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渐从精英型过渡到大众化,伴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大批高职院校应运而生。这些高职院校大都由原来的中专、中等师范院校或成人院校转型而成,由于一些教师执教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欠缺、专业技能较差,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技能不强,这一现象在外语教师中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现状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三改一补”转型而成,因此外语教师现状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1.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很难全部达到本科学历任教资格,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低。据资料显示,在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的上海市,高职外语教师中本科学历只达到78%,高级职称者仅为14%,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个比例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
李延红 《职业》2014,(21):54-55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使高职院校的教师需求量急剧增长。目前高职院校的新教师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博士生。这些年轻教师知识新、知识面广,但普遍存在教学基本功薄弱,专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对职业院校学生情况认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对新入校教师进行执教能力训练和“传帮带”个体化指导,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开道铺路,助其成长,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3.
辛磊 《职业时空》2009,5(3):145-146
通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以及激励因素进行对比,探讨不同领域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区别.以对中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这一特殊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莉  宋颖 《现代交际》2011,(9):150-150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程序开发语言,但大多数教师都单纯采用实例教学,忽视了程序开发这一环节,而高职院校尤其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根据本人多年从事VB教学的经验,讨论了高职院校的VB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星泽 《职业时空》2009,5(2):165-166
一线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对一线教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要推动高职院校一线教师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的内涵应根据不同单位、不同时期而有所不同。结合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和一线教师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贯彻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尹红宝 《现代妇女》2014,(10):202-202
本文主要论述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行性,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以推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魏燕 《职业》2013,(33):37-38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顺应国际趋势、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的意义和可行性,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欧阳叶  刘建军 《职业》2011,(30):124-124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是带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就读高职院校的,大多数都有一种挫折感、失败感、自卑感。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如何改善他们的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成为其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20世纪90年代初,学者提出"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以后,各高职院校都将这一概念变为其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培养方式以及策略等就成为所有教师关注的热点项目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宫敏利 《职业》2016,(34):53-54
高职院校有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这一情况对教师,特别是机械类专业的教师来说,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过程中,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潮流,外籍教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应综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大外籍教师引进、提高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已成为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外籍教师同中国教师具有显著差异,这也就决定了在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上会与中国教师有所不同,文章主要对高职院校外籍教师的教学特点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采用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该方法实施的前提假设是管理公平。文章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是非职称晋升因素激励;二是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的过程;三是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方法;四是高职院校教师非职称晋升激励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示范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建设示范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基本构成,重点阐述了细节因素对教师的影响,认为教师基本素质是决定学院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日益增多,跨入高职院校大门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注重的是很强的动手能力,光是掌握了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培养理论与实践动手能力都雄厚的教师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刘艳丽 《职业》2012,(18):29-31
新建高职院校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新生力量,这些学校的教师正在适应且必须适应由中职向高职的转换,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是影响新建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解新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本文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整合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开展了新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问卷调查.本文通过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中主要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提出了教师个体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认识,积极进行自我调节的策略,从而有利于青年英语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高职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17.
钟雁 《现代交际》2011,(8):193-193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进行研究,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及对策,希望能为高职教育提供决策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喻艳 《公关世界》2023,(2):52-54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的变革,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也对职业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育训并举则成为高职院校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职业培训存在教师培训能力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困境。高职院校需要打造职业培训教师发展共同体,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机制,健全师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教师评价体系,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培训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我们对浙江省8所高职院校的16名礼仪教师和16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旨在了解浙江省高职院校礼仪教师的礼仪素养现状,并就此提出提高和完善高职礼仪教师礼仪素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实际调查发现,影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因素极为众多,而教师思想政治状况问题就是当中不可小觑的一项。因此,日后高职院校领导必须竭尽全力挖掘出一条高效率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规范和强化路径,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构建起一支政治觉悟够高、行为作风优良的师资团队,进一步为我国各类行业领域培养输送合格的管理、建设型人才,毕竟这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竞争发展进程的前提保障。基于此,笔者决定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问题,加以有序探讨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