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经济学上借鉴而来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在论证经济法的产生方面存在局限性,也无法有效论证经济法的独立地位.政府经济职能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源,政府将那些被实践检验为正确的经济学观点上升为法律的形式,从而形成经济法.民商法为经济法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微观基础,而行政法则确保依据经济法履行经济职能的政府能够合法行使职权.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而未认识到这一点的原因往往是彼此未能深入了解对方所致.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经济学的成功看经济法学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样致力于在法律与经济的场域开拓,法律经济学借鉴了经济学方法论强大的剖析力和解释力,在不断的反思中保持了对研究场域内外资源的配置能力,自发地走出了一条独立的发展道路,全新了法律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正是中国经济法发展所欠缺的。中国经济法要全面反思发展路向,厘清经济法层面法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重新对经济法进行本质认识。经济法是人类心智创造力对客观自由经济世界介入的结果,经济法发展的路向应确立自由的基本信念,强化对国家与政府经济法行为的约束,并保持经济法发展的自身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经济法的产生,学者们往往拘泥于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二者矛盾的演化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立足点要么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要么是"具体的经济法律的出现",都认为当国家开始借助于政府职能通过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之时经济法就诞生了,然而,这些理论观点忽视了国家干预的不同内涵,在不同的国家,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干预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垄断的产生、大危机的爆发、战后的百废待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行、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的批判为国家干预提供了契机,而国家干预的宏观性则奠定了经济法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管理经济的职能,而发挥这一职能的方式,就是授权经济管理机关运用经济管理权对经济生活实施管理。经济法就是这样的一种法律规范。现代经济法是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出现于法律之林。它授予经济法主体以管理经济的地位与职权,并加以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历史和时间纬度上,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政府失灵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法律部门;第二,现代经济法具有双重职能它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也是对政府干预的约束与规范,是政府干预法治化和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需求.现代经济法的法益保护也具有双重性既侧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又兼顾市场经济个体私利的保护,以实现社会公益与个体私益的最大协调与平衡.经济法的现代性是经济法独立于传统私法和公法的显著特征.全面认识经济法的特征和功能,论证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存在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上的政府经济行为既不是弱化,也不是强化,而应是优化。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其优化的涵义是指经济法要赋予政府依法干预、管理社会经济运行的职权,维护政府管理经济的权威;同时依法限定政府实施经济行为必须以保证市场运行的高效有序为目标,以保证市场调节的基本自然生态不被破坏为前提,以不超越法定职权范围为根本,遵循通行的市场规则和法律规定的内容、程序,促进市场配置资源成本更低且富有效益。  相似文献   

7.
从法的功能和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中能够看出,经济法的诞生先天地就带着社会利益本位的基因。同时政府经济职能范围不断拓宽,政府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权力也在扩张,对经济法功能的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特殊的视角决定了经济法平衡协调、培育市场经济、规制经济权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是我国法学学科中的主干课程。运用经济学和法学两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学中较成功的尝试。概念与含义,运用经济学原理剖析经济法基础理论;法律与经济,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具体与抽象,应用直观的经济形象解析经济法的各项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调控行为的经济性强于政治性,它不是法律上的国家政治行为,而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不只是决策行为,也包括执行行为。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法理学上的可诉性理论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寻求司法解决途径,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具有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调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凸现经济法的可诉性。我们有必要强化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思想史对中国经济法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学者的分析多集中于经济法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而较少论及甚至忽略了其思想基础。法律精神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在经济法的产生中,经济法思想史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根据对经济法产生所起作用的不同,经济法思想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经济法思想史对中国当前进行经济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学界对农业法基础理论中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如"农业法"的命名、定义、调整对象、法律地位等的认识一直很模糊,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法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农业法"命名之乱象不利于我国农业法的完善和发展,从命名的科学性、准确性、习惯性考虑应当将其统一命名为"农业法";广义农业法是指调整在国家干预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特定经济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农业法已具有有别于民商法、经济法的特定的调整对象;我国农业法不是产业法,它必定也应当从经济法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全新政治理念,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制定经济法纲要,是规范政府新经济管理职能,依法协调政府和市场关系,规范政府配置资源行为的基本要求。经济法纲要,最大法律价值在于确认和保障资源配置的市场决定性地位等。经济法纲要,是法治市场的重要法律依据,它将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既具有国际相关性,又具有国情特殊性。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政府的类型和功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会导致不同的政府结构和行政模式,而且会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成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和各国民主法治的正反经验为依据,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阶段,我国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有限行政、诚信行政、服务行政和责任行政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经济集中,是指经济权威组织管理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力以及为实现上述经济权力而制定的制度和程序.经济民主,是指经济活动主体行使权利的自由以及为实现这些权利所设定的制度和程序.经济法的精髓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对立统一;在政治领域的动因和表现为国家机器职能的转变;在法学领域的动因和表现是"社会本位"法理念的兴起和传统法学理论的突破;在法律领域的表现是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和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法只有将其功能定位于国内市场保护、对外贸易促进和“政府再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府“涉外和谐使命行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涉外经济法真正有效地服务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律规范中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内涵模糊不清,公共利益的归属主体与代表主体混为一谈。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经济法不可能对公共利益给出一个定式的界定。经济法的功能在于维护权利和控制权力滥用。因此,不论社会如何变迁,经济法只要秉承经济宪政的理念,明确经济法维权与控权的目的,将公民的基本权利看作公共利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并维护和促进其发展与实现,这本身就是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论促进型经济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型经济法是经济法规范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与经济法的特征、结构、功能等直接相关,并通过积极的和消极的、直接的和间接的、个别的和普遍的等多种类型的促进,来实现其促进发展的调整目标.中国促进型经济法的立法经历了从分散到分散与综合相结合的转变,如果对其中的法律问题深入挖掘,则会大大促进经济法的制度建设和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假设认为,无论是个体还是政府机构都是追逐私利、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和经济动物。这种假设的结果是政治冷漠、公权腐败、市场失范。共和主义反对经济人假设对政治领域的入侵,反思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及其带来的公地灾难问题。共和主义主张超越经济人,发展责任型政府。在政治人假设的基础上,共和主义主张公众积极参与政治,政府积极回应民众的偏好,社会合作协商。共和主义区分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类型,主张市场机制与政府力量相互配合,积极促进公共品的供给与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价值和理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理念是价值上位阶的概念,理念高于价值。经济法的理念即经济法诞生之初便具有的,贯穿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整个过程,体现经济法基本立场和终极追求的经济法所特有的精神特质。经济法从诞生之初便体现了和谐与发展的理念,根据价值和理念的关系,可以从传统阐述中抽象出现代理念,而且经济法的后现代性要求其具有和谐与发展的理念。树立和谐与发展的经济法理念对经济立法有指导意义,符合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治国思想,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共享是伴随着政府分工细化、公共行政改革和信息技术进步逐渐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共享在科学数据、行政规制和行政给付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对于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提高政府监管质量和提升公共服务绩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中,由于陈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政府信息共享也暴露出共享主体积极性不高、共享的有效性不足、共享的可操作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使信息共享的发展陷入困境。当前,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政府信息共享提出的新要求,只有结合法治政府的建设,对政府的行政职能、组织体制和运转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才能为我国的政府信息共享开辟出一条脱困发展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