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同时又以散文创作饮誉文坛的,在大陆有吴晗、翦伯赞,台湾也有这样一位学者兼散文家——许达然。迄今为止,许达然先后出版了《远方》、《含泪的微笑》、《土》、《水边》、《吐》、《人行道》、《防风林》七本散文集,诗集《违章建筑》也问世了。许达然的散文,曾被选入台湾的各种散文集,有的一连数版,风靡文坛,有的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国的文字介绍到国外。近来,花城出版社正在出一本台湾散文集,主编就是旅美台湾著名作家聂华苓女士推荐的许达然先生。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对许达然散文艺术的欣然认可。事实上,许达然在散文艺术一的追寻和探索,的确是卓有成效的。他在散文艺术上的成功经验,对内地沉闷的散文界,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三十部著作,不少作品移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岛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相似文献   

3.
琦君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高一那年.她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自此立志当文学家。高中毕业时,她以优秀的成绩直接升入之江大学,成为我国“一代词宗”夏承焘的得意女弟子。琦君因此诗词造诣极高,其中又以词更获赞赏。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汇文女中及故乡水嘉县中教书.1949年去台湾,服务于司法界.任高检处记录股长及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同时在大学任教,并挤出时间写作。1964年获台湾文艺协会散文奖,1970年《红纱灯》散文集获中山学术基金会散文创作奖,…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代散文创作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一迈进台湾的散文园地,首先就会惊异于她蓬勃蓊郁、锦绣满眼的繁华景象.散文,这位不老的缪斯,在与祖国大陆人为的隔绝几十年的孤岛上,仍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台湾发表散文的园地,简直多得令人目眩神摇.除了《中国时报》、《联合报》这些销售量高达几百万份的大报每日都辟有散文专栏外,《中央日报》、《中华日报》、《台湾日报》、《国语日报》、《台湾时报》、《自由日报》、《民众日报》、《青年战士报》、《台湾新生报》、《台湾新闻报》、《更生日报》及《自立晚报》、《大众晚报》、《民族晚报》、《中国晚报》等十七家报纸近二十个副刊都有发表散文的一席之地.此外,刊物有《中外文学》、《中央月刊》、《文学界》、《现代文学》、《台湾文艺》、《明道文艺》、《文艺月刊》、《文坛》、《皇冠》、《宇宙光》、《幼狮文艺》、《关系我》等十余份月刊,均有源源不断的散文推出.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代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散文风格独特,在普通的题材中表现了独特的美,既清新淡雅,又活泼有趣,同时还不乏哲思妙语,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个艺术体之中,尤其是她的那些怀旧作品,似淡实醇、似简实繁,韵味无穷。这都与她独特的叙述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谢聪 《南方论刊》2009,(5):91-92
琦君的散文包孕着童心、母心、佛心三个情感内核,是她人格和性灵最直接的流露,也是她创作理想的寄托,统摄在对人间大爱的抒写下。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家中,陈幸蕙的散文独树一帜,成绩斐然。她不仅连续获得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她的作品还分别被选入台湾中学课本。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兼文学批评家余光中称她为“感性灵动的散文家”①陈幸蕙的散文,善于以诗性的文学语言,描摹自然万物,她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勤于思考,在作品中表现了“热爱台湾,孺幕中国,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户有人问她“如何拥有一枝生花妙笔?”她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一颗开花的心,如何能拥有一技开花的笔?”她认为“文章好坏…  相似文献   

8.
评台湾女作家赵淑敏的小说艺术袁良骏赵淑敏女士是台湾著名的学者、教授,她的《中国海关史》、《吴稚晖传》等深受学界重视。十分难得的是,三十余年来,她在授课、研究之余,始终不渝地坚持小说、散文创作,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她的小说创作,尤其开辟了“教授小说”的...  相似文献   

9.
论七等生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家都知道我叫七等生,其实我的本名是刘武雄。”(《七等生小传》) 七等生,台湾通霄人,一九三九年生。一九六二年开始创作。他以写小说为主,也不乏诗歌、散文创作。他先后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僵局》、《来到小镇的亚玆别》、《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中篇小说集《放生鼠》、《沙河悲歌》、《离城记》,长篇小说《削瘦的灵魂》、《城之迷》、《耶苏的艺术》,综合集《白马》、《情与思》等。一九七七年远行出版社出版七等生小全集,共十册。七等生的两篇小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是以小说创作的杰出成就而赢得声誉的。然而叶圣陶在创作上本是多面手,并富有驾驭各种艺术样式的才能。且说叶圣陶的散文创作,他曾结集出版过《剑鞘》(1924)、《脚步集》(1931)、《未厌居习作》(1935)和《西川集》(1945)等多本集子,此外还有散见于各报刊的政论、杂文、小品、随笔和信札等数百篇。尽管郁达夫在1935年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曾收录叶圣陶散文5篇(入选篇目仅次于周作人、鲁迅和朱自清),而阿英在同年出版的《现代十六家小品》中,如同郁达夫一样,也对叶圣陶的散文作品予以高度评价。然而,1949年以来的新文学史家和新文学选京,在谈及中国现代散文时,往往只提到《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等极少数几篇叶圣陶散文作品,致使一般读者难以窥见  相似文献   

11.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实力的作家,她以写“问题小说”登上文坛,又以开启“小诗”风潮而声威大振。然而她成就最高的还是散文,冰心自己也说“我知道我的笔力,宜散文而不宜诗”。本文试就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略陈管见。真:注重写实与感情真挚20世纪20年代冰心创作了一大批散文,这些作品主要包括《笑》、《往事(一)》、《往事(二)》和《寄小读者》等,这些散文“意在言外,言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郁达夫语),风格独特,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被人们称为“冰心体”。“冰心体”散文的特色有诸多方面,“求真”则是“冰心体…  相似文献   

12.
潘旭澜,文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2年11月生于福建南安。195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日本关西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出版有评论集、研究专著《艺术断想》、《中国作家艺术散论》、《潘旭澜文学评论选》、《诗情与哲学》、《长河飞沫》,散文随笔集《咀嚼世味》、《小小的篝火》、《太平杂说》,主编《十年文学潮流》、《新中国文学辞典》、《当代散文精品珍藏本》、《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散文报告文学卷》等。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深感当时文学评论只有思想分析和政治批判之弊,遂撰写…  相似文献   

13.
赵静怡是山东青州人,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疏山梅影,山东大学硕士毕业,现供职于山东省泰安市电力公司。作品见于《山东文学》《作家与读者》《西北军事文学》中国作家网等报纸杂志,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出版有散文集《疏山梅影》等。赵静怡的散文有一种清淡疏朗的自然之美,但也不乏睿智、清新和思索。她悲天悯人的诗意书写,发轫于对这个转型期社会中真善美的热情礼赞和诚挚守望,  相似文献   

14.
台湾女作家琦君早年曾就读于之江大学,是词学大师夏承焘的学生。有一回,她和夏承焘先生一同挤电车,那天开车的司机态度非常恶劣,出言不逊,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  相似文献   

15.
林海音是台湾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为数不少,已出版的小说集有《婚姻的故事》、《烛芯》、《孟珠的旅程》、《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和《林海音自选集》等。本文试就《城南旧事》、《晓云》和《林海音自选集》这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探讨一下林海音小说创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早在六十年代,林海音已经蜚声台湾文坛。而大陆读者认识她,则在她的成名作《城南旧事》搬上银幕以后。不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版了这部佳作,深深的乡愁国恋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而希望读到她更多的作品,为此,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她的另一重要小说《孟珠的旅程》,以飧读者。如果说《城南旧事》是由几个系列故事组成的思乡曲,那么,《孟珠的旅程》则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它叙述一个名叫孟珠的少女的人生旅程:徐蚌会战,失去了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海外颇有影响。台港文学界曾经形成“张爱玲热”,出现不少“张迷”,台湾一些中青年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海外一些现代文学研究者也给予她很高评价。八十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现代文学界的关注并开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上海书店先后影印出版了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其他出版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丁玲,从二十年代末,以《莎菲女士的日记》蜚声文坛起,在半个多世纪里,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评论和戏剧作品。她的小说创作数量多,成就突出,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评论。对丁玲的散文创作,研究也比较深入。而对她的戏剧创作,也许由于成就不及小说、散文的缘故,未能引起评论界的应有注意。但戏剧创作是丁玲文艺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她的小说、散文的创作特色在戏剧作品中多有体现。研究作家戏剧作品的特色,对全面认识丁玲同志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西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结集出版的《当代藏族散文选》(以下简称《选》)是建国以来、同时也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第一部由藏族作者创作的散文作品选集,它标志着当代藏族散文创作的长足发展。在《选》中,藏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被作为沟通历史、社会和人生,表现时代精神,激励民族意识;揭示民族心态,表现人类情感;反映区域风情,彰著民族特色的创作素材和美感信息纳入作品。这  相似文献   

20.
华玮是当代台湾著名女学者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古代戏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2 0 0 3年内 ,她点校的《明清妇女戏曲集》和她的专著《明清妇女戏曲创作与批评》在台北出版 ,这两项成果在资料考证和理论分析方面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