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赖钰麟 《国际论坛》2013,(1):36-42,80
当中国学者讨论对外援助时,主要关注的是政府对外援助,而往往忽略民间对外援助。然而,后者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某些国家甚至超过前者,以至于西方学者开始讨论"对外援助的私有化"。本文选择民间组织从事对外援助作为主题,不仅是想填补民间对外援助研究的空白,还想突显出一项重要发展,亦即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中国民间组织也开始走出去,并勾勒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在背后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民间组织如果想要更多地从事对外援助的话,还需要中国政府与中国企业的更多支持。最后,讨论这项议题对于中国外交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对外援助总额巨大、援助方式多样、援助对象广泛。在实施对外援助过程中,中国一直注重于人道主义和外交方面的考虑。应当适当调整援助政策,将对外援助与经济合作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由于国际经济地位的转变使得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对外援助存在过高期待,求中国承担更多的援助义务。但从性质上而言,中国的对外援助是一种基于自愿、立足于平等的发展中国家闻的舍作型援助,援助并非中国的国际义务,提供对外援助以不妨碍中国自身发展为前提。实施对外援助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和经济合作,也有利于彰显大国地位、加强国际经济话语权,同时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相继提出了"中非共同体"非洲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将重新塑造国际发展援助架构的讨论。中国将自身定位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国际发展援助,其目标是为了实践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首次向世界阐释的"共享发展"理念。本文首先检验了以发展援助委员会(DAC)为代表的传统国际发展援助规范,认为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接着分析了新兴援助国对现有国际援助体系的冲击,最后探讨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援助规范,认为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替代性选择,却不会对已有的国际援助体系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继暴发对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挑战。国际医疗援助对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际卫生合作和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际医疗援助主体多样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国际医疗援助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现行国际卫生法律制度对于国际医疗援助尚无系统性的法律规制,并存在诸多缺陷。对此,应在世界卫生组织框架下加强国际医疗援助中的国际统筹和协作,以其为中心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医疗援助机制,同时完善国际医疗援助的发起程序,明确援助人员的特权与豁免,理清国际医疗援助中的国际责任,建立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援助机制。作为对外医疗援助大国,中国应积极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医疗援助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国际医疗援助中合理规避法律责任,同时完善对外医疗援助方面的国内法规,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黄梅波  朱丹丹 《国际论坛》2013,(2):21-27,79,80
近年来,援助双方的合作方式开始从资金合作为主逐步转向资金合作与知识合作并重。目前,知识合作主要以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为主导,但南南知识合作作为一个重要补充,其重要性在不断显现。本文首先给出了知识合作的定义、内容和方式;接着,选取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南南知识合作三种形式分析了国际社会的知识合作实践;最后,结合中国的知识合作实践,针对中国如何在对外发展援助中开展知识合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对外发展援助也在不断地调整与扩大。目前,欧盟对外发展援助已成为国际发展援助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成为发展中国家所需外援的主要来源。其中历史渊源是欧盟对外发展援助的最初动力,政治、经济利益是欧盟对外发展援助的根本动力,地缘安全战略利益是欧盟对外发展援助的直接动力,全球利益则是欧盟对外发展援助的外在动力,欧盟对外发展援助就是它们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非援助的实践经验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中国对外援助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沿革的回顾,说明中国对非援助的发展脉络与中国对外援助的政策和历史沿革紧密相连,援外实践也在过去50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发展干预为特点的支持性援助体系,为有效帮助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的模式。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西方发展援助方式的变化,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在形式、援外管理体系以及与西方社会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合作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援助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一种互助互信互利合作。它遵循着南南合作的基本精神与原则,体现着中国的国际责任与道义,其历史演进始终与南南合作历史主题的阶段性嬗变相一致,始终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复兴进程相契合。在理论特色上,中国对外援助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为思想渊源,以新中国重大外交理念和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相统一为政策取向,以不干涉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为最大特色,以"南南合作"而非"南北关系"为根本性质。就实践经验而言,始终尊重受援国的发展议程和自主选择,始终坚持对外援助的"发展"和"民生"导向,始终注重对外援助的务实、廉洁和高效,始终坚持平等相待和真诚友好的优良作风,始终坚持力所能及和重信守诺的优良传统。这种南南双向互助互援模式,通过推进南南合作具有了某种世界体系层面意义,通过展现相对更高的发展有效性推动着国际援助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促进受援国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优惠贷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执行机制,援外资金流动模式合理,优惠贷款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受援国收入水平等与中国对外援助理念基本相符,优惠贷款在中国对外援助中地位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援助绩效。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援助面临着外部“新殖民主义”的舆论偏见和内部的诸多误解。中国援助对中国与受援国的双边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国际援助通过深化双边关系间接促进双边贸易,遵循“对外援助—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的影响路径,随着援助合作方的增加,中国援助的贸易效应也随之增加。因此,政府应从国际援助与贸易、海外投资的互动发展机制、基础设施国际援助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机制、国际援助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等方面优化国际援助的策略,促进受援国产业的发展、就业率的提升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多维度扩大贸易效应,优化中国国际援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胡建梅  黄梅波 《国际论坛》2012,(1):49-54,80
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促进受援国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优惠贷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与执行机制,援外资金流动模式合理,优惠贷款年度分布、地区分布、受援国收入水平等与中国对外援助理念基本相符,优惠贷款在中国对外援助中地位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援助绩效。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实现其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为服务美国国家利益和维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2019年,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相继在"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的驱动下,在资金规模、地缘分布、援助领域、执行机构等方面加强对外援助的"工具化"效用。随着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太平洋岛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显著提升。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不仅是维护其地区安全利益、推进外交政策的工具,更是在重要的地缘战略节点与中国进行"大国博弈"、制衡"一带一路"的抓手。深入研究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援助的规模与内容、特征与趋势,不但为把握美国亚太政策的动向提供直观而丰富的视角,也为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对外援助金额和影响的扩大,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对外援助这一议题,并在过去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文章试图对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和发展研究机构的中国对外援助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分析其视角和关注要点,以为国内学者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整体而言,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中国对外援助概况的客观介绍,对中国对外援助方式和影响的评价,以及探讨中国在国际援助体系中的作用及与传统援助国的关系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援助研究"为线索,重点对欧盟对外援助研究作横向归纳和评析,同时,就对外援助研究领域内的著名学者斯多克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纵向评析。本文用三种研究取向、两种研究层次、三种研究路径以及援助领域研究的进展来框定目前国际政治学对于发展援助理论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国际发展议程,在发展领域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这是由中国自身的国情、身份、角色、实力、地缘地位决定的.从国情来看,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首要的国际责任是处理好自己的发展;从身份来看,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国际贡献体现在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上;从角色来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责任引领南南合作、沟通南北合作;从实力上看,作为发展最迅速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责任是加强对外援助、促进全球减贫;从地缘上看,作为亚洲的区域性强国,中国的国际责任是促进地区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吸纳外援、对外援助这个主题,大多是从国际形势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及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进行考察的,而本文试图从邓小平对外援助的外交理念及其获得的实效这个角度进行考察和阐明,以突破原有思维视角.在此,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国际援助外交思想中的积极主动的思想理念、他的现实的国家利益视角及其外交思想中的道义色彩.同时,本文用大量数据和事实来说明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是中国作为受援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效.当然,中国作为援助国所倡导的援助原则及实施的力所能及的援助对于修好国际关系、开展多边外交的意义也不可小视.最后,提倡各援助国进行以发展援助为核心的对外援助,并建立相应的互利合作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以保障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重要决策人和直接领导者,周恩来基于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立场,逐渐形成了援外的基本思想,进而概括出援外的八项原则,以指导中国的援外工作。在实践上,他以身作则,模范地贯彻这些原则。他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思想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中国在非洲援建的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微观层面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本研究将中国援助实践视作中国农业知识和技术嵌入援助实践,在异文化的地方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本文从对"发展"的技术性建构、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和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叙事,进而指出中国援助与西方传统援助的差异主要源自发展知识建构路径的不同:西方是理论性建构,中国是经验性建构。本文也表明中国国内发展经验是通过中国对外援助的经验建构路径嵌入到援助项目中的,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受援国的能动主体也根据各自政治、经济等利益诉求在实践互动中共同形塑着中国发展经验的再生产和地方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梳理国际发展援助与受援国进出口贸易相互影响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以受援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96—2016年接受援助的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国际发展援助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发展援助对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出口贸易皆能产生显著影响,但对援助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受援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见,国际发展援助给援助国带来的收益更大。同时,实证结果发现,用于反映运输成本的指标"两国间的距离"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出口贸易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中国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应侧重于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减少两国间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20.
国际发展实践的新变化,尤其是中国等新兴援助大国扮演的新角色,正在对传统国际发展思维与模式产生冲击和挑战。在国际发展主体上,发展中国家是落实发展政策与实践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发展援助的对象;在国际发展进程上,民生是发展中国家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民主次之;在国际发展路径上,发展中国家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发展的最佳通道,西方道路不是万灵药;在国际发展机制上,现成的援助体制有诸多弊端,新兴发展援助国的新鲜经验和成功故事对国际发展富有启发。总之,当今国际发展理念与政策的变革势在必行。中国在发展援助领域的新角色、新实践为国际发展增添了新理念、新活力,带来了新图景、新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