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要提高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不会表达,很可能会像茶壶里煮饺子,就是肚里有货,也难以倒出来。书面表达不好意思说不清楚,就会在作文中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次序混乱等毛病。二是想象能力,不会想象,就不免文思苦涩,写着写着就没话说了。想象力不丰富,写出来的作文总是显得单薄,呆板,缺乏灵气。  相似文献   

2.
作文本应该是快乐的活动,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郁结,感慨的冲击,不发不畅,不抒不快。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向外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可是,在日复一日单调的作文训练中,许多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一提作文就头疼。而且,写的文章内容空洞,随意编造、抄袭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也极苦恼。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作文、怕作文、不愿作文到想作文、会作文、好作文呢?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下水作文都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好方法。下水作文是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它既体现了与学生同甘共苦的人文关怀,又在写作上有了典范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教师与学生同时同地同话题作文时.仍然是教师写着教师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学生写着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仍然是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而教师指导学生最应达到的目标是:怎样把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用在所规定的话题和文体中。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实践了一种下水作文的方法,示范性极强,有说服力——以学生的作文为素材,有针对性地写下水作文。下面就其中一篇话题作文的写作作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却令人堪忧,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一种“耗时多,效益低”的难堪局面。如何适应作文课改,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转变教师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这是摆在广大教研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而现在,小班化的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们应结合小班化教学,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快乐作文的实践因素,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5.
作文失缺了个性,是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很多人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复制,因而失缺了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6.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在某一学科上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学生只有喜爱作文,才会“乐于表达”.从而走上作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啊,作为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师,怎样让学生的习作起步顺利有效。让孩子喜欢上作文写好作文呢?我一直在积极尝试探索着。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许多学生“谈写色变”,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头疼的事。这种厌写、怕写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有碍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致使写作训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8.
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以来,优秀的文章无不以情动人。凡是有过写作经验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某个阶段欲退自己写东西却什么也写不出来,而某一阶段只觉心理涌动着一种东西想把它表达出来。作家是这样,学生虽不比作家,但也有想写和不想写的时候,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不能忽视这种写作心境对学生作文的影响。现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还有许多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学生作文时无米下锅,不得不生搬硬凑,作文水平很难提高。要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使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目的,就应当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真情是作文的血液。真情是作文中最富有激情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在整个作文中浸染着学生的感情色彩;它又是触发学生心理情感的诱因,能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写作动力。一篇优秀的作文,都应把感情的细微方面写出来,让作文充满真情实感。那么,作文中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呢?  相似文献   

10.
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迫于师命,写不出又不能不写,无奈就拿起《作文选》这块敲门砖,搞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以一当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墨守成规,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开拓精神,难以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课无不渗透着作文教学,有心的同学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自身作文水平的。但时至高三,仍有学生抱怨:“我们的老师以前很少讲作文”,“我们写不好作文”,“我们没有材料可写”,“我们语言太贫乏”,“一提到作文就头痛”……听到这么多的抱怨不得不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学生作文写不好是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大师生。从学生方面来说,主体性严重缺失。对作文,大多数学生不爱写(能动性缺失),不会写(自主性缺失),也写不好(创造性缺失)。虽然写作能力在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作文的厌恶和恐惧使学生对作文训练采取了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从教师方面来  相似文献   

13.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的时候,是写作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如果多写一些作文,把胆子写大,把笔头写顺,对以后写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多多老师(微笑着):同学们,本次作文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那么,根据习作要求,怎样才能写好这篇演讲稿呢?一起听听福娃兄弟的写作经验吧!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在对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意见中,分别提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和“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要求,指出作文教学既强调写实,又提倡写虚,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练习写想象作文。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宽松式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仁日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写不出来时,老师予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及帮助,或者组织引导互帮互助,以达到写好作文之目的。必须承认.这里所说的帮助,包含着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需要是老师指导的前提,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帮助而不是包办,需要的是思维上的活跃,而不是禁锢,因为,主体是学生。  相似文献   

17.
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难以翻越的陡坡,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不应把作文当师生的障碍,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8.
立意深刻、构思新颖是作文取胜的关键。所谓构思,一般是指题材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即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不知要写什么就无所谓怎么写;要考虑怎么写,就必须先弄明白要写什么的问题。作文要创新就是要做到构思新颖。立意深刻。那么,作文构思有没有什么原则可循呢?有。一般说来.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英语系2007级本科学生中展开了“写短法”与“写长法”的纵向对比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写短作文与写长作文均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成绩;不过相对于短作文而言,长作文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成绩。  相似文献   

20.
想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能力。老舍说过:“创新永远离不开想象。”作文的天空更需要想象的翅膀。不管是什么文体的作文,都需要展开想象,想象是创新作文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创新写作能力,写好想象作文极为重要。如何写好想象作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