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观地说,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还是"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都不能完全代表西方戏剧传统。西方戏剧观从亚里士多德、卡斯特尔维屈罗、狄德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梅耶荷德,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当年与朱光潜争论的人对此显然是不甚明了的。而朱光潜恰恰是在西方戏剧的宏阔视野下看到了在近代并非主流的狄德罗演剧观与中国戏曲的神似性,而不是像其他讨论者那样将话剧与戏曲混为一谈。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演员正是狄德罗的理想演员,每出戏不同的"理想的范本"正是中国传统戏曲"传家的衣钵"。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北京戏剧市场极度疲软的状态下,一匹"黑马"杀出:没有明星演员、没有大制作的小剧场爱情戏剧开始占据各个黄金演出档期,并从一开始的亏损迅速进入赢利阶段,"戏逍堂"戏剧工坊成立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戏逍堂"在入艺实验剧场这片阵地上曾上演了300多场话剧,这个惊人的数字迫使"戏逍堂"继续扩大自己的战果.  相似文献   

3.
早在建国初期,焦菊隐先生就提出建构话剧"中国学派"的艺术理想,即将东方戏曲美学与西方戏剧的表现方法相互结合的创作原则,并在《茶馆》等经典戏剧中践行。新时期后林兆华继续了对"中国学派"话剧理想的探索,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吸取传统戏曲表现的自由、时空的无限和表演的自由等特点,同时在对文学剧本的超越、演出空间的组织结构及新型观演关系的确立、演员形体的可塑性与象征、宏观"面具"的创造等方面表现出现代品格,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髓的同时,求新求变,实现"一戏一格",使话剧"中国学派"进一步发展完善,构建了中国当代话剧令人神往的景观。  相似文献   

4.
《蚂蜂庄的姑爷》叙述了一个未转正的姑爷到丈母娘所在的村庄补收税款的故事。在这出戏中,故事进展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大都经由剧中诸多人物的潜在叙述与显在叙述而传达给我们。即在“演员演故事”进行戏剧展示的同时,较多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讲故事”的显在戏剧叙述。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显在的情节叙述。首先就时间因素来看可以划分为如下几方面:①故事实际发生的时间。剧中故事实际发生的初始时间并不十分明确,我们可以从二宝给桃花“算命”时提及的三十岁时守寡和修竹与母亲回忆儿时由偷摘枣而…  相似文献   

5.
一座倾斜40度的熔岩状废墟,一场黑皮鞋雨,三个破衣烂衫的掌灯人……如果事先没人告知,很难想到这是老舍作品《我这一辈子》被改编成话剧后的情景。但是,如果这部戏的导演是李六乙,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在1937年的作品,体裁应该说是散文体小说。因为在形式上,它记录的是一个老北京巡警在临饿死前的追忆与反思,整个文本全是自述,没有对话,没有情节,没有戏剧冲突,没有叙述  相似文献   

6.
早期话剧是在西方话剧影响下的产物,但从戏剧审美观、编剧方法、演出形式诸方面来看,却与传统戏曲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现实、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话剧的草创者虽然没有意识到话剧创作、演出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但却以他们最早的话剧活动提出了这一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领域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中,戏迷、票友是有别于西方戏剧的独特现象。在旧中国,戏迷与票友都很懂戏。戏迷对戏曲演出的直接评论,票友的下海促进了中国戏曲的繁荣和发展。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前辈创造的戏曲艺术,在努力培养戏曲演员的同时,还要培养一批懂戏的观众。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是“话剧———戏曲二元结构”共生互补,话剧的突出特点是日益政治化和正剧化,戏曲则基本上是“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和悲剧、喜剧与正剧同步发展。如果说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由话剧的诞生与发展来代表的,那么,在十七年,戏曲的“推陈出新”及其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意义则在话剧之上。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舞台形成了“话剧———戏曲二元结构”的崭新戏剧文化生态,其基本特点是:话剧舞台和戏曲舞台共生互补、竞相辉映;一方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全面推行,中国话剧演剧流派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戏曲剧种百花齐放,表演艺术流派纷呈。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我一直立足于戏画的探索与研究,在对历史上的名家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关于戏曲戏剧演出的艺术作品,探索出一些表现方法和表现技巧,创立了自己的语言方式。 中国戏画是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共同繁衍出的艺术之花,是绘画艺术与舞台艺术的集合,它既有戏剧舞台的动态美,又有绘画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中国戏剧在时代风云的变幻激荡中,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它的现代性追求和现代化步伐,屡屡遭遇来自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种种强大阻力。与此相对应,百年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也同样可谓步履艰难。但尽管如此,中国现代戏剧及其研究还是结出了一串串果实。暂且抛开以曹禺等为代表所创造的诗化现实主义话剧和分别以田汉、梅兰芳为代表所开创的两条各具其价值的戏曲革新道路这些成果不谈,就现代戏剧研究而言,如果以王国维的古典戏  相似文献   

12.
话剧与戏曲是中国戏剧艺术的双璧,作为舞台艺术,话剧对戏曲舞台时空观的影响呈现出曲折的特点.从舞台的物理时空、表演时空、心理时空三个层面进行剖析论述,比较话剧与戏曲在三个舞台时空观念层面上的同与异,论述话剧导演加入到戏曲舞台的创作实践,揭示出话剧舞台的写实时空元素渗透进戏曲舞台写意时空观的影响轨迹,对于当代戏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行健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表导演艺术观念均深受中国传统戏曲影响。高行健对传统戏曲在当代的存与变的独特思考和话剧学习戏曲的大胆试验,彰显出对传统戏曲的宏大复归理想和革新精神,并体现在其全能的戏剧追求中。中国传统戏曲给予高行健戏剧以丰富滋养,自身也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鲜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大量出现的各级各类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是中国当代戏剧史及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历史现象。它以涵盖了从现代话剧到各种传统地方戏曲的形式之多样性、打通了从国家到省市大区的组织之广泛性,不仅对当代话剧、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化动员、情感生产和国家认同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在20世纪60年代集中出现的戏剧观摩演出中,上演时间最晚,是在充分观摩学习了早于西南区举办戏剧观摩演出的其他各大区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集中了话剧、地方戏等表演形态,也是对60年代西南地区戏剧创作及观摩演出经验的总结。全面搜集和整理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上演的七十多部话剧、戏曲作品进行宏观分析,发掘观摩演出之于西南区戏剧发展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于迄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戏剧观摩演出这种“形式”本身,分析和探讨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会演的历史意义,即它通过富于民间立场的戏剧生产和传播机制,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化动员、情感生产和国家认同提供了可贵的地方经验。  相似文献   

15.
“五四”前后的新旧戏之争是清末民初戏曲改良运动的延续。民国初期政治的动荡和文明戏的失败则是这场论辩发生的直接原因。这场沦辩本质上是《新青年》派精心策划的新闻宣传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打破戏曲在舞台上的统治地位,为话剧在中国的发展扫清障碍。《新青年》派希望话剧能够代替戏曲成为民众启蒙的工具。这便是新旧戏之争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代戏剧史上著名的参军戏在其流行和演出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乐书》记载唐《胡部乐》中有参军戏,因此这一戏剧应属于胡部;其二,严格意义上的参军戏最早出于石赵,流行于后齐,都是深染胡俗、信奉祆教的国家;其三,参军戏的演员多为胡人乐官或胡人乐官的后裔;其四,参军戏表演中的歌曲、舞蹈多为胡人乐舞。在以上观照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参军戏原出胡乐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德国浪漫主义作家路德维希·蒂克于1798年创作的五幕喜剧《颠倒的世界》是一部旨在研究戏剧演出本身的"元戏剧"。本剧因其三重嵌套的"戏中戏"结构,极大增强了作品的丰富性与张力,但同时也产生了极度的混乱与无序。演员、观众、编剧等集聚在舞台上,演员变成了观众,观众变成了演员,戏中有戏,戏中还有戏,蒂克以这样一种方式阐述了自己对当时戏剧演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晚清戏曲改良是晚清社会、文化环境和中国传统戏曲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时代的进步需要产生一种更能表现时代思潮的新的戏剧形式,但因为外来戏剧此时还没有真正在中国产生直接的冲击,因此,这场应时而生的戏曲改良运动只能在旧瓶里造新酒,提升戏曲的意义,扩大戏曲的题材,放宽曲律的限制,而其中尤以戏曲语言的变革最能代表这一改良运动的实绩和局限,最能说明中国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过渡的复杂性、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明清戏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明初至明中叶的戏价多保持在每出一二两银子的水平,其中若有赏银也一般是在雇价外再额外赏予一二两银。但从明代后期开始,戏价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上班”动辄十几两银的雇价和丰厚的赏银,一方面是普通戏班二三两银的戏价。而在清代,这种巨大的差距就不再明显,戏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几两向十几两银慢慢提高。戏价的变化实际上影响着戏曲的发展,厘清这一问题无疑将对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状况有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口述剧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剧本形式,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优戏。优戏以滑稽、戏谑、斗口为特征,早期演出没有剧本,仅靠演员临场发挥。"优语"经历了从口头文学至书面文学的转变过程,优人大多擅于言辞,具备较强的现场编演技能,优戏表演具有明显的即兴编创特征。唐宋优戏很可能产生了文字剧本,从戏剧套语的使用和戏剧题材的因袭等情况来分析,口述剧本传统并未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