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稷国家,以农为本一直是国家政治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传统的“三农”必将面临“新三农化”的转变和转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到守正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文章从农民新社民化、农村新城邑化和农业新产业化三个方面试析之。  相似文献   

2.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1):12-19
如何做到四两拨千金?民族工作部门应从运动员的身份中转身出来,变成裁判员和组织者,变亲自上场打好一场球为组织大家打好若干场好球。”  相似文献   

3.
4.
临沧"直过民族"聚居乡域是我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沧农业发展的原始之地,也是广大农民汇集之地。没有"直过民族"聚居乡域的发展与进步,无从谈及临沧、云南乃至全国的发展与进步。只有解决好"直过民族"聚居乡域问题才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坚定、全面的实施,才能促进民族的繁荣与稳定,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为此,可采取振兴"直过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振兴"直过民族"聚居乡域生态环境体系、振兴"直过民族"聚居乡域文化教育事业等措施促进临沧"直过民族"聚居乡域全面发展与振兴。  相似文献   

5.
从“民先队长”民族之星1937年,在中共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2月在北平召开了全国民先队代表大会,李昌再次当选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长,并兼任党团书记。当时总队负责人还有李哲人、刘导生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组织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6.
日前,笔者走进贵州省荔波县玉屏街道水浦村,一条条整洁公路连通大山深处,一个个韵味村庄各美其美,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生机勃勃,一批批农旅项目枝繁叶茂,一场场《大美黔秀》精彩绽放,一群群远方游客醉美旅途。  相似文献   

7.
<正>“旋龙河连坡,基础设施无着落,全靠肩挑和背驮;干部各搞各,经济很薄弱,人民群众牢骚多。”这是10年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长梁镇旋龙村的真实写照。旋龙村位于建始县城北部,离县城仅17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24户1286人。近年来,该村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炫”出一条民族团结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不到5年时间甩掉贫困村的“帽子”、撕掉软弱涣散村的“标签”,先后荣获“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等殊荣。  相似文献   

8.
陈娟  朱江  廖宇 《民族学刊》2022,13(5):30-38, 134
在乡村振兴和人口老龄化双重背景下,离退休干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银龄行动”,成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新生力量和有益补充。本文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维度,探索离退休干部特有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专业优势和威望优势等资源禀赋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特殊困难的契合点,厘清“银龄行动”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运用内容分析法,以离退休干部在四川民族地区助推乡村振兴的37份文本资料开展编码分类和统计分析,深入剖析其参与动机、资源禀赋、参与行为、制度结构环境支助等主范畴的内涵、特点及互动机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认可老同志价值、探索长效科学机制、完善配套措施和激励手段、激发本土老年群众内生发展动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真刚  柏友恒 《民族学刊》2022,13(3):12-19, 139
“三变”改革作为新时期农村变革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实践逻辑,其以“资源”为中心、以“资金”为纽带、以“农民”为核心的“三变”改革实践秩序,对中国农村主体的认知结构与认知方式带来了深刻启示。本研究阐释了六盘水“三变”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秩序的互动意义,从农村的资本秩序审视现实社会发展秩序,从“三变”改革的实在逻辑探讨理论逻辑,从而厘清“三变”改革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互嵌意义场域。再者,围绕物质的意义空间与价值空间进行解读,基于物质存在与社会存在两者之间的惯性逻辑,以及社会主体的社会实践、物质追求、安全保障、交往交流需要等进行逻辑分析。最后,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秩序,着眼于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党性宗旨贯穿于社会实践全过程的思想。从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角度思考社会具体实践的价值,实现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的科学的统一,从而为“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这一时代主题相耦合提供路径思考参照。  相似文献   

10.
从“民先队长”到中纪委书记(之一)文/朱泽云图/刘增林一、走出湘西大山的爱国青年李昌,原名雷骏随,乳名随三,1914年12月12日出生在湖南省永顺县塔卧乡雷家老屋一户开明士绅家庭。永顺古称溪州,是土家族聚居区。有“塔卧、颗砂的米,龙家寨的女”的传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眼于广西乡村振兴与绿色治理协同推进面临的主要困境,结合广西自然生态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民族风情浓郁的人文优势,探析广西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绿色治理方针。广西应聚焦绿色发展主题,升级打造特色绿色治理体系,借力生态优化、产业融合、“数字广西”“双碳”东风提升绿色治理能力水平,进而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正>美好环境,人人向往;幸福生活,人人追求。在全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是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决策。湖北省民宗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迅速行动,牵头组织省直定点帮扶鹤峰县驻村第一书记及村“两委”人员赴麻城、红安实地观摩学习,会同鹤峰县及时指导定点帮扶的石龙洞村开展试点先行。通过学习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和实地观摩,对“共同缔造”的内涵要义有了更深层理解,对“共同缔造”的实践成果有了更直观感受,对借鉴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方法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有了更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叶家璨  王晓刚 《民族学刊》2022,13(11):79-88, 150
民族地区安置社区治理创新,不仅需要帮助安置群众实现“安身”,更要促进他们“安心”,以“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创新路径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传统身心一体哲学思想的理论探讨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在基层的实践探索,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与功能出发,提出“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应根据安置群众的发展与适应需求,整合党政部门资源、干群治理潜力和区域内外专业力量,形成“协调-整合-互嵌”的整体性治理机制,在培育安置群众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同时,实现共同体的目标参与。最后,基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治理经验和“身心同安”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构建,民族地区安置社区可从强化政策供给、健全社区组织体系、推动由心而治及激发内生动力层面开展治理创新,为民族地区安置社区振兴发展探索可推广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这里,青山掩映、诗意田园;这里,阡陌交错、瓜果飘香;这里,道路整洁、民风淳朴;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浓郁。这里是湖北省秭归县唯一的民族村——石柱土家族村。石柱土家族村位于秭归县东南部,距秭归县城75公里,距国家4A级景区九畹溪漂流景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宜万铁路火车站、沪蓉高速公路出口仅15公里。全村面积18.7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820亩,林地面积1994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全村辖818户,2153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20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4.3%。  相似文献   

15.
书店进军乡村既是现代实体书店寻求自身转型发展路径之举,也是探索乡村文化振兴途径之措。先锋团队在沙溪构建复合型经营的综合体书店,以厚实的图书资源为基础充实沙溪的精神粮仓,以独特的营运模式为推手丰盈沙溪的物质粮仓,深刻地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助益该地重塑文化场域、发展文创产业、深化文旅融合、建构文化生态等,为书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积累有益实践经验。进驻乡村的书店成为乡村生活品质提高、文旅融合、乡村文化展示的平台,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种新的载体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俞佳佳  李乐 《回族研究》2022,(Z1):141-147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全方位嵌入”式社区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项基础性工程。以乡村振兴与“全方位嵌入”式社区建设在“理论—历史—现实”三条线索的契合逻辑困惑为切入点,试图从学理层面、实践层面阐释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全方位嵌入”式社区建设的多维联系及其在现实交织中互促互进的多重演绎。由此预见,二者的共生价值不仅能够体现在缓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民族地区的呈现态势,也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紧扣大团结大发展的主题,抢抓省市对口支援的机遇,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的快速转变。2021年5月,湖北省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暨助力民族地区发展光彩事业宜昌行大会在长阳举行。此次活动全省筹集捐赠资金1157.8万元,公益基金及捐赠物资1250万元,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仅仅依靠农民的内生动力和主体性,很难解决小农户横向合作、一二三产业各个环节纵向衔接等困扰农民致富的难题。脱贫攻坚政策代理“责任到人”,下沉到基层,将国家政策红利变现,推动了一个又一个农民组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产业组合,这才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通过脱贫攻坚的实践,继续深化国家体制改革,锻造、选拔出一批既具备行政职业素养,又谙熟基层社会实际的行政队伍,是乡村振兴衔接全面脱贫的动力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方天建 《民族学刊》2018,9(6):34-43, 106-109
我国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否,将关乎边疆安全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畅通。然而,在城镇化大潮下,无论是东北边境地区,还是西南边境地区都存在“空心化”现象。滇桂交界地区,作为我国集老、少、边、穷和石漠化于一体的特殊地带,属中越边境地区精准扶贫中的典型棘手区,同样亦出现了空心化问题。中越边境滇桂交界地带的“空心化”问题既是城镇化所带来的结果,也是人们基于经济理性的自然选择,其后果可能对边境安全构成影响。因此,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国家或者政府层面,有必要强化对该地带“空心化”地区的政策扶持,发展乡村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教育经费的投入,打造美丽宜居边境长廊,构筑牢不可破的抵边村落这一民间层面的国防安全“守护墙”。  相似文献   

20.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五项总要求之一,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局,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与灵魂,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质量保证。湖南省在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移风易俗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文明素养明显提高。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在湖南省的实践表明,制度建设是保证,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前提,移风易俗是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是重要力量,激发村民主体性是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