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伯庸 《21世纪》2012,(9):78-80
我的一个朋友喜欢《三国演义》,另外一个朋友喜欢《红楼梦》。两人经常为这两本书在四大名著里的排位吵得不亦乐乎。我过去打圆场,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你们两位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没有客观对错,只有主观好恶,结果被两个人一起鄙视,说我骑墙,和稀泥。  相似文献   

2.
看冰雕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去温州体育馆看冰雕。我们一进冰雕体育馆大门,一阵冷风呼呼地吹了过来,仿佛是一个魔鬼似的向我迎面袭来,我感觉像一把锋利的刀在我脸上刮着,让我难以承受。不过这里的景色真美,很快就让我忘了寒冷。  相似文献   

3.
《史记》有很高的文学性,这是人所共认的。其描写人物的成就之高。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超前的成熟。在《史记》出现之后.一直到唐代传奇出现之前的九百年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写人艺术能够与《史记》相提并论。有一位很有影响的评论家曾经说过:中国写人艺术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史记》,第二十是《红楼梦》。这种说法并不是虚夸的。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史记)的小说因素》,对《史记》中的许多小说特点进行过若干分析。文章最后对《史记》与我国后世小说的关系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由于那篇文章的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只能粗粗带过。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觉得对于后面这个问题还有作进一步归纳说明的必要。在这里准备从三十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4.
求婚     
三毛 《可乐》2010,(5):26-27
我的第一次求婚意向发生得很早,在小学最末的一年。这件童年往事被我写成短篇小说《匪兵甲和匪兵乙》,收录在《倾城》那本书中。 总而言之,我爱上了一个光头男生,他就是匪兵甲。我们那时演话剧,剧情是“牛伯伯打游击”。我演匪兵乙。匪兵总共两人,乙爱上甲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5.
在《聊斋志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穿墙术”:一个人站在一堵墙前,眼睛一闭,头往墙上撞去,再睁开眼时,身体已经跑到墙的另一侧。当然,这只是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6.
一次,在听一位老师上的公开课,内容是韩非子的《郑人买履》。听着同学们朗读着“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时,我心头不由猛然一震,这位郑人买履的经验,与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是何等的相似!  相似文献   

7.
望之 《中华魂》2013,(5):32-34
来信 《中华魂》编辑部:我是一个在读的高校文科学生,贵刊的《忘年交书简》是我爱读的栏目。最近我在《炎黄春秋》2013年第一期上看到一篇文章《我反对神化和特权的代价》(署名戴煌),该文作者的遭遇,按照他自己的记述.那是值得同情的,但文章的结论却令人惊诧:“现在,有些人还认为毛泽东时代是清廉的、公正的。从我亲身经历的情况看,其实那个时候特权横行,腐败丛生,对不同意见的残酷打压.全社会万马齐喑,使人窒息。”  相似文献   

8.
刘春 《可乐》2010,(6):71-71
1979年4月,23岁的顾城写下他流传最为广泛的诗歌《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年7月,顾城在上海至北京的火车上遇到谢烨。两个人正好坐在一排,于是很自然地攀谈起来。分别时,顾城给谢烨留下了地址。几天后,两人在北京又见了面。谢烨离开北京时,顾城专门去车站相送。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梯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首诗《相遇》,很有趣,全文如下:"在楼梯/我低你一级/你高一级/瞬间/有多少话语/都未说出/我仰头看你/在沉默中/擦身而过/听得见对方的呼吸/突然/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回头一看/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这是一首哲理诗,让我感慨的是诗中描述的两个瞬间感觉,一是抬头时"我低你一级/你高我一级",二是回头时"我高你一级/你低我一级"。楼梯,每栋楼房里都有,我们很多人每天都要涉足。但对于这种熟悉的场景,诗作者却从中发现了哲理,在这里,楼梯无疑有了更多的寄寓——是人生处在不同境遇和位置的象征。同一个人,因为位置不同,立足点不同,对人对已都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人生感受。  相似文献   

10.
换书     
星期四,由于九年级(初三)下午要举行第三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这门课安排在星期四下午考,所以这天上午九(12)班第四节的《历史与社会》课我让学生复习,准备下午考试。学生们复习时,我在班级里巡视,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左右,坐在第二组最后一排的那个最让我头疼的学生站起来,手里拿一本书,气势汹汹地冲到他前排的两个同学跟前,吼道:“你们把我那本新书拿走了,给我拿回来!”那两个同学说:“我们没有拿。”但他肯定地说:“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个人拿的。”他的情绪很激动,坚决要他们把书拿出来。我见状赶忙过去想把他拉回座位,但他坚决不肯。全班学生都注视着他,也在考验我怎样“镇压”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自从买了这辆银灰色的别克之后,老公的气焰一日比一日嚣张。虽然车钱是我们两个人共同出的,虽然车本上写的是我的名字,虽然……虽然有那么多虽然,可是此君依旧在开车时对我指手画脚,大有指点江山之意。  相似文献   

12.
"瓢"在我国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具,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瓢"的主要功能是充当容器和漂浮,"瓢"是葫芦的半个瓜壳,从不少古籍记载中都能管窥到先民对葫芦生殖崇拜的迹象。《金瓶梅》第四回《赴巫山潘氏幽欢闹茶坊郓哥义愤》写王婆向金莲借"瓢"。张竹坡点评本:"借瓢即影人,文情狡猾,随手生来。""瓢"(即葫芦)在这里象征女性的受鱼之器的瓶,对应着潘金莲的"嫖";《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写黛玉与宝玉借瓢谈禅。这里的"瓢"也隐喻了黛玉漂泊不定的命运。在《金瓶梅》与《红楼梦》中,"瓢"被以诗词、谜语、谶语、禅语、俗语等形式反复渲染,"瓢"也就构成了《金瓶梅》与《红楼梦》的借用意象。对"瓢"借用意象进行多味性的咀嚼与解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解读文本的文化密码,理解这两部古典小说不同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黄昏     
每当我在人生道路上取得一点小进步,我就会想起漳州一中的那个遥远的黄昏。那个黄昏,我刚刚吃饱饭,站在学校礼堂外的土埕上。晚霞十分灿烂。情绪激动的同学们在操场上, 这里一堆,那里一伙,没完没了地议论着。我也处在兴奋之中。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过的黄昏,这个黄昏离《516通知》只有几个月。  相似文献   

14.
陈亦权 《社区》2012,(27):60-60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参加了一个同学小聚会,聚会上,大伙儿都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自的事业发展,只有一个同学,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拿着手机阅读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她,她告诉我说她的手机里安装着一个唐诗宋词的软件,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拿出来读读,像现在她感觉自己插不上什么话,就独自坐到一边读起了唐诗宋词,此刻正读着一首李白的《蜀道难》呢。我也非常爱好唐诗宋词,就坐了下来和她聊起了。正聊着,几个同学摇摇晃晃地过来叫我们去喝酒,听到我们正在谈唐诗宋词,他们一个个都不屑地说:“切,那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相似文献   

15.
胡蕾 《可乐》2010,(12):M0003-M0003
前段时间,我特别郁闷,生活上和工作上诸事不顺,经常偷偷流泪。有时我想到自己不能报答父母,男友离我而去,工作不愉快,不如找块豆腐撞死。那天下班后,翻开新买的《可乐》读了一晚上,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唐传奇《离魂记》是关于王宙与倩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在元代被杂剧作家郑光祖改编成喜剧《倩女离魂》。两部作品除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以及一些具体情节上有所变化之外,大体结构没有变化,都是同一系统的爱情故事。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两部作品时就会发现,两个作家在两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央电视台《春暖2007》的节目录制现场,感人的场景一幕幕上演着。这一期的主题是“给他们的理想插上飞翔的翅膀”。贫困地区的孩子那艰苦的学习环境和对知识的渴望震撼着现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当贵州一个山村小学随着镜头展现在人们眼前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这个学校有25名学生,两名老师。教室是两间泥瓦房,屋项上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洞。一旦下雨,学生们都会紧紧地挤在教室的后面两排不漏雨的地方听老师讲课。没有课桌,只有一排排泥台子,而学生坐的板凳都是自己从家里带的小木凳。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这里的学生很少有人迟到,更别说缺课。不论条件多艰苦,但只要能读书,孩子们就觉得很满足很快乐了。当这个学校的几名学生走上前台,唱着那首《感恩的心》时,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还夹杂着哭泣声。  相似文献   

18.
许亚洲 《金陵瞭望》2006,(21):48-50
今年随着“俄罗斯年”活动在国内不断走向深入,使我想起了许多曾经在中国盛极一时的俄苏老电影和老歌曲。电影《夏伯阳》、《彼得大帝》、《列宁在一九一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里黎明静悄悄》,电影插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民歌如《三套车》、《伏尔加船夫曲》,把人门带入了如歌的岁月。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代著名报人、原《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生前对朋友谈起母亲对自己的两次教诲时总是饱含感激之情:“这是我人生记忆中最深刻的两件事,事情虽然不是很大,却是我在人生路上的清醒剂。”  相似文献   

20.
钱龙在《水书老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夏日的夜晚,我经常踱步在长江大桥旁的街边公园,当踏着动感乐曲跳健身舞的人们渐渐散去,就会出现一位精神瞿烁的老人。他手执一支特大号毛笔,这是用竹竿自制的,竹竿中部穿过一个口朝下的饮料瓶,瓶中灌满了清水,通过一根细塑料管将水慢慢渗透到笔尖”。该文发表在2006年6月26日《金陵晚报》C16版《雨花石》副刊中。文中“精神瞿烁”有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