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14,(35):17-17
12月3日,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举行成立揭牌仪式,庆祝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 办学36年来,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以“厚德精技”为办学宗旨,坚持“做人教育”与“技能教学”并重的育人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特色管理和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围绕“学会做人,注重技能,培育特色,发展内涵”的办学思想,专业设置上,主动与义乌产业转型对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义乌国际化商贸名城为背景,开展与韩国、加拿大等国外优质的高职院校合作,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基于新商科数智管理产业学院的建设,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案例,探讨了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数智化管理的手段,产业学院能更好地关注学生项目实战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现“运教融合”的多元化育人机制,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高校数智管理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3,(33):F0003-F0003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的系部制改革根据学校发展转型的需要,围绕系部制改革和专业调整,以适应义乌市产业升级调整的需要,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初步确定了“四系一部”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盛锡红 《职业》2020,(11):13-14
当下,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加速,产业转移进程不断加快,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就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职业学校紧跟形势,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深化专业对接产业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为助力绍兴市集成电路新兴产业园的发展,绍兴技师学院(筹)围绕产业办专业,筹建微电子学院,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对接产业办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王达文 《职业》2022,(19):4-6
<正>作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近几年来,襄阳技师学院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以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抓手,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多元协同育人之路。一、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襄阳技师学院围绕襄阳市行业、产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办专业,做到一个院系对接一个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6.
2012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同年食品加工技术等相关专业组建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专业群始终围绕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依托“三个平台”、组建“一个团队”、积极实施“五项服务”的社会服务的创新与实践.探索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对培养适应于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健康持续发展现状,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产教融合品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产业学院成果,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带动其他专业群形成良好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发展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构筑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基础生态,但融合的状态、水平和层次都存在可以优化提升的空间。文章采用耦合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四链”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个子链已逐渐从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过渡,从极度不协调发展向高度协调状态过渡发展。“创新链—产业链”子系统耦合对整体“四链”融合水平贡献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中职物联网专业顺应国家产业转型需要而开设,是一种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三证书、四阶段”培养模式的实践为基础,阐述了该模式的含义、实施方法、实施条件,并提出了后续思考的三个问题。该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具体实践,对探索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是记者对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的第一印象。
  小到什么程度?走进他们在广州东华南的校区,记者只看到了一幢楼,大车进去都很难转开身。
  正因为小,“我想有个家”一直是他们的愿望。
  但是,他们干的事却很大:四个小小的校区,在校生却达到了10000多人;从2013年起,年培训鉴定量突破35000人次;学院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培训机构”;广州市从2006年起开始组织三年一次市级基地评估,2006年、2008年、2012年、2014年学院基地连续四次被评为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示范性基地”,成为唯一一家连续四次荣获广州市示范基地称号的单位;学院拥有超过200个工种的培训鉴定资格,是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建设类二级培训机构、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1.
郭龙飞  李晓冬 《职业》2023,(9):23-24
<正>近年来,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先后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技工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阜阳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要求,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爽 《现代交际》2012,(10):175
长春市农业学校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农业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按需施教,实现了能力办学围绕经济建设转、专业围绕产业发展转、教学围绕岗位需要转。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专业发展、优化教学方案,建立高质量的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走产学合作道路,加强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就业指导,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杨国强 《职业》2024,(3):40-43
<正>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部署,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强化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多元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确立“产业+专业”“工作+学习”“学校+企业”3个领域加成融通的教学改革,先后有6个专业参与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姚玮玮 《职业》2023,(17):15-18
<正>近日,平顶山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平顶山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选派参赛选手56名,经过激烈比拼,获得金牌的有14人、获得银牌的有14人、获得铜牌的有4人、获得优胜奖的有15人,学院荣获特殊贡献奖。在64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铸就品牌、服务地方”为办学指导思想,以“规范管理年”“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内部管理,专注自身内功修炼,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狠下功夫,培养了一批批综合素质高、技能过硬、  相似文献   

15.
宋歌 《公关世界》2024,(5):129-132
创新与探索“四链协同”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从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经济学理论入手,深入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理论与现实诉求,构建学校与企业间的长效运行机制,将教育培养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双向结构要素中有效促进全面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张良智  张丽芳 《职业》2023,(7):85-87
山东劳动技师学院积极推动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深入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精神,坚持就业导向办学理念,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办专业,立足需求育人才,积极回应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职业价值观选择、社会需求标准获取、职业能力提升和校内完成求职等方面诉求,主动对接社会用人标准,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将就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了高技能人才供需匹配度。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42%,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省劳技、学技术、就业好”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郑世英 《职业时空》2009,5(5):69-69
德州市是“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德州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德州市高等院校唯一和生物制造有关的专业,具有办学实力强、办学特色突出等特征。文章分析了德州市生物产业基地情况及德州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特点,并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文  余贤相 《职业》2022,(13):64-66
在经济新常态下,全球产业链发生结构性变化,促进了新时期人才培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相互融合,这也是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必答题。本文在此分享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核电专业构建产教深融“四链合一”模式,探索校企共建高水平中职专业的具体做法,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郭科研  于红 《职业》2014,(17):12-13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紧密围绕北京地区电力行业结构调整,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服务首都电力产业发展为根本,以供配电运营与服务为专业方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核心,以订单班为主要载体,依托校内外综合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工学融合,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郭永涛  董金梁 《职业》2023,(5):83-86
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的一种新的办学形态,是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产业学院改革政策已延续十多年,从产业学院参与共建的主体来分,主要有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种。学校多为专科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中职学校也有涉及。产业学院在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中发展比较成熟,在职业院校(包括技工院校)办学层次中起步较晚,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中职院校(包括技工院技)如何确定接地气的、有别于高职和应用本科的建设思路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的实践,探析在职业院校发展产业学院的路径策略,供兄弟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