个维度,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当下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两种角度的批判分别导向了具有不同侧重的本土化主张。从这两种不同理论进路出发,社会学以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就有了不同的具体内涵和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学20年: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 2 0年来 ,中国社会学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总体性研究与分支研究、社会学的本土化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面向 2 1世纪的社会学需要进一步树立学术规范 ;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 ;加强对城市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分支学科的研究与教学 ;在培养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同时 ,注重培养社会调查、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陈翰笙领导的无锡调查是我国社会学史上一次典范的社会调查,推动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进程,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从理论到实证研究的突破。无锡调查体现了陈翰笙重实证和学科融合的治史理念,为中国近代乡村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范本和史料。  相似文献   

12.
灾害社会学的研究关注灾害事实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国家、社会与灾民倾注于救灾的实践.灾害因人的因素而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围绕灾害和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古今中外皆有关注.梳理国内外关于灾害的社会学研究,顺着灾害研究的理路,我们思考了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的社会学研究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专门化程度比较高,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问题。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化、国际化、综合化、成熟化的趋势。社会学是始终站在社会发展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现实问题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社会学经历了从实证主义范式到诠释/现象学范式、批判/解放范式等多元范式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不同的研究范式在竞争关系中共存。实践范式的出现为教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践整合创造了条件。实践范式是朝向社会实践的研究范式,是从研究探究一步步“落地深耕”到实践的一系列承诺。实践范式的教育社会学秉持“教育实践”的核心立场,通过研究(者)与实践(者)关系的变革,激发实践智慧,实现教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同时,实践范式因其对本土化实践研究的凸显,故而对研究教育社会学本土化路径的实践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泽芳教授是我国教育社会学界的著名学者,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其鲜明的特质就是“创新取向的本土化研究”.先生倡导及践行的创新取向的本土化,从研究方向上说,是走向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研究;从研究内容上说,是指向教育社会问题的本土化研究.先生秉持“创新取向的本土化”,使先生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呈现出强大的理论与实践生命力,为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从“西化”走向“化西”树立了研究典范.  相似文献   

16.
论潘光旦的社会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潘光旦先生的主要社会学思想,认为位育思想是其社会学思想的总框架,并认为以此为框架的社会学研究抓住了社会学史上一直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作者认为潘光旦的社会学思想对今天的社会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指出中国社会学面临着学科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压力,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现实层面上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发展,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研究成果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对于高等教育社会学而言 ,这一旨趣能否有效实现 ,首先取决于研究者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的选择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学素养及其自觉性。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既要遵行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策略和原则 ,又要从高等教育的实在特性出发 ,将其研究的目的、策略和方法真正纳入到社会学的研究视域之中 ,从而实现研究方法体系同研究主体、客体和具体环境的高度协同 ,这是实施高等教育社会学本土化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宗教社会学要研究中国的宗教,即道教、中国化了的佛教和其他民间宗教信仰。因此,本土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趋势,中国化是中国宗教学成长的立足点和发挥宗教社会学现实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这一较具争议性的话题进行了探讨,试图回到吴文藻与费孝通两位跨代社会学大师那里,重新审视他们对于社会学本土化的观点.通过梳理发现,两人既有关联性也有实质上的区别:吴文藻在社会学本土化问题上所持的是以"行动"为取向的社区研究,费孝通则一直践行着吴文藻所提倡的社区研究;而与吴文藻研究所不同的是,费孝通认为社区研究也可以有历史维度,特别是在其晚年的学术反思中愈加突出历史维度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两人虽在社会学本土化取向上存在着间距,但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建设均有积极的倡导意义,即中国社会学在坚持一贯的"行动"取向之外,"历史"维度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将丰富和确证中国社会学的"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