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在建国纲领中提出国家实行统一共和国和民族区域自治,这经历了从联邦共和国民族自治区域设想到统一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确立的逐步认识、逐步实践、逐步积累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历经坎坷,在局部执政的革命根据地逐渐把实践民族区域自治而不是建立民族共和国或少数民族独立政权作为执政的实际行动纲领,使民族区域自治实践逐步发展,从而在革命战争中越来越广泛地团结各民族开展革命斗争,最终在开始执掌全国政权的历史关头将民族区域自治上升至中国民族问题的最重要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完全放弃了建立民族共和国及组成联邦共和国的纲领主张。在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过程中,1936年党领导建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对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党执政的实际行动纲领,有着实践萌芽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了.在这50年的历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在实践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奋斗中,自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取得的胜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50年的实践,证明了三个问题。(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我们党坚持和实行这项政策是一贯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一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国民族历史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革命的发展,采取了最适合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断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早在长征时期,党就为四川甘孜、阿坝的藏族人民建立了自治政府。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党又先后帮助同心、海源、正宁等县的回族人民和城川的蒙古人民,分别建立了自治县、自治乡、自治区。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建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从中国这个历史上早已经形成的统一的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一九三八年提出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用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成功创举。李维汉同志作为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卓越领导者和著名理论家,在几十年的漫长革命生涯中,为我党成功地解决民族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政策。其中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各族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解放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有关民族政策的条款和1952年2月政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规定,贯彻实施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现了境内务民族不分大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原则。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废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都有了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利。在新疆,由于民族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新疆社会改革和封建制度的废除,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推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先后建立了乡、区、县、专区、行署、省共6级民族自治区。1954年建国后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后,将乡、区级民族自治区改建为民族乡,取销了区级民族自治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代替了民族乡的体制,在十年动乱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经受了干扰和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落实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次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在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60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内蒙古的具体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地进行喇嘛教改革,为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各族干部和群众,不断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是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加强民族立法,是维护民族团结、平等,维护少数民族各项权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搞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认真学习《决议》,坚决贯彻《决议》,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运用法律形式保障自治区内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民主权利、自治权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依照宪法和自治条例,制定关于发展我区民族教育的单行条例,实现民族教育立法,保障少数民族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正当权利,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我区民族教育立法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1988年10月25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在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节日前夕,我们回顾一下宁夏广大回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上所走过的光辉而又曲折的历程,是不无益处的。宁夏回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在中国革命最难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共产党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彝族、回族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的苏维埃自治政权。1936年红军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回顾民主革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历史进程,其中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特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的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更加自觉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顾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新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开启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新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仍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保障各少数民族的白治权利,这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民族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必然会充分调动和发挥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兴旺。如何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是从事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同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一、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我们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当家作主,在自主平等基础上共同走向繁荣的一项基本政策。建国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政策完全正确,具有强大的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兰夫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运用于民族工作的实践,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非常重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从思想上和实践上都为制定、确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竭尽全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 抗战胜利以后,我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同全国命运休戚相关的内蒙古地区,也处在这种关头。1945年9月,中共中央派乌兰夫等一大批蒙、汉各族干部,到内蒙古地区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自治运动。乌兰夫同志把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地与内蒙古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历尽艰难险阻,以他超凡的毅力和胆识,迅速打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局面。1945年11月在张家口成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历史性抉择和首先在内蒙古地区的成功实践,领会党在成功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历程中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法制化过程中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不断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列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个民族彻底实现解放与繁荣发展的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这样,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把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重任也责无旁贷地挑在了自己的肩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革命与建设中,民族工作与民族问题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成为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极为关心和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重申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要求全党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从而使民族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  相似文献   

16.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自治机关民族化,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核心问题。我党在一开始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时,就很重视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亲自签署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第十二条明文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应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员为主要成份成立;同时应包括……适当数量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人  相似文献   

17.
李俏  张大为 《理论界》2014,(1):28-31
考察1921-1949年中共民族政策的历史变迁,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共民族政策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以中共民族自决主张的变化为视角,可知中共的民族政策经历了探索、转变和创新阶段。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共的民族政策围绕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注重与国家结构形式相贯通。今后在制定民族政策的过程中,仍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重维护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从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实施了。这项法律以宪法为依据,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把我们党长期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它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自主权的基本法律。这项法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对于在我国和我们自治区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国家的统一,发  相似文献   

19.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在我国已经历了四十年的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党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大胜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将不断完善,不断前进,跨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我们党不但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而且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将其作为在我们多民族国家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权形式,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这在我国历史上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个创举,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十多年实践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