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卢春娟 《职业》2024,(3):24-27
<正>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致力于实现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刘世峰 《职业》2024,(3):32-35
<正>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推进校企融合、提质培优的重要途径,是技工院校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开展工学一体化工作是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将带动形成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新局面。推进工学一体化工作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钟秀平 《职业》2024,(3):28-31
<正>工学一体化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工教育的特色。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撒下了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种子。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积极响应,19个专业陆续进入建设阶段,占学院常设专业数的63%,20门课程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4.
张建锋 《职业》2023,(14):47-49
新时代,工匠精神赋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本文以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为逻辑起点,梳理和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与路径。主要包括:耳濡目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创新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唤醒,激发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内生力量;产教融合,搭建有效工学结合平台;锻造创新能力,培育德技双馨人才。  相似文献   

5.
《职业》2022,(3):8-10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大力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聚焦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素养.  相似文献   

6.
韩静 《职业》2016,(5):100-101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是技工院校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本文就技工院校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明确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目的和内容,提出了正确处理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道才 《职业》2023,(7):78-80
当前,技工院校大力开展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这是加快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需,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幼儿教育专业是一个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优势,不断开发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丽梅 《职业》2022,(3):29-31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为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本文结合学校铸魂育人工作实践,对构建"三融"联动具有职教特色的"三全育人"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雪萍  王健宇 《职业》2024,(6):32-35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首钢技师学院坚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推动学校育人质量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祁娜 《职业》2023,(9):90-9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李辉是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先进职工、中国电力楷模提名、中国电力教育协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近年来,李辉所在的继电保护三班承接各级人才培养任务,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充分发挥李辉的榜样效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施琦 《职业》2023,(10):24-26
当前,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技工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往,技工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技工院校亟需积极转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将素质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通过立德树人、思政育人,将思政课程引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专业课与思政课相辅相成,构建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新格局。以思政教育为依托,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良好思想品德和过硬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马思茜 《职业》2013,(21):142-144
技工教育以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技工院校专业技术教学中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目前专业技术教改的主要方向。文章结合服装行业的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对技工院校培养服装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谢璐 《公关世界》2023,(1):112-113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育人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以红船精神为引领,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回望百年征程,见证初心永恒,为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传承红色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切实提高学院人才质量,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指南》要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首次提出了“一船两翼三层四员”的综合育人举措。经过实践证明,该举措能够有效践行“三全育人”的理念,培育又红又专、德技并修的蓝色工匠,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拓展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今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胡红燕 《职业》2023,(20):55-58
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明确了技工院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帮助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紧密衔接。为实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点进行提炼,探索技工院校培养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勇 《职业》2023,(22):58-60
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挑战。在新形势下,各院校有必要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重点探究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并提出几点完善建议,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焦永杰 《职业时空》2008,4(10):166-16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第一线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培养技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于蕾蕾  栾虔勇 《职业》2012,(15):164
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剖析,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行"扎根实践,因材施教""育人为本,素质教育为首""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对策,促进我国技工人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植 《职业》2016,(5):105-106
技工教育包括德、智、体、美、技能等几个方面,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教育人,就是研究学生的各种需求和特点,生动有效地做好德育工作.德育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道德品质问题的必要手段,它影响并决定学生的言行,使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的宗旨所在.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阐述了对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倪桂荣  陈萍 《职业》2024,(4):47-49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进行专题研讨,着力打造新时代技工院校班主任队伍,为培育更多的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劳动者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