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中国198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并采用倍差法测度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对地方政府规模膨胀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水平值相对于样本平均值增加了20.6~36.4个百分点;不论是考虑其他变量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或是采用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不同衡量指标,还是选择不同的政策起始点,并考虑离群值的影响,均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规模膨胀效应是稳健的;开放程度、市场化进程、财政分权等变量均膨胀了地方政府规模,而人均产出和人口增长则对地方政府规模起到压缩作用。  相似文献   

2.
规模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威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的长期发展。利用2009—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选取考虑时间效应和个体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财政分权和财政透明度联合视角下,探究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财政分权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程度增加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减少,财政支出分权程度增加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而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从财政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看,财政透明度抑制了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机制,而对财政支出分权作用机制的影响不显著;从扩展性分析看,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小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据此,政府应逐步完善财政分权机制,继续扩大财政信息披露,以实现政府对地方债务的有效控制和系统性风险的有序化解。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从能源动力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邮电通讯设施、水资源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和文化医疗基础设施六个角度构建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并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基础设施建设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样本期间内增长了2.57倍;同时,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随时间逐渐增大。(2)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显著提高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其他邻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却对本地的经济增长有负溢出效应。(3)西部大开发战略显著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且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空间正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产业结构和布局大调整的条件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东西部“双赢效应”;作为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山川秀美工程、产业结构调整的启动,已经产生了“双赢效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必然是东部地区的持续发展与西部地区的跨跃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西部大开发的资金保障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金保障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 ,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大开发“瓶颈性”因素。为此 ,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资金保障战略应是 :1 逐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缩小地区差距。提高中央财政的汲取能力和政府对西部投资的比重。加快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针对西部大开发发行专项建设国债。创造条件给地方发行专项地方国债权。 2 广开市场融资渠道 ,利用股票市场融资 ,培育地区性金融中心 ,继续扩大债券融资。 3 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 ,考虑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地区的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区域财政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区域投资政策对落后地区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实施的西部大开发财政政策对西部地区发展已产生了一些效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还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法,以1978-2018年的省际样本数据为基础,评估了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政策效果,并分别通过静态和动态效应模型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西部大开发显著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且政策效果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西部大开发政策效果随时间成倒"U"型变化趋势;西部大开发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初期较大,后趋于稳定;(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果愈难以发挥;(3)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规模、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果,同时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中国西部各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 ,运用法律手段 ,促进和保障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的措施包括 :必须树立长期性 ,全局性的观念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 ,以实现西部地区方经济立法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完善地方经济立法 ,以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经济 ;依据WTO的标准 ,提高西部地区地方经济立法的质量 ,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地方财力综合指数与当地经济总量为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比较中部地区18个中心城市及主要城市在2009—2013年间的投融资平台规模对地方经济增长影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加快发展区域金融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框架内,不同发展梯度上的城市实施差别化的经济发展战略,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并充分发挥地方投融资模式创新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水平提高,将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从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其一,坚持发展观,操作中要完完全全地贯彻发展而不是增长“是硬道理”;其二,西部大开发初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定位不同,应选择中央政府主导型和地方政府市场主导型相结合的政府模式;其三,鉴于“九五”后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西部长期倚仗的资源主导型战略面临挑战,战略模式极待研究深化;其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优化投资软环境,从政策落实难这一影响投资环境的主要矛盾引出加速改革政府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瓶颈。现有研究地区生产效率的国内外文献大多未同时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且未能剥离外部效应及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采用加入能源环境因素的三阶段 DEA 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绿色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对投入变量进行三阶段调整后,整体绿色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若不剔除外部效应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将导致各地区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被高估;除江苏、山东、四川三省外,绝大多数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阶段,很多企业并未实现规模经济;从各区域的情况看,华中地区的绿色生产率水平最高,西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最低,传统的将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统一作为西部地区处理的方式,掩盖了两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适度规模发展、加强地区绿色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在回顾西部地区实施大开发战略10年成就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进一步实施开发战略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和西部13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十多年来,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作者将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了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自改革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次金融危机到现阶段不同的发展特征,对于进一步发展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外向经济,并使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制定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0—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使用TSLS工具变量法,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金融贡献度存在差距;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控制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金融支持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为制度背景,结合财政制度环境因素,深度探讨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009—2017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较低的财政分权水平会刺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随着财政分权水平扩大,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财政分权反而会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财政透明度是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拐点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区财政透明度越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抑制效应越容易挤出刺激效应,更早出现两者的拐点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债务风险水平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收敛的增长回归法基本分析框架为基础,对西部地区1952-2007年经济增长的敛散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结构变量和虚拟变量的引入,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因素.结论显示:西部地区并不存在明显的经济增长β收敛特性.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实施后,经济的发散性增强.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政策的侧重性和推行的同步性,推动西部地区形成合理经济增长速度下的收敛条件.  相似文献   

17.
西部发展中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来 ,已取得不少成绩 ,但也有一些失误 ,教育即是一例。这是因为对西部开发一个重要立足点“着眼公平 ,促进效率”的看法不同引起的。发展西部教育 ,特别是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是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 ,培养西部地区的内生增长因素的根本途径。但是 ,在西部大开发中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这是因为 :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错位 ;政府官员的短期行为。改变这一状况惟一可行的办法是改变现行的制度安排和激励约束机制。具体而言 ,在政策方面 ,应改由县乡筹措基础教育经费为中央财政拨款 ;改变现行官员政绩考核办法 ;鼓励西部地方财政增加基础教育投入 ;把进城民工子女教育纳入现行教育体系 ,给予平等待遇 ;职业技术教育变为商办教育 ,部分高等教育转为民办。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国家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西部各地方政府几乎都纷纷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优先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地区经济的腾飞.而旅游业的大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等硬件环境的建设,更离不开人才教育培养软环境的支持.据此本文就西部高等旅游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利维坦假说”为理论起点,对“以足投票”机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人口流动对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效应。人口流动对不同地区地方官员晋升环境以及财政支出压力影响的差异是形成区域差异效应的重要原因所在。据此,应在加强政府审计、改革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对地方政府不合理扩张规模行为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20.
为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税收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杠杆工具,对西部区域经济振兴具有引导、激励示范效应。现行税收政策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西部大开发税收的优惠政策方式单一,激励内容不完善;税收执行期限太短,缺乏长久激励与扶持的政策措施,扶持的限制性政策多,政策准入门槛过高,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成效。因此,完善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应优化和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构建充分体现西部区域开发特点的税收激励政策;继续加大扶持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应进一步延长;降低政策门槛,减少西部支柱产业开发范围的政策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