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波伏娃“他者”(the Other)与“主体”(the Subject)存在主义女性哲学的角度,对巫山神女传说故事的流变做一个梳理,进而从该神话的心理形态和民间崇拜形态,以期获得对其心理学意义和民俗学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他更多地依恋于传统,其创作表现出传统美的特色.其创作风格的独特性以及相对于新感觉派所表现出的游离性,还有他不承认自己是新感觉派作家等等,都表现出他与日本新感觉派"异端"分子川端康成的类同,且其创作明显受到川端康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国"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因处于社会的"他者"地位而受到关注。作者把独特而深刻的自我性别体味与确认、女性思考与现实感受、道德焦虑与生命热情贯注于作品当中,塑造了形形色色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建构男性主体力量的"他者"女性形象,另一类是颠覆男性主体的"他者"女性形象;前者是认同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后者则是颠覆父权文化传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作为他者的"洋教"——关于基督教与晚清社会关系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案"——反基督教事件语境下基督教信仰与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剖面。19世纪后半叶,中国基督徒和非信徒之间的对立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基督教信仰和中国传统信仰之间的对立;第二,围绕祖先崇拜和丧葬等日常问题发生的对立;第三,民间秘密宗教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对立。但是,这种对立并不是绝对的,在地方情景下,当宗教感情的龃龉和日常生活的矛盾消解后,被称为"洋教"的基督教已然成为中国混合宗教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身份的理论视角,分析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主体身份与他者身份的二重性;揭示主体身份过度张扬所唤起的他者身份的凸现,是中国当代文学"垃圾事件"背后的哲学根源;并认为,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延迟与他者相遇、促进中西文学文化交流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德里达后期的著作<友爱的政治学>对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展开思考,他从古希腊的友爱来源于血亲兄弟之关系,来讨论城邦政治,正是血亲关系建构了社会共同体.德里达对施米特的"敌意"展开解构,在德里达看来,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既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时代,既没有友爱也没有敌意,这也就是说,朋友与敌人构成一种奇妙的转化关系.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中突显出的"敌意",在德里达的解构中,那就是"幻影朋友之回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