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建国至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至文革结束,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这种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出现严重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实践进入新的阶段,我们突破苏联模式,不断探索,逐步确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转变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理论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价值诉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百年奋斗主题的历史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展现生机活力、实现从一般向特殊转化的理论必然;是取得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历史性成就、书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篇章的实践必然;是在“两种社会制度”较量、“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中彰显自身优势的时代必然。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演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层面上,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在政治层面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变色;在文化层面上,推销所谓的"普世价值"来消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此,一是要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特征,二是要全面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三是要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统领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全过程,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走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是经济腾飞、人口增长、绿色发展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拓新之路。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架构、执行、完善、创新等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功效不可分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是中国现代化活力奔涌的重要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俨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精神标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较长的篇幅集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概括、新表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内在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新发展,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新凝练、新求索、新升华三方面。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既有新概括、新话语,又有新内涵、新延展。它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实践的充分延展;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创新;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完善。它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基的确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行不通、新民主主义制度形态的逻辑演进,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政治缘由和历史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党和人民在相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集中体现,充分展示了这一制度的特色与优势.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制度之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三个层面的创新性探究其成功的原因,这对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制度的个体理性特征的集中表现是以自由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制度,其典型代表是美式资本主义。这一特征造就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新成就及新危机。资本主义以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客观现实深刻揭示了个体实用理性具有双刃剑的特点。据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只能走市场经济原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建设的伟大历程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要经验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持续性,是中国道路的固态化呈现、中国理论的制度化表达、中国文化的正式化沉淀,因而成为辨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的标志和最鲜明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方向层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中轴结构”实现对一切工作的有效领导;二是在立场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三是在方略层面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四是结构层次层面的延展性。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结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本质以及人类制度文明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主义政治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发展民主确立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和目标;强调指出民主制度化和法制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推进、形成和发展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等。这对推进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治理采用迥异于西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治理模式,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巨大贡献。以大历史观的视角,从新中国七十年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纵深出发,回溯剖析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特色从何而来,通过多维度深入解读,解答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参与主体、方法论、文化底蕴的根脉来源问题,有助于了解和明晰其本质特征、比较优势及未来指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一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积极回应,更蕴含着丰富的世界意义。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等方面,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的理想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追求;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在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围绕着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和 谐不断凝结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建国后两个建设时期,价值核心主题在第一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建 立一个稳定的新中国,在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看,还是从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看,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挖掘改革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意蕴,对于提升改革开放的自觉、自信与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为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实践推进与制度文明提供了经验借鉴。首先,改革开放是对人类解放的当代诠释,凝聚了世界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与实践旨归;其次,改革开放开创了“命运共同体的社会主义”新形态,为世界社会主义迈向“真正的共同体”铺就了可行进路;再次,改革开放彰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逻辑,为全球正义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改革开放是对人类文明的新拓展,有效地释放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文明属性,引领着世界社会主义文明的时代趋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走向世界,有关话语体系的建设也提到了迫切日程。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仍然是如何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深化关于当代中国道路和其树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识,在全面改革中统筹解决现实中的矛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是伟大实践赋予的历史责任。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是加强其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