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是地域文化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东西方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并且从语言元素、语言逻辑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对其展开了具体论述。指出加强文化的"交流"而不是"取代",促进其"多元化",而不是全球文化"均一化",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未来的建筑文化必然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民俗具有双重意义结构,即"守恒"与"追加",使其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而长存.同处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与日本,其节日习俗中的文化传承,分别巧妙地化"守恒"与"追加"为各自文化传承的不二法门.通过两者节日习俗的比较,可以发现,韩国文化的传承是"打糕式"的"守恒",日本文化的传承是"钟摆式"的"追加".殊途同归,二国由此成就了同样令世人瞩目的文化国力.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崛起论"引发思考,借鉴公理化方法,归纳与分析中西方文化公理体系的主要公理,经过初步比较中西方文化公理体系的差异及其发展路径,评析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从而得出:中西方各自有其独立的公理体系,可以求同存异,但无法强加给对方;中华文化体系曾一时不敌西方文化体系,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西方文化公理体系的差异可以导致某些理念的冲突,但它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4.
九岁的女儿晴朗俨然是个小"新新人类",对过"洋节"特别敏感,对此,我倒也不反对,毕竟西方的节日多一些游戏的味道,孩子自然喜欢。  相似文献   

5.
洋节和传统节日并非完全对立的矛盾,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碰撞和融合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大学生过洋节与过传统节日行为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大学生过节的行为习惯,探索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第一,对大学生而言,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有一定问题存在。第二,西方节日虽在我国大学生中有着普遍高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但是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冲突。第三,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节俭朴实节日消费观,不要奢侈浪费,要重视节日文化传承意义。第四,面对新潮的西方节日,我们也不应一味抵制,应该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日观念,让洋节成为传统节日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以哲学思维透视历史,提出了"文化形态史学",否定了西方以西欧为中心的所谓理性主义历史观。然而,以时间导向性和周期性来分析历史现象,则又不自觉地使其认识论沦入唯心主义的"先定论",从而使其对西方文化的命运作出了悲观、宿命的预言。  相似文献   

7.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节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中国传统节日在近代发生了裂变,传统节日遭到空前的失落,外来节日或受外来节日影响产生的新的节日得到迅猛发展,究其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节日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也说明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外来文化浸入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其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其庞大深厚的体系,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洋节日"搭乘西方文化的快车迅速传入中国,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所以,在当前"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对待西方节日文化应保持理性的文化自觉,不但要充分认识传统和现实,实现传统节日文脉精华的传递,还要与西方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通过现代化的调试,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时代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不断地提升其与时俱进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特质进行了概述,即节日内涵:以天人合一为"精神植被";节日形式:基于农历的"可视化"社会生活节奏;节日活动:民间瓦肆里的"活态文化"。继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当下困境进行了分析,即节日内涵被"转型"尘封化;节日形式被"商业"快餐化;节日活动被"城市"架空化。最后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现代传承给出了具体思路,即节日内涵上,对原生态意义系统进行朝花夕拾,令其成为民族的"精神安全阀";节日形式上,重启农历的"文化记忆"功能,形成新的民族生活节奏;节日活动上,推广民间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使其成为传统节日习俗的"活态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释教节日盂兰盆会古印度本无,是中国汉传佛教徒据《佛说盂兰盆经》而建成的"救拔父母"度七世父母的一种法会,在中国本土文化冲击下,深受儒、道、俗的影响,孟兰盆会由庄重肃穆的佛教行仪日益演变成中国的一大民间节日.由"斋僧"到"荐亡",由寺院到民间,在其民俗化进程中传载着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研究中,"失语症"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之所以"失语",并不是由于西方的新方法、新观念的引入使我们原有的话语失落,不是我们原有的文化理论的丧失,而是我们无法用原有的话语来解释当前的文化问题;文化研究引入的备受推崇的诸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理论、后结构理论等,并不是西方文化中的主流话语,西方主流文化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所传递的价值观并没有征服中国;我们之所以面对西方学术"失语",主要是我们仅仅满足于操作这些学术术语本身,而对现实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很少涉及,"文化失语"是我们对新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缺少新话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从深层生态批评中的"生态自我"视角分析《痕迹》中环境与身份的联系,面对西方文化的侵蚀,心怀万物平等观念,坚守族裔文化传统的印第安人展示的是一个宽泛、有深度的"生态大我",而切断了与地域环境的关联,被西方文化同化的印第安人实现的是非生态的"小我",从而导致身份和精神危机,地域环境和文化元素与印第安人的本土身份建构紧密关联,印第安人的土地情是其深层自我的体现;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传统印第安女性与自然的认同关系和其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她们从自然和动物身上获得力量和保护能力,颠覆了西方文化中的男权思想和传统性别意识,坚守土地,抗击环境种族主义,堪称"土地母亲"。  相似文献   

13.
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节日/纪念日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西方人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在物质生活进步、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信息交流很快的今天,具有起码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西方节日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探索其文化底蕴,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国家都有过鬼节的说法,其中中国的"七月半"和西方的"万圣节"是广为人知的鬼节。尽管它们都被人们称作"鬼节",但它们却有许多不同点。本文主要从中西方鬼节的历史渊源、庆祝方式来阐释中西"鬼节"不等现象,从而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是个中文叫"万圣节"的节日。 去年我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市体会到了这个节日的乐趣,这是人们所说的"鬼节"。我国的"鬼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一到这个日子,人们就去上坟、扫墓,祭奠去世的亲人,人们是在关注自家的"鬼",晚上在街口烧纸,气氛有些悲凉。而这里的万圣节则不同,万圣节期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中国法学正面临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即中国法学受到"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实现真正的法学"中国化",应当融汇西方、传统和社会主义三种因素,并实现某种超越。建构中国自身的法律理想图景,应重视对儒家文化传统中"民本""仁"和"孝"的转出和提炼。  相似文献   

17.
传统节日的复兴与发展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节日放假,只是给过好节日提供了条件,传统节日能否"回归",关键还在于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人们的文化需要。以端午节为例,端午节经历了从"恶日"到"节日"的转变,其文化内涵由驱毒禳灾发展到纪念圣贤。端午节千年的风俗流变说明了以民俗为主的传统节日,必须适应民众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传统节日的"回归"与兴盛必须走创新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缪士毅 《山西老年》2012,(12):53-53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冬至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文化,值得品味:冬至别称冬至在古时有不少别称,有的称"南至",因冬至日太阳行至最南而得名;有的称"短至",因冬至日白天最短而得名;有的称"严节",如梁元帝《纂要》:"冬日玄英……节日严节";有的称"亚岁",古代过冬至节其隆重仅次于过  相似文献   

19.
以“圣诞节”和“情人节”为代表的西方洋节以其“时尚、娱乐、狂欢、人性”等时代特征,并借助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伴随全球化的浪潮迅速传入中国,很快赢得中国年轻一代的青睐和追捧。西方节日中国的盛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甚至触及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从时尚文化角度来探讨西方洋节的中国化问题,以期更好地解读西方节日在中国传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据《人民日报》报道,节日里温情脉脉的"礼尚往来",往往内裹礼仪"糖衣"的权钱交易,一些人由此痴迷于"节日情节",一些入由此患上"送礼焦虑症"……其中,"礼尚往来"的主角,大多是掌握着"一锤定音"权力的"一把手",各级一把手也因此成为节日腐败的高发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