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汉语存在的文化生态危机,从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战略出发谋划汉语未来的发展.深度培育汉语的表达活力,由活力汉语来承载国家的文化创造力.这就需要创造性重构汉语文教育的真正目标:从消极语用的“接受本位”转换到积极语用的“表达本位”乃至“表现本位”;着力突破“适应论”教育理论和“以本为本”的狭隘课程形态,深远培育学习者的“汉语童子功”,即以“思”为中枢、以“听、读、视”为基础、以“说、写、评”为指向的七字能力体系.由此而开辟“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主动应对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博弈.  相似文献   

2.
蔡春 《兰州学刊》2005,3(1):280-283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类社会与国俱存的一种历史现象,也是我们当今高扬时代主旋律的伟大工程.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全球化在民族国家主权与利益、民族文化方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爱国主义教育不会因全球化而不复存在.因此,在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则首先要认清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球化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特点,从而探索出坚持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坚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坚持的新原则,使爱国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仍发挥其独特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遭受过殖民统治的国家而言,教育本土化是摆脱殖民束缚,谋求独立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自独立以来,津巴布韦政府从清理殖民教育遗产入手,通过改革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开发本土教育资源等措施,推动教育机会均等化、文史教育“非洲化”和科学教育“在地化”,以摆脱殖民教育体制的束缚,重塑本土文化自信。津巴布韦的教育本土化改革,承载着去殖民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多重使命,是发展中国家复兴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认同、努力融入世界现代化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典型折射。津巴布韦的教育本土化改革在提高初中等教育普及率、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与更新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启示我们要认识到国家认同和民族复兴是教育本土化改革的核心,教育本土化改革需要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培养、造就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教育。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即将席卷整个人类社会的今天,我国又提出了实施创新教育的战略构想,可以说,注重创造、强调创新、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甚至全体国民的共识。然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却并没有象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必然联系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沿袭着知识教育的传统,“创新”虽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知识…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进程与华侨高等学府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全球化思想和观点,分析了全球化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尤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教育服务作出了从未有过的承诺,挑战与机遇又一次出现在中国高等学校面前。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教育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等等,需要高等学校作出新的积极应对。文章研究了华侨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大量史实充分说明,华侨高校就其办学渊源早已体现出国际性,就其办学特性也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相一致,就其办学成效也充分显示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就其办学方向也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有所作为。加快华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一所国家面向21世纪具有国际影响和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大学,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宪法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处理中西宪法文化冲突时 ,既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模式 ,拒绝文化霸权 ,又要反对文化“本我”主义倾向 ,防止唯我独尊 ;努力做到宪法国际化与宪法本土化协同发展 ,实现宪法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促进宪法文化的现代化 ;强化公民个体的权利意识 ,建立和强化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宪法文化 ;确立宪法的权威 ,保障宪法实施 ,建立完善的宪政秩序。  相似文献   

7.
张红 《理论界》2004,(6):54-5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的民族人才提供智力的支持和保证。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民族意识教育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必须深入研究应答现代化的民族意识教育模式,培养具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未来人才。  相似文献   

8.
自“快乐教育”的理念提出后,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也提出了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要面向国际化。教育部规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只有对小学生的特征,小学生英语教学的特征和规律有清楚的认识,树立愉快教育的理念,才能保证这一目标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16,(12):55-57
一、教育发展新常态 定义:教育发展新常态,是指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的原点和终点,关注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并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进一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挑战. 内涵: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别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使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相融合,引起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带来了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促使高职教育地位的提升,国际化趋势加强并引发高职教育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罗伯特·赖克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民族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将是对付割断公民联系纽带的全球经济的离心力。从教育层面讲,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教育不仅要培养优秀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教育要在传统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民族教育不能单一化,而应多元化,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育的民族化和民族教育化是辨证统一的;教育的全球化和全球教育的民族化也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使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相融合,引起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带来了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促使高职教育地位的提升.国际化趋势加强并引发高职教育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处理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教育民族化力求使各国教育有其个性,而教育国际化则力图使教育超出区域政治与民族文化的界限,在更为广阔的前景中得以发展。处理好现代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只有走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提出以“人格本位”“能力本位”为基础创建高职教育“双本位”人才培养模式,论述了“双本位”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特点、建构原则、基本思路。文章概括出“双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教育市场竞争白热化.一所高校要想在教育市场国际化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主动出击,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去拼打,去抢占市场,去磨练自己,增强竞争力.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特色吸引人,以质量取信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汹涌而至,它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必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明,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切忌盲目照搬、移植。要坚持民族特色,保护民族文化,不能借“世界文化”或“文化一体化”而否定民族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重塑民族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李友泰 《兰州学刊》2003,(4):189-189,193
民族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教育师资队伍 ,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保证 ,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要采取措施 ,解决民族教育师资缺乏的现状 ;二是要提高现有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不是文化的单一化。全球化与多元化辩证统一、同质化与异质化辩证统一是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同时,文化全球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要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要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实行“拿来”与“送去”并重战略,保护好民族文化的载体,让民族文化为全球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面临两种境遇,即在全球化话语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广泛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话语资源,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全球化话语的冲击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滞后性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种出现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正视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作用,积极推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性转换,积极汲取国外的话语理论和话语实践经验,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推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