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力量源泉,在目前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期盼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有什么思想问题需要疏通,都需要深入了解,以便在准确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承担者和实践者,基层领导干部要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效,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却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十四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规划,将民生福祉建设作为党未来的重要工作目标,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重视.全面实现这一工作目标,需要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作风.全党上下应对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有更加明确且深入的理解,全面把握其内涵与时代意义,探索其贯彻落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6.
7.
<正>当今中国,很多人认为领导干部"很危险"。危险何在呢?我以为,险就险在我们的干部日益疏远群众、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领导干部的"再生父母",领导干部如果脱离了自己的"再生父母",能不危险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干群关系恰似鱼水关系。战争年代,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党的军队,都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在一起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党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是第一执政能力,是最大的执政能力,而脱离群众则是最大的危险。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三同是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接触、了解实情的一种必要形式,关键在于同心。只有满含感情、牢记责任、扑下身子沉到基层,多办利民实事,达到心心相融,才能真正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越共作为在群众运动中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时起就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越共积累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牢固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问题,越共在1990年作出《关于加强党与人民联系的决议》,提出密切党群关系的四项原则:革命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必须重视劳动人民和群众运动的正当利 相似文献
11.
12.
13.
《领导科学》2014,(36)
<正>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此,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问计于民,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所思所盼,也应该带点"官气"。所谓"官气",不是官僚主义,不是颐指气使,而是一种"为官"的高度和气度。既然"为官",就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要在思想境界上有高度、在拿出决策时有胆识、在工作创新上有魄力。不仅要深入群众,更要为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认真对待群众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15.
共产党执政后如何继续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根本宗旨的先进性,是执政党建设的最大课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针对俄共(布)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重大措施,这些措施今天对我党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中组部一位负责人最近谈到,近年,一些基层干部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时,常常由管理者、仲裁者变成当事者,出现了类似矿群矛盾、厂群矛盾、业主 相似文献
18.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和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单靠伦理思维和感情渲染,已经难以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一、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原因分析1.在思想作风上轻民。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20.
公信力是个人、团体或事物获得公众认同信赖的程度.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则是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赢得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获得认可和信任的程度.它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满意度和信任度的集中体现.提升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提升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呢?总结起来,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