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吉隆县吉隆沟世代生活着一群祖籍尼泊尔、雅利安人体质、操藏语卫藏方言,自称为"达曼"的人群,以为当地藏族帮工或打铁等为生,社会地位低下。2003年吉隆县政府建立了达曼村,接收并安置了这批人群,这是我国处理边疆民族历史遗留问题的创举。他们获得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享有中国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以及当地政府提供的福利,生活因此得以改善。历经多次的社会变革,他们的族际关系、身份符号认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这一个案的研究,无疑对落实中央"治边""治藏"的有关精神、更好地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唐天竺使出铭》相关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巍 《中国藏学》2001,(1):37-50
1990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境内发现了一通额题为《大唐天竺使出铭》的摩崖石刻碑铭。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首次为唐代王玄策使团出使印度,以及唐代中印交通中“吐蕃——泥婆罗道”的路线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实物材料。资料刊布之后[1],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十年来,国内学者对此碑的内容及涉及到的若干重要问题作过认真的研究,发表过一些很有启发性的意见。[2]  相似文献   

3.
万有全(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进藏,在藏14年,现在海南电力公司党委办公室工作)我和方河贞是在钱建新牺牲的前两个月离开我们插队的吉隆县吉隆区卡帮公社,临时抽到县里工作的。1976年,湖北10所大专院校96名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西藏。这之中就有包括钱建新在内的在卡帮插队的我们5人。记得刚开始喝酥油茶、吃糌粑时,她很不习惯,那浓烈的膻味闻一闻就想吐。我们单独给她做饭,她也不肯吃。她就经常在头上、脸上、鼻子上到处都抹上酥油,吃下去的糌粑吐了就再吃,直到习惯为止。她坚持同群众一起劳动。生产队里的妇女晚上站岗,守卫禾场上的粮食。…  相似文献   

4.
珠峰自然保护区是根据美国高山研究所提供的示意图划定的,包括西藏自治区南部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四县的一区两镇十六个乡,即东临定结县陈塘区(东经87°25′4″,北纬27°51′8″),北到佩枯错湖北畔(东经85°36′,北纬29°1′5″),西至吉隆县迈拉扎青山口(东经85°11′6″,北纬28°36′17″),南接尼泊尔王国。总面积约为13,782平方公里,占四县总面积的38%,人  相似文献   

5.
如果在离318国道终点——樟木口岸100多公里的时候拐下小道往西走,经过希夏邦马峰脚下和藏南最大的内陆湖佩枯湖,再向南翻越海拔5200米的马拉山,便到了海拔4200米的吉隆县城宗嘎镇。由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对口支援,县城这两年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离开县城,沿着吉隆藏布河峡谷一直往前,70公里外就是吉隆镇(沟)。再朝南走大约20余公里,有中尼边境的国门桥——热索桥。从海拔5000多米到2000多米,这一路跨越了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属于集雪山和森林河谷于一体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峡谷、瀑布、高山草甸,“一山呈四季,十里不同天”,景观丰富而壮丽。  相似文献   

6.
怒日地区位于尼泊尔廓尔喀县最北端,与中国西藏吉隆县贡当乡接壤。怒日地区由顾塘、怒日和促木三个地方构成。历史上,该地区先后由象雄、吐蕃、拉达克、贡塘、亚孜、久姆拉等政权统治,之后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855年,廓尔喀第三次袭扰我国西藏,战后怒日地区彻底被廓尔喀占领。怒日地区在西藏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莲花生大师指定的秘境吉姆隆和神山玛纳斯鲁峰均位于怒日地区。  相似文献   

7.
王辰 《中国民族》2023,(4):76-77
<正>著名寺院桑耶寺建成已有1000余年,是西藏历史最悠久的重要佛教活动中心,也是保存至今的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作为西藏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宝库,桑耶寺珍藏着吐蕃政权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诸方面的遗产,集西藏古代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之大成,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市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桑耶镇,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桑耶,藏语意为“无边”“存想”。在此之前,西藏的佛寺主要用于供奉佛像、镇妖伏魔,并没有自己的僧团组织,  相似文献   

8.
天南地北     
天南地北西藏考古又获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普查工作者最近在距拉萨百余公里的当雄县境内,发现一处约为十八世纪初的室内玛尼石刻。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处遗址堪称世界屋脊广的"古石刻艺术画廊"。这些罕见的古代石刻集中在一间平面呈曲尺状的屋子内,大大小小的雕刻石板密密...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西岸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距县城1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个格子村,1980年以来,在格子河与金沙江江流处发掘出石棺葬考古文化─—格子文化遗址。它同发掘于滇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县境内的其他石棺葬遗址一样,对于滇、川、藏三省区接合部的占代历史,特别是先秦以来的历史研究据供了重要的考古史料,将这一地区的历史推前了4000多年。1992年,又在格子村发现了一块藏文石碑,碑身高1.58米,宽0.76米,由藏文碑文、“臣眼图”、碑饰及动物日等几部分组成。该碑是在当地村民修路时发现的,现已收藏于丽江县博物馆.格…  相似文献   

10.
当他得知本县今年没有征兵任务,在母亲的鼓励下,带着当地人民政府的证明和干粮,冒着纷扬的大雪,日行夜宿15天,徒步千里到达日喀则地区征兵办公室。这位“新闻人物”是吉隆县19岁的青年洛桑次仁。象他这样的热血青年,西藏几年来已向部队输送了5000多名,而且没有一人因身体条件和政治条件不合格被部队退回。据统计,1980年以来入伍的5000多名藏族青年  相似文献   

11.
吉隆县与尼泊尔接壤,是西藏自治区主要边境县之一,在边境贸易、战略位置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边境县域的扶贫攻坚,直接关系到边境贫困群体的民生改善,同时也与边境安全与发展相关联。文章以2016年在日喀则市吉隆县调查的百户问卷数据为主,对该县贫困群体的结构性特征和经济生活状况进行了阐述,从多维度反映了边境县域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12.
<正>在西藏博物馆“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带有“王侯”两个汉字纹饰的织锦。这件汉字织锦是偶然被发现的。2005年,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故如甲木寺僧人在门前的一座墓葬洞穴里收集到一些木棺碎片、丝织品、铜器等珍贵文物。2012年,相关部门又对这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在邻近地区发现3座古墓,合称为“故如甲木墓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碳14年代测定,该墓地的年代为公元2-3世纪,即我国古代的汉晋时期。  相似文献   

13.
吉隆文物古迹与蕃尼道上古代中尼文化交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巍 《西藏研究》2000,(1):65-77
公元7世纪中叶,中西交通上出现了一条新的国际通道──吐蕃尼婆罗道(以下简称为“蕃尼道”)。该道从西藏拉萨越喜玛拉雅山入加德满都谷地,经尼婆罗首都而入印度。如同有学者曾经论述的那样:“这条道路的开辟是汉藏、藏尼联姻的结晶,它对于中尼聘使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很大的作用”。①1990年,笔者对这条古道自吉隆马拉山口至中尼边境界河一线作过考古调查,在沿线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实物史料,对于廓清这条古道及其相关的古代中尼文化交流上的若干问题,提供了一些补充资料。一蕃尼道分为南北两段,其北段系经青海至拉…  相似文献   

14.
一个延续千年的古盐井,深藏于西藏与云南交界处的澜沧江峡谷中,当地人世代以原始的晒盐方式赖以生存。然而它的发现和人类在此漫长的生存历史,因无文字记载至今还是个谜。这就是西藏境内惟一的纳西族聚居地——盐井。  相似文献   

15.
吉隆沟是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高原峡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形成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垂直生态体系,被誉为"高原地区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随着中尼边境吉隆口岸建设计划的推进,吉隆峡谷的开发越来越迫在眉睫。文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峡谷内的生态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并初步提出了以徒步旅游为主要形式、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开发设想,为吉隆沟的开发建设提出一条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万善同归"石碑系西藏工布江达县一通修路记功碑,详细记载了清嘉庆初年驻防拉里讯、江达汛的官兵与当地藏族官民以及客居此地的内地民众共同捐资整修江边道路的善举。通过对碑文详加考证,初步厘清了嘉庆初年驻防拉里讯、江达汛绿营官兵的构成情况,为研究清中期工布江达一带驻藏官兵与当地藏族官民以及客居此地的内地平民关系提供了可资进一步研究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有一部水平较高的西方学者研究西藏近现代史的专著、英国学者阿拉斯太尔·兰姆(Alastair Lamb)的《西藏,中国与印度》(Tibet, China & India,以下简称《西藏》)问世,但在国内似乎还很少为人知道。笔者1994~1995年在英国进修期间,得以结识兰姆先生。回国后发现这部出版已经六年,在国外颇有影响的学术  相似文献   

18.
盐井天主教史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保罗  泽勇 《西藏研究》2000,(3):51-62
关于西藏的天主教教堂及其信徒鲜有详实的记载。即使论者有片鳞只爪的叙述,也往往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比如,1989年王永红先生在《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中断言:“天主教尽管在西藏活动了一百多年,但是既没有留下一所教堂,也没有发展起一户永久性的信徒。”①1990年,房建昌先生在《西藏基督教史》中进一步讲道:“目前,伊斯兰在西藏还有清真寺,基督教则完全绝迹了。”②显然,以上二位论者不知道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不仅是目前西藏境内唯一的天主教教堂,而且还有740余人的信徒。本文试就天主教在盐井的传…  相似文献   

19.
收藏藏刀的人文/杨从彪西藏青年作家、西藏作协副主席、《西藏文学》主编金志国,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藏刀、收藏藏刀,填补了国内藏刀收藏的一项空白。金志国随工作组下乡到昌都,一下就是一年。在乡下,他发现老百姓爱刀如命,几乎人人都佩带藏刀。藏族老百姓的藏刀大都是...  相似文献   

20.
荷兰籍国际法学者米凯尔·范瓦尔特·范普拉赫,写了一本关于西藏历史及其法律地位的书——《西藏的地位》(1987年美国卡罗拉多州西方评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和西方肆意诬蔑中国,标榜研究所谓的“西藏的地位”,顽固坚持“西藏是个独立国家”的反华书相比,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是,《西藏的地位》一书在西方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作者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国际法学者,为所谓的“西藏自古独立论”寻找了法理依据,给“西藏独立论”旧货包换了一个新包装,招摇过市,而且因为作者是政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