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论述岭南上古几何印纹陶的孕育萌芽、发展分期、文化特点、与南方印纹陶的“百越”族属联系以及传播与影响。从而证明中华文化是多元发生的,岭南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岭南印纹陶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融合和统一有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百越是对我国东南和南方古代民族的泛称,与今天壮侗语族的各民族有亲缘关系。文身是百越族裔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了百越文身历史的演变,并概述了百越文身的意义,认为百越文身历史及意义的演变与汉文化的南向扩张密不可分,从实用的驱邪避害说转向作为符号运用的多元阐释之路,正是不断吸收汉文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越濮不同源     
百越和百濮同是我国南方古代大的族群。它们的异同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百越史研究工作中经常谈论的问题。有的学者把两者作为同一种族看待,在论述百越民族历史时把百濮也包括在内。有的学者把百濮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4.
学术动态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二次年会在桂林召开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在桂林召开。出席民族史学者和研究工作者九十多名。他们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从事南方民族研究几十年的老专家,也有已提出科研论著的中青年新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桂林市负责同志到会,表示支持。各地学者向大会提交六十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证了百越民族是我国古代南方各民族的总称,对其迁徙、变革等作了规律性的探讨。一致认为今后应以百越民族的源流为中心课题,深入进行研究。会议选举了研究会领导机构,名誉理事十人,理事三十九人。翁独健为名誉会长,梁蹈钊为会长,侯方岳、黄现璠、石钟健、陈国强、贾青波为副会长;蒋炳钊为秘书长,张一民、  相似文献   

5.
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分布在中国南方及中南半岛的壮、傣、佬、泰、掸等族共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 ,因此 ,可以从地理生态环境、考古学材料、民族分布、民族形成等不同视角进行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几何形印纹和各种拍印纹饰为特征的印纹陶,是我国古代南方先民们在物质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创造。研究它的发生、发展和衰落,是研究我国南方地区古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们对此问题已作了不少探讨,目前这一问题的讨论,还正在向纵深发展。但在讨论的诸问题中,对江南地区印纹陶的发生、发展和传布情况,论述比较充分,对于这种以印纹陶为特征的远古文化,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却逐步走向衰落的情况,学术界还很少论及。本文拟对此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百越古道"是连接中国西南至南亚"茶马古道",是通往中国东南出海口和东南亚的古老通道。这条古道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民族迁徙和交流往来之路。历史上,中国南方民族通过这一古道向东南亚扩散。我国南方与东南亚有20多个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还有很多民族是"跨境民族",这一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这一古道密切相关。百越古道源远流长,先秦时期,西南、华南与东南亚和大洋洲交往频繁,为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百越古道初成格局。三国至唐宋,是百越古道大发展和鼎盛的时期。元至民国时期,百越古道继续发展与变革。解放后,百越古道获得了新生和繁荣。百越古道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追溯历史,考察百越古道在上述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8.
论古代云贵高原的濮、僚族及其和百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称今云贵高原、川西南及桂西插入高原部分地区的民族为“西南夷”。“西南夷”中族系纷繁,民族众多,学术界一般认为其中“西夷”指氐羌族群,“南夷”指百越族群;他们在分布上各有聚居区而又交错杂居。根据考古学文化特征的研究,代表百越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如有肩斧、有段石磷及几何印纹陶器,在云贵高原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  相似文献   

9.
秦汉通南越要道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的古老族群,《吕氏春秋·恃君览》有“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的说法,证明古代长江和汉水以南都有越人居住。春秋战国时,由于楚国在南方的扩展,至秦汉时,越人虽仍居于东南沿海及西南部分地区,但主要已移居于五岭一带及其以南地区了。此时期中,汉族与岭南百越的关系,构成了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原的华夏、汉族与五岭南北的越族交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身习俗作为人类古老的文化现象,曾经广泛流行于世界大多数民族中间。中国古代先民的文身现象也很普遍,特别是南方的百越各族尤为突出。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文身习俗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曾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人类文化就不能忽视文身习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百越民族史学术讨论会于6月17日至24日在我校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研究机关和博物馆等三十二个单位六十多位代表参加,提交大会讨论和报告的论文五十篇。百越民族分布范围很广,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的泛称。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同国内其他民族的研究相比基础是薄弱的,在学术上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越南当局出于对外侵略和反华仇华的目的,大搞所谓越族历史研究,宣扬“以越南为中心”,鼓吹“中国文化南来说”,歪曲历史,颠倒是非。为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我国古代史籍如《淮南子》、《史记》、《汉书》中均有“百越部落”的记载,今天的壮族可能是“百越部落”的众多分支中的一个。而后来的“西瓯越”和“骆越”,则可以肯定地说是壮族的较接近的祖先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壮族人民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著名的花山崖壁画就是这种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同样,古代壮族人民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璀灿瑰丽的神话传说。而且,如果我们注意到壮族  相似文献   

13.
试论百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早期的华夏族,后来的汉族,还是今天的中华民族,都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古代的百越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早在新石器时代,百越先民曾经有过一次大规模、远距离的历史性迁徙,遂使其文化传播到一个相当广大的地区。其突进中原的一支,成为华夏族的主源之一,参与了中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创建,甚至还有可能居于民族主干和政权主导的地位。战国秦汉,是中华民族从华夏族演进到汉族的重要时期,百越民族大规模融入华夏、汉族,壮大了汉族的队伍,成为汉族的重要族源之一。在今日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又至少有11个民族被公认为源出古代百越,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百越后裔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4.
古代民族志     
百越越族本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它的支系繁多,分布很广,所以又称“百越”(古代越、粤通用,“百越”,有的古籍上也称“百粤”)。“百越”一词首见秦人所著《吕氏春秋·恃君览》。见于史籍的百越支系主要有春秋时的于越,战国时的扬越,汉代的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三国时的山越。它们与现代的壮、傣、黎、侗、水、仫佬和  相似文献   

15.
从黎语词汇看黎族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族是海南岛上的最早居民,其先民是由大陆迁移到海南岛定居的。迁居之前,它与现在的壮、傣、侗、水等民族的先民都是古代百越(又称百粤)族群。百越族群历史上曾经活动在长江以南的辽阔地区。春秋战国以前,中原汉族与百越民族的来往,主要局限于靠近中原地区的部分百越支系。岭南地区的骆越、西瓯等,当时与汉族联系尚未密切,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后,岭南一带才正式归入中国版图,骆越、西瓯才与中原发生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种种联系。历史文献,如《史记》,才有大量关于西瓯、骆越民族活动的记载。百越族群及其后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记录本  相似文献   

16.
甘桑石刻文新近发现于广西平果县一带,刻划在石片上,是古代百越民族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与甲骨文、水书、古彝文及古印度哈拉帕文有一些近似字符。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南方百越史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精湛的论著,读后很受启发。关于百越的源流,各说不一,都有卓越的见解。百越同源说认为,百越同出自一个原始氏族,共奉一君,其祖源可以追溯至越国最早的国君无余,同属夏禹的后裔;  相似文献   

18.
一、于越的突起 古代分布在今江、浙到两广、云贵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纵然在语言、经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方面有着某些共同特点,终因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长期呈现于“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的状态。 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理位置的优越,商周了时,与中原诸族邻接的百越中的一支于越在江、浙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 于越的突起,首先得助于夏、周两族的影响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分布于江浙、闽粤赣、桂、台等地区的古越人,从商周至秦汉的几百年间基本上是过着农业经济生活的。研究这一地区古越人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特点,对认识南方百越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有帮助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南方民间剪纸是我国南方诸多民族民俗文化的产物.它孕育于南方古代的雕镂工艺之中,在巫文化的直接催化下形成.南方发达的古代造纸业、冶炼铸造工艺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南方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民俗,促使了剪纸中花样剪纸的发展.南国年节社火中热闹非凡的游灯、赛灯、观灯习俗刺激了灯花剪纸的形成和提高.长江、珠江流域发达而活跃的经济文化,催生了大批剪纸艺人和剪纸工匠,他们的参与打破以往民间剪纸以女性为主的专利,成为男女共享的具有多种创作和传承模式的民间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