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员工的行为特征与非物质性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斌 《人才瞭望》2006,(3):26-27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竞争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人力资源更是成就卓越事业的根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随之大量拥入,一场争夺人才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啦。能不能吸引人才,能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尤其是成为企业核心员工的优秀人才,将决定着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成败。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由于经济实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与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人才竞争时,在物质性激励措施方面,往往很难与之抗衡。此外,由于物质性激励容易模仿,因此,非物质性激励措施在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员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激励机制可分为功利性激励和象征性激励。前者指企业对员工工作给予的奖金、福利、股权、期权等物质报酬。后者指企业满足员工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非物质需求,即成就、地位、尊重、安全、自由等。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的激励策略,可以强化人的角色意识和  相似文献   

3.
刘伟 《人才瞭望》2005,(9):56-57
员工的潜能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将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改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这些都有赖于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是管理者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没有适用于一切人和一切环境的激励制度和方法。企业激励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如果激励措施得当,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反之,就会挫伤员工的创造激情,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任务的完成。企业在设计员工激励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分析每一时期员工的需求特点,从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激励具有利于组织文化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减轻组织的经济负担,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的重大作用,正因如此,在现阶段非物质激励也引起人们的更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激励的产生过程,对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加以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对关于非物质激励的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战略性资源,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管理手段,它的实现会根本性的鼓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完成企业工作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从多种激励方法的选择上来描述,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向心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精神薪酬,是满足员工心理需要为出发点的一种激励形式,比如:关怀、尊重、表扬等.它是以非物质性、非经济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责任感和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等都能给员工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运用恰当的精神薪酬,满足员工的这种需要,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组织,在日常管理与不断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对员工的管理,而对员工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具体地讲,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员工激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企业建立有效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9.
酒昆 《人才瞭望》2014,(8):85-86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两种激励方法,根据我个人理解,物质激励就是指企业对员工工作给予的物质报酬,如工资、福利、股权、期权以及职务消费等。精神激励是指企业满足员工的社会的和心理方面的非物质的需求,如成就、地位、尊重、友谊、安全、健康、自由、成长等。显然,作为"激励"的两个不同层面,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不是关键所在,真正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是否真正起到了激励的效果,即无论哪种手段,我们的企业是否真正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员工真正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作用,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这才是"激励"之根本。  相似文献   

10.
张晓红 《人才瞭望》2017,(20):199-200
企业员工培训与激励,都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密切相关,对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发挥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将员工激励制度与企业实际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健全相关企业员工激励措施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全面激发员工为企业奉献自己力量的决心,以便于提高企业综合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11.
汤荣 《人才瞭望》2006,(7):30-30
一、传统的激励方法仍是惯用手段 1.薪酬与福利是长久的激励项目。薪酬是劳动者劳动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对劳动者消耗的补偿。合理的薪酬,能充分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薪酬的变化会带来员工思想观念、关注对象的变化:不合理的薪酬必将挫伤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薪留人仍是企业的惯用手段。当然,如何强化薪酬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杠杆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并建立有效的绩效薪酬体系来激励员工和改善企业整体经营业绩,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薪酬管理人员不断积极探索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鼓励员工士气,而且也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企业管理中最本质的是对人的管理.如何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标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建立企业特色和员工需求的开放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在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3.
白尧 《人才瞭望》2016,(16):153-154
为确保企业员工激励制度构建的有效性,要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只有从员工自身发展和成长方面着手,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而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围绕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宏 《人才瞭望》2009,(4):100-101
福利是企业薪酬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多样性能以更低的成本吸引员工、激励员工和留住员工。随着员工的需求日趋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动态化趋势,以往相对单一的福利安排已失去足够的效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套以员工为中心,结合企业整体利益和员一个人利益,旨在产生最大激励效果的福利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浅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激励时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理论。激励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组织发展和员工积极性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提高组织绩效、优化组织管理、增强组织向心力及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相似文献   

16.
论员工激励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本。激励的意义是为了真正调动员工的内在激励性,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励企业员工,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是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员工激励机制建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激励组合对策。  相似文献   

17.
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简称HR)是现代企业构筑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人员激励则是HR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必须不断改进HR管理工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降低激励的投资回报率。本文着重论述当前我国企业激励体系现状及激励理论在HR管理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希望员工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强烈的愿望和追求,其实,要作到这些并非难事,只要对你的员工进行最为有效的激励。可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每当遇到问题,出现困难时,总是首先想到设备与工艺的改进,却对他们周围如此巨大的员工潜能默然无视。倘若这些领导者与管理者能够把注意力放在运用激励手段以激发员工的无穷潜能上,必将取得巨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士气低落的团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提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员工士气,间接引爆员工潜力,创造企业最高效益。以激发士气为目的的激励,需要全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精神激励的十种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 精神激励有荣誉激励、成就激励、竞争激励、兴趣激励、沟通激励、参与激励、培训进修激励、关怀激励、感情激励、期望激励等方式。相对于物质激励来说,精神激励几乎是不需要企业花钱的激励方式。不发奖金也能激励出员工的干劲,这要看企业管理者的本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