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贵州各地先后爆发了反抗清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其中,张秀眉等领导的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农民起义,是规模比较大、斗争时间也比较长的一次。这次起义坚持了十八年之久,它和当地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号军、教军以及布依族、侗族、水族、回族等农民起义队伍互相配合,有力地打击了清朝在贵州的统治势力,直接和间接地支援了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夏正寅是云南哀牢山区彝、汉各族农民反清斗争的参加者。在1856年,他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书生,就参加了这场反对封建地主、反对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晚年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部悲壮史诗——《哀牢彝雄列传》,热情地歌颂了哀牢山各族农民起义斗争的英雄业迹,以及各族人民在抗清斗争中的团结和战斗友谊。夏正寅是云南南华县弥高村人,1839年出生在一个汉族农民家里。还在襁褓中,其母无乳,由一位彝族农妇把他哺养长大;曾身染重病,几乎夭折,幸而有一位彝族农民把他救活。幼小时天资聪敏,刻苦读书,年青时就做了“贡生”。那时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兴起的时代,在云南爆发了全面的各族农民大起义,出现了两支规模较大的起义队伍:一支是滇西大  相似文献   

3.
岑毓英与台湾防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毓英(1829—1889年),字彦卿,号匡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知名度较高的人物。他出身于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一个壮族家庭,历代世袭为官,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效劳。道光二十五年(1845),17岁的岑毓英在县试中初露锋芒,为其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不久,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在即,号称“广西盲肠”的西林县,各族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岑毓英“招集乡团,击散‘匪党’,叙功以县丞选用。”咸丰六年(1856)岑毓英率勇协助清军  相似文献   

4.
富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雷再浩李沅发起义,是近代中国特别是湘桂边境交界地区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它对广西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僮、瑶两族人民积极参加太平天国革命的斗争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的我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以汉族为主体、联合广西各族人民反对清朝统治的伟大革命行动。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参加这次革命的,汉族而外,还有僮族、瑶族及其它各族的人民。不论从史籍记载或调查所得资料都足以证实这个问题。太平天国革命酝酿、发展的地区,以桂平的金田、柴荆山为中心,向外伸延到贵县的赐谷村、龙山山区一带和平南的鹏化山区一带,以及武宣、象州地区,陆川、博白和广东高州等地区。从民族分布情况来看,除陆川、博白和广东高州等地是汉族地区外,其余都是汉、  相似文献   

6.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用舰炮轰开了我们古老祖国的大门,从此,我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广西,首先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席卷大江南北,把全国的起义力量,汇成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冲击着国内的  相似文献   

7.
大理政权是19世纪中叶云南各族反清起义军联合组成的农民起义政权,也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重要源流之一。研究大理政权与太平天国纽带关系,100多年来为人们所重视和关切。然而,在太平天国和大理政权失败以后,有关双方往来信函,文件档案,均散失焚毁,而清方史志,私家著录记述,往往隐晦支离,简略舛异。使得这专题讨论目前尚须撮录索隐,稽考辨正,以兹开拓。 笔者就30年来接触到的资料,怀着临渊履薄心情,试图对杜文秀反清思想形成,吕藩其人其事与天地会,太平天国的关系以及大理政权重要施行方针受太平天国的影响,主动联系太平天国石达开远征军诸问题,探索考释,聊作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史学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8.
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聚居在陕甘地区的回族、撒拉、东乡、保安等各族,多次举行了武装反清起义。因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该教历史上被称为“回教”,因此,一般通称为回民起义。其中较大规模的有:(一)顺治五年(1648)由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甘州回民起义;(二)乾隆四十六年(1781),爆发于青海循化地区的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撒哲赫林耶教派的反清起义;(三)乾隆四十八年(1783)田五等人领导的甘肃通渭石峰堡起义;(四)咸同年间(1861—1873)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爆发的陕甘回民大起义;(五)光绪二十一年(1894)  相似文献   

9.
明末农民大起义中绰号“老回回”的马守应,是杰出的回族农民起义领袖,在回族人民反压迫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对明代后期的回民起义,特别是关于马守应的战斗活动,作一简略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革命,是在壮族地区首义的。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意义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无论是书籍、文件、碑刻、壁画、和钱币等等,每一件文物都记录了当年太平天国先烈们的伟大业绩。其中,太平天国钱币的铸造和发行,是太平天固农民政权发展巩固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太平天国钱币的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笔者不自量力,拟在这方面作点尝试,言中与否,请尚同志们指正。一、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清政府的钱币概况钱币是贸易的媒介,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经济状况,而且间接地反映了政  相似文献   

11.
马颖生 《回族研究》2006,(4):126-129
150年前,在太平天国革命滚滚的洪流中,云南爆发了杜文秀领导的,有回、汉、白、彝、景颇、傈僳、纳西、傣、藏等民族参加的反清大起义。这次起义坚持一十八载,攻占53城,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西南半壁江山,在近代云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值此丙辰举义150周年之际,谨撰此文,以资纪念。一、杜文秀起义的历史背景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面对着清朝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斗争,革命风暴此起彼伏,清朝反动统治阶级惊恐万状,采取各种卑劣手段疯狂分化…  相似文献   

12.
刘永福评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主义侵略者用大炮打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着反对封建黑暗统治和反帝救国斗争的双重任务。农民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反帝浪潮风起云涌。革命英雄,群星灿烂。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者,层出不穷。广西各族人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入了这个伟大的洪流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震撼了世界;吴凌云领导的新宁州起义,动摇了清朝江山;刘永福的黑旗军,奏出了悲壮的革命交响曲。这一切的一切,有力地阻止了腐败的清政府卖国贪生的可耻行径,粉  相似文献   

13.
160年前,洪秀全在桂平金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反帝反封的辉煌篇章,它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革命排满",并为他们领导和发动武昌起义铺平了道路,而特别是太平天国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策略的重要来源。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发起的辛亥革命,距今已有70年了。这次革命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政、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在这次革命运动中,我国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道,先后汇集到埋葬清王朝的革命洪流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这次革命运动的有蒙古、藏、回、维吾尔、苗、满、彝、壮、佤、黎等民族。他们在全国各地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为这次伟大革命斗争做出了贡献。在广西,辛亥革命前,各族人民群众就广泛举行了农民起义,尤其是大规模的会党起义,极大地动摇了清廷的统治。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的族源,传统的说法是:从贵州、古州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在象州县东部进入金秀大瑶山.进入大瑶山的时间是清代,与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无关.本文在历史文献和家乘族谱记载的基础上,经认真细致考证,提出花蓝瑶的祖先是从福建、广东而来,宋元时期溯西江到达大藤峡地区和"贵州"居住.唐宋元时期的"贵州",故治在今广西贵港市,不是指今贵州省.明代大藤峡瑶族起义失败后,起义人员及其后裔为避难转入大瑶山居住,并演化为花蓝瑶.  相似文献   

16.
明代广西的改土归流出现较大的反复性,许多土州、县在改由流官治理之后不久又恢复了土官的世袭统治,个别土州、县在土、流之间反复更替.就其主观原因而言,当属明代封建中央王朝、壮族土官和各族民众彼此间在改土归流问题上出现较大的认同差异所致.广西明代改土归流出现较大反复性的深层意义在于,它在明代广西改土归流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为封建中央王朝与壮族土司政权在国家与地方认同关系上提供了持续调校的契机,为清代在广西成功实施大规模的改土改流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的研究中,我们无法回避一位历史人物,——就是同这次起义相始终的陕西回民起义领袖白彦虎。作为回族历史人物,对于他的评价,至今仍有争议。近年来随着左宗棠之被推崇备至而戴以爱国主义、民族英雄桂冠抬到吓人地步的同时,白彦虎则被扣以叛徒、卖国贼的罪名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贬斥。奇怪的是,前者为屠杀千千万万农民起义者而顶戴加身的末代封建王朝的“中兴名臣”,后者为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而坚持斗争16年最后被迫流亡国外的农民起义领袖,对其评价竟如此不公,令人费解。按  相似文献   

18.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武装夺取政权的反秦行动拉开了序幕。这次起义成功的举起"农民起义反暴秦"的大旗,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笔,创出一条中国农民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这次活动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基,为后来楚霸王项羽、高祖刘邦等义士掀竿灭秦创造了群众基础,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很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对后世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有着教育性的影响,汉朝初年的国家大兴土木,对待百姓十分宽和,开明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受到了此次起义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中叶,农民革命的烽火席卷了全中国.在全国农民起义浪潮的推动下,云南哀牢山区也爆发了一次以彝族为主,并且有汉、哈尼、回、苗、傈僳等族人民参加的农民起义.哀牢山绵亘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居住在这一带山区的彝族和其他各族农民,长期遭受着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佃户每年要向"庄主"(地主)缴纳五成以上的地租,还要替"庄主"挑水、砍柴、洗衣、抬轿;逢年过节或者"庄主"办婚丧事,还要给"庄主"送鸡、肉、  相似文献   

20.
苏添福族籍传说及其考证一许宪隆19世纪中后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运动最后一次高峰──南方的太平天国、天地会、小刀会起义,西南的苗、彝、回起义以及西北回民大起义风起云涌,而在中原的豫、皖、鲁一带则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捻军起义。捻军实际上是当地饥民趁清廷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