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德广 《领导文萃》2014,(21):109-112
正外交握手有诸多细节。初次见面握手,用力要适度,过于用力或软绵无力都不合适。人际交往,见面和辞行时习惯相互握手。握手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而外交握手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门艺术,有着政治涵义。我国实行握手礼节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由于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握手礼很快流行起来。历史性的握手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之间或者国际高峰际会上,领袖们之间的握手称"外交握手"。两国关系可因拒绝握手而恶化,也可因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4年第21期介绍了外交场合中的"握手艺术"。人际交往,见面和辞行时习惯相互握手。握手是人们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而外交握手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门艺术,有着政治涵义。我国实行握手礼节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由于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握手礼很快流行起来。1.历史性的握手。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之间或者国际高峰际会上,领袖们  相似文献   

3.
张曦 《秘书之友》2013,(8):41-42
握手是接待工作中见面和告别的礼节,通常在与客人第一次见面时要握手,熟人重逢时要握手,客人告辞与主人送别时要握手,还有在一些特殊的仪式结束后,比如会谈公报、洽谈合同、开业剪彩等,也习惯握手。握手看似平常,在实际应用时却有很多应遵循  相似文献   

4.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节。然而在政治生活中,握手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代伟人邓小平,便在其波澜壮阔的政治历程中,召开过两次著名的"不握手"会议:第一次是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1946年9月10日,第二次是在文革期间全面整顿的1975年3月召开的。1946年中秋节,二野各纵队的司令员满心欢喜地赶往司令部,结果邓小平却提出召开一次"不握手会议"。他开宗明义地说:"我们把大家请来,不是欢度佳节,庆祝胜利,而是要开一个不握手的会议。我们不要以为打了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  相似文献   

5.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节。然而在政治生活中,握手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肖斌 《领导文萃》2013,(17):123-124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那些相距十万八千里的国家,风俗习惯自然大相径庭。于是,在一些外交场合,百密一疏的政商领袖就可能做出"失礼"之举。比尔·盖茨手插裤兜握手,"真无礼"!盖茨握手时的"无礼"图片在韩国主要报纸相继刊登后,其他媒体也纷纷群起而攻之,严厉批评盖茨"行为粗鲁,不尊重朴  相似文献   

7.
俄国女皇如此贪心 在欧洲社交场合,过去和现在都流行吻手礼。李鸿章虽在某些外交场合也曾见过吻手礼,但他并不认为是什么礼节,甚至认为是男女间调情之类的下流动作,从来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修"和"建"时期,中国显然已不能只是"不"外交,而必须进行"有"外交。无论是"修"还是"建",我们的不变的立场是不接受只占世界人口少数的西方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或控制地位,并致力于世界秩序或全球治理的民主化。"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正在进行着历史的"大转型"。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维稳”力量,它不仅关系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也直接影响亚洲地区的稳定.但随着中美关系快速进入深度调整期,两国之间的潜在矛盾也渐次浮出水面,主要表现为非传统安全因素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在上升.为确保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跳出两国关系40年来形成的“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的钟摆式逻辑,中国需要突破对美外交的思维定式,而美国则需要让渡一定的空间,认可和接纳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10.
<正>"一带一路"的倡议,尤其是"亚投行"建设,凸显了中国外交的转型问题。从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演变的角度来看,中国外交正在进行着历史的"大转型"。那么,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转型?"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们熟知的中国"不"外交,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到现在也并没有过时。"不干涉""不挑战""不称霸""不带头""不结盟""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输出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可以列出一个长  相似文献   

11.
李家忠 《领导文萃》2008,(2):103-107
中越两国对立13年后,一个历史性的会晤——成都会晤打破外交坚冰,向两国关系正常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2,(5):135-136
《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王逸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本书中倡导一种"创造性介入"的外交新理念,无论对于学术讨论还是对于政策决策,都颇有启发。书中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寓新鲜深刻的道理于通俗易懂的叙述之间,展示中国外交研  相似文献   

13.
"命运共同体"不但是一种外交理念,也是一种领导思维。作为领导思维,它包含为政以德、和而不同、共享发展三个方面的内涵。领导干部"命运共同体"思维的运用艺术,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在领导与群众之间,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普惠、共享;其二,在领导班子之间,要始终坚持修德和睦、发扬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三,在不同部门之间,要始终坚持党政同责、齐心协力、同抓共管的理念;其四,本部门和中央之间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看齐意识,服从中央权威。  相似文献   

14.
环境外交是中日外交中的重要一环,中日两国的关系从敌对到建交、发展、成熟,经历了大致四个不同阶段,其中,环境问题对两国关系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进而从国际趋势和中日自身的经济、政治、环境需求分析了其作用不断增强的特点及原因,基于坏境外交在两国外交中占比例的越来越高进而提出了如何使两国环境外交更加顺利、互利的措施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俗者,约定俗成也,指的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客家婚俗作为民俗中的一种,体现形式众多,如"跨火盆"仪式,融入婚俗之中,作为婚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不断传承,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试图以立体的方式解析"跨火盆"的成因,以求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6.
握手     
正钱贵特爱跟人握手。钱贵跟人握手通常是这样的,他一遇上熟人,脸上立刻堆满笑容,一双大手就伸了过去,和对方紧紧相握:"哎呀,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都快想死我了!"然后抽出一只手,在对方的肩膀上"嘭嘭"地拍着。钱贵见了谁都握手。一次,体育组的孙伟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国家不必在大国之间选择一方,特别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被视为奥巴马心腹和首席外交顾问的苏珊·赖斯,2014年9月22日在华盛顿意有所指地称,中国的崛起和美国亚太再平衡应该成为本地区加大合作的机遇。此前,赖斯为奥巴马11月"重要里程碑"式访华行程而探路,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八一大楼受到习近平、范长龙的友好接见。事实上,自第二任期以来,奥巴马外交决策的"内核小圈子"色彩浓厚。真正的决策者并非拜登、克里等人,而是那些围绕在  相似文献   

18.
赫鲁晓夫的外交路线与毛泽东的外交路线有两个明显的区别。首先,赫鲁晓夫排除了在热核时代以世界大战的方式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赫鲁晓夫说:"必须努力使两种制度之间不可避免的斗争变成只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和平  相似文献   

19.
薛力 《领导文萃》2015,(5):48-51
近来,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受到了中国媒体的较多关注。比如,一些媒体认为: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9月初对日本的访问,是在呼应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旨在"遏制与牵制"中国;越南总理阮晋勇10月底访问印度,是为了在印度洋上支持印度,并为在南海问题上抗衡中国而寻找支持力量;即便对菲律宾总统阿基诺9月中旬访问欧洲四国,媒体也突出其欲在南海问题上获取支持的一面。其实,这背后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崛起中的中国,应如何看待周边国家的外交行为?尤其是  相似文献   

20.
<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与进步,推动了外交实践的新发展,并为自身发展谋求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新的背景下,是否以及如何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外交走向的重要问题。当下,国内外学界、政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