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长桂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认识客体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深入探讨认识客体范畴的内涵与外延,阐明认识客体与认识对象、实践对象等对象范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揭示这些对象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中所蕴含的复杂的认识论问题,对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重要意义。一、认识客体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对认识客体范畴的探讨,还没有在认识论的教学和研究中引起应有的重视。在有关哲学 相似文献
2.
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在《哲学研究》1984年第十期上,我曾经发表了拙作《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这一原则的客观依据是什么,这是关系到这一原则能否成立的大问题。黑格尔曾经指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完全取决于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本身的性质”。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这样,它是以科学认识客体的整体性为客观依据的。因此,论证科学认识客体的整体性,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以马克思的主客体交往理论为依据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互动过程。对这一共同客体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教学交往活动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苑士军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相互依赖的基本范畴。在当前的认识论研究中,关于“认识主体”的探讨非常活跃,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相比之下,“认识的客体”却似乎受到冷落。这种主体与客体研究的不平衡状况,不仅影响人们对认识过程的探讨,而且也势必影响对主体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认识的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罗明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由于主体总是不可分割地与其活动指向物相联系,因此,人们对于主体的研究往往总是局限在主体——客体这样一个单一的模式里。作为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在这里似乎以纯粹的主体性状态作用于自己的客体。而事实上,这种理想化的模式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现实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任何主体都要受到自身客体性的制约。而这种客体性的成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马淑琴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6-18
论述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是人的认识创新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认识主体为认识创新明确了方向,认识主体的意识创造性是认识创新实现的灵魂。认识客体是认识创新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客体对认识创新具有制约作用。认识工具是认识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桥梁,认识工具的价值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认识工具的创造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成果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8.
李校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认识客体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息过,近年来的理论兴趣更是有增无减。其中,认识客体的定义,认识客体的结构和特征等问题意见分岐较大,误区也多,因而仍有辩析、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刘立剡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3):80-83
本文从哲学视角及翻译学理论出发,探讨翻译主体和客体的范畴、特点和功能。主体(译者及翻译理论研究者)具有主导性、可变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客体包括文本、文本作者及读者,这三个部分是功能有同有异、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实体。主体和客体同样是动态的和能动的。对主体和客体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对于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立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在探讨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笔者曾针对W·斯台格弥勒的所谓“范式变更使世界本身也变了”(见《科学哲学中的革命—围绕库恩科学观的争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0年第1期)的观点,提出“要区别观察客体自身与观察主体所认识的观察客体的界限”。并认为:“观察客体自身并不会因理论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只是观察主体所认识的观察客体。即由于理论结构的改变,使观察主体对客体的观察的角度、范围以及所作的观察结论发生了变化。”(见《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胡俊卿同志在《也谈观察中主体和 相似文献
11.
黄洁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4):22-25
在广告世界中,虚拟角色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虚拟角色的使用已形成一项产业,它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一种媒体转移到另一种媒体上,并不时呈现出新的状态。因此法律除了对作者的原创作品提供保护外,还为该作品中处于不同背景的角色及该角色的姿态和个性提供保护,这使得角色商业价值能够广泛地扩张。但是给何种角色提供保护,以及提供怎样的保护,各国的司法及实践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对于这种虚拟角色的商业价值,我国称之为虚拟角色的"商品化权"。明确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客体,是确立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为实际案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洪华芬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7-29
民商诉讼中的执行工作是保证人民法院裁判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执行难”问题困扰着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执行工作全方位努力。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维观念,要树立新的执行工作理念”,而且对执行工作制度、方式方法等应有创新和发展。其中对执行客体内容的拓展是解决执行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倪愫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善恶评价是一种认识活动 ,其认识活动的实现必须依据两大要素 ,即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因此 ,分析与探讨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 ,对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善恶评价的活动机制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积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论认识中的主体介入与客体的本来面目黄积钳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哲学界出现的主体性思潮中的所谓主体介入客体问题是一个引入注目的问题。有的论者认为“观察结果依赖于主体的测量方式的观点引起了一次认识论的革命,那就是将一个关于不依赖于主体的大自然的经典图景换成... 相似文献
15.
吴翠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01-105
从哲学理论上讲,客体就是行为作用或指向的对象,而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社会关系不过是为法律所刻意确认并加以调整,由一定的法律行为所引起的产物,这种社会关系本身不可能被行为所直接指向而成为行为客体。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中,刑法上的客体被仅仅局限为犯罪的客体,而在几乎所有现行刑法学教科书中,均把犯罪客体说成是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这一违反哲学原理和法学原理的犯罪客体概念,本身包含着逻辑错误和定性错误。犯罪客体就是被犯罪行为直接侵害指向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16.
不断发展的在信息和文献方面保障社会需要的实践,导致大量的理论探索。本文旨在对一系列这样的一般性研究予以充实。 相似文献
17.
李小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73-74
通过对假冒专利罪在刑法中的具体规定、所属类罪以及立法背景的分析,该罪的刑法条文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也兼而保护权利人的个人利益。据此,假冒专利罪的犯罪客体要件是复杂客体要件:其主要客体是专利标记管理制度,其次要客体是专利标记权。 相似文献
18.
胡素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2):7-9,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也存在着“重主体轻客体”的倾向。当前必须重视对实践客体的性质、主客体双向作用的双重后果、客体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反思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实践的、社会性的观点看,认识不但是能动的反映,而且是全面的反映;它不仅反映着客体的性质、关系、结构和功能,而且还反映着主体的需要、能力、活动以及主客体关系。因此,认识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全面反映。如果我们承认物质概念的宽泛性、主体和客体的内在关联性、认识的差异性、认识类型的多样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部分的逻辑一致性,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反映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论学生主、客体双重性的动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甫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本文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发展动态的考察,深入地分析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动态结构,进而建立了学生的主、客体双重性的动态模式,初步揭示了在从学前期、小学期、中学期、大学期到研究生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出不断地由弱到强的发展趋势,同时其客体性则表现出逐渐地由强到弱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