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宣城未来100年人口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的方式预测了宣城市今后100年人口自然增长趋势,指出未来人口的主要矛盾是人口总量过多和人口可能老化严重。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人口预测数字显示:截至4月1日零时,我国的人口预测数量已达12.521414亿。我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田雪原认为21世纪我国人口问题有五大趋势:一、人口数量将继续增长。二、前20年生产年龄人口增长更快,就业压力加大。到2020年,生产年龄人口将再增加1.7亿,劳动力过剩趋势更加严重。三、人口老龄化严重。204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8%,而60岁以上的老人将接近25%。四、人口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1999年可达29.8%。五、人口质量特别是人口教育、科技质量呈提高的趋势。人口素质低的贫困地区的生育率上升…  相似文献   

3.
人们从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所经历的各种人口出生率和工业增长率出发,提出一个问题:在一个物质有限的星球上,这样的增长率能够持续多久?回答这个问题,有悲观的和乐观的不同答案。众所周知的悲观分析,就是米杜斯(Dennis L Meadows)和他的同事们在《增长有限度》一文中所提出的,他们详尽阐述了福莱斯特(Jay Forrester)所首创的方法,然后作出结论:“如果世界上的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不变的话,那么在今后的一百年内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终有一天会达到极限。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在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这两方面都会发生突然而来的、不可控制的衰退。”这个结论是他们通过创立一种计算机般的模式而得到的,这个模式企图把那几个主要的变量,如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苏州市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本文认为苏州市已进入人口老年型早期。文中论述了该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过程及趋势,剖析了过去与未来主导这一进程的不同的人口学因素,特别强调了控制人口增长对这一进程的作用。文中预测现在和今后的二十年内人口老龄化发展较缓,总抚养比较低,正届人口构成上的“黄金时期”,面临着实现经济跃升的契机。其后,人口老龄化将以空前的速度进行。抓住当前的契机也是今后从根本意义上解决好老龄人口问题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2000年以来常州市城区新增人口,即城镇自然增长人口,引进人才,乡城流动的农民工,及城乡行政区划变更而形成的失地农民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十年间常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8.5%,外来人口所占比重略高。在发展趋势上,自然增长率在零增长附近徘徊已成稳定趋势;机械增长惯性会继续,结构上会优化;城市化失地农民会继续增长,但速度会趋缓很多。不同人口群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显然不同,目前失地农民人口群体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 ——在地球上有限的生态系统范围内,人口和人类活动的无限增长,是造成我们的坏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人口以几何级数继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将迫使人类走向愈来愈无可奈何的下坡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基本的是人类的不适当活动,特别是人口的激增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人口,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和;它有某种程度的自然属性,但本质上是社会关系。这是我们研究人口问题的出发点。 人口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人口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课题,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极大。当前我国人口问题,是历史上人口问题发展的继续,只有了解我国封建社会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的人口问题,这对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增长、结构变迁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是一国内需满足的主体,有效扩大内需必须关注人口增长下降、少子老龄化、人口城市化等趋势蕴含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中外经验,对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迁对内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口增长不会破坏扩大内需。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允许人口适度增长的转变,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9.
重庆库区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人口、资源、环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 ,其中人口因素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人口战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优先实施的战略。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结构不合理是重庆库区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深入研究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分析重庆库区人口基本特征及其变动趋势 ,制定符合市情的人口政策 ,才能实现重庆库区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88--2006年大连地区人口数据的整理,运用Mapinfo软件进行相关处理,总结出近20年来大连人口时空变化的特点,即总人口规模继续扩张;内部核心地带(中山区)人口密度从1988年开始已出现减小的趋势;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增长主要源于其外围地带人口高密度区(沙河口区)的持续增长;人口发展的张力从中心区逐渐向近郊、远郊区扩展。在此基础上对人口分布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人口发展角度对大连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人口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人口思想.其中,对"两种生产"原理的新阐释、对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以及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的论述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宝贵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控制人口增长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提高人口素质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的论述,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道路的阐述,为今后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人口转变理论是对人口转变过程的精炼概括。重点阐述三次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分析当前世界人口发展的阶段及趋势。结果表明,世界人口发展仍不平衡,人口总量在增长,但增速在下降;欧美生育水平较低,而非洲生育率始终居高不下;发达国家主要面临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贫困和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比较中美两国人口发展的特征,发现二者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老龄化问题相对更轻。中国应借鉴人口转变理论及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的经验,采取妥善措施应对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1、在人口——经济这一链条中,经济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性质及发展水平决定了人口变动的方向和基本趋势。这是人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本文试图在一个较大的历史跨度内,从农业经济发展这一视角来挖掘一下促成农村人口迅速增长的深层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在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大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对促进农村各项产业协调发展,改变劳动力就业分布,扩大劳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想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就业问题,作一探讨。一、农业生产不足与农村人口增长人口问题及其变动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某一特定社会的人口问题。既受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也受其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制约。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所产生的人口问题,它在各个社会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及其连续性;而由社会生产关系制约所产生的人口问题,在各个社会又表现不同的特性。因此,“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日益加快.据我国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700多万,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增加了2500万,8年增长35%,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同期总人口增长12.45%).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7.63%上升到1990年的8.59%,增加0.96个百分点.在老年人口中妇女已超过“半边天”.老年妇女同老年男子一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预报人口增长是人口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签》公布的人口数据分别建立了CM(1,1)模型、Leslie模型、Logistic模型来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并比较了这几个模型预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人口城市化不仅是城市人口在一国总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而且是人口在各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中的比重不断变动、重新分布,走向均衡化的过程。总的来看,世界人口城市化有大城市加速增长的趋势,而中小城市则不同程度地缓慢增长,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已被彻底否定,但并不意味着承认“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我国已跨入世界低生育率、低出生率国家的行列,把“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将会对今后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作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正确认识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发展规律,对科学制定今后人口发展策略和人口计划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论农地平分机制向市场机制的整体性转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建国后的50多年来,我国对农地制度进行多次变革的实质都是平分土地。这种带有行政强制性的农地分配机制产生了"村社集体成员权"平均占有土地的严重倾向,直接刺激了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反过来,人口增长又降低了农民的人地比率。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社区,农户承包地细碎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使许多农户失去了依靠土地生存的基本保障功能。《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从法律上切断了农地继续细分的制度路径依赖,但是,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压力下,今后很难阻止农民继续要求平分集体土地的机会主义动机;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为了满足多数农民的强烈愿望违法调整农村承包地的行政行为也会经常发生。因此,从宪法和法律上明晰农地私有产权,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是我国21世纪农地制度创新的惟一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论农地平分机制向市场机制的整体性转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后的50多年来,我国对农地制度进行多次变革的实质都是平分土地。这种带有行政强制性的农地分配机制产生了“村社集体成员权”平均占有土地的严重倾向,直接刺激了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反过来,人口增长又降低了农民的人地比率。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社区,农户承包地细碎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使许多农户失去了依靠土地生存的基本保障功能。《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从法律上切断了农地继续细分的制度路径依赖,但是,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压力下,今后很难阻止农民继续要求平分集体土地的机会主义动机;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为了满足多数农民的强烈愿望违法调整农村承包地的行政行为也会经常性发生。因此,从宪法和法律上明晰农地私有产权,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是我国21世纪农地制度创新的惟一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