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在精神谱系视域下审视伟大抗疫精神既有助于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伟大抗疫精神“何以形成”与其“是什么”和“如何弘扬”是同等重要且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何以形成”的探究有助于厘清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质以及提高继承和弘扬的针对性。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殊死搏斗中所体现出的崇高精神境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又有自身丰富内涵与特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缔造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抗疫斗争的领导主体,党的领袖群体是抗疫斗争根本任务的提出者和根本方向的把控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各领域抗疫斗争具体策略的设计者和带头执行者,广大普通党员是各条抗疫战线的积极参与者和骨干力量。中国人民是抗疫斗争的基本主体,中国人民的抗疫诉求是推动抗疫斗争进行的根本动力,中国人民的抗疫智慧是抗疫斗争的基本要素,中国人民的抗疫行动是抗疫斗争的直接支撑。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理论基础,也是与国际国内各种错误言论进行斗争和交锋的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优势是党...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育和巩固大学生的斗争精神、生命至上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担当精神、科学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及"四个自信"。而遍布全国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以及抗疫场景使得抗疫精神进高校有了更多资源和选择。高校应从三个方面推动抗疫精神进校园:首先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其次是将说教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有机结合;最后是深挖丰富教学资源,多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在这一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网络宣传图为抗疫宣传、鼓舞激励人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陈蕾同学在《多模态语用视域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图的语用功能研究》一文中基于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探究了抗疫宣传图中的语言模态与非语言模态通过互动、关联和协同,在其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建构与传递中行使的五种语用功能。分析了抗疫宣传图有效传达抗疫宣传话语的主旨信息,从而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4.
抗疫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动员中传媒动员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出与新闻舆论相伴随和相呼应的特征。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的转向中,抗疫公益广告自下而上的“由社会动员”特性,唤起了公众从内心到行动的同意、认同和参与,是中国抗疫行动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基于理性的舆论引导、信息激活功能,以及感性的氛围营造和共情营造功能,需要从社会动员和广告传播两个领域对之进行研究。抗疫公益广告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从顶层设计、激励和评价体系构建、共情营造和广告引导、国际传播等方面进行应对和提升,使其在抗疫社会动员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势能,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指挥作用。从小组政治的视角出发,我国抗疫取得重大成功的经验是: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疫情形势做出适应性决策,始终确保“党的领导在场”,派出中央指导组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领导系统和执行系统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实现疫情防控政策落地。就此而言,有必要重新审视领导小组推动中国抗疫的内在逻辑及其重要意义:一是因为领导小组具备决策、监督与执行这三种功能,所以其能够以最高效率参与抗疫;二是领导小组的强势介入和高位推动,确保了中国抗疫的有效性;三是基于领导小组成功解决诸多重大危机的案例分析,不难发现,领导小组是成功解决中国重大公共危机的重要治理机制。总之,在“中国之治”视角下分析中国抗疫何以成功,从领导小组出发,既可以丰富我们对于中国成功抗疫的经验解释,又可以增进我们对于领导小组的学理认知。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疫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特殊表征,是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卷入舆情与疫情的危机中,科学高效的中国抗疫行动与互助共享的国际抗疫合作理念备受世界瞩目,中国抗疫形象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CiteSpace量化分析结果可知:中国抗疫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时,研究发文量明显上升,而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月发文量整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研究者们与研究机构之间并未形成稳定的学术合作机制;国家形象与传播、中国形象与疫情、中国与世界的合作成为研究热点.在掌握研究基本情况后,对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存在同质化、视角不够开阔、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片面、主体合作较少等不足,应当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内容、融合研究方法,从而谋求中国抗疫形象研究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抗疫精神在思维逻辑、情感指向、行为标准等多个维度实现了与爱国主义的耦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新素材。"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在思想维度实现统一提供了最新注脚。"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体现的集体主义与热爱人民的情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共通性和逻辑一致性。疫情防控融合的文明实践、劳动实践、守法实践,是爱国主义教育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实践载体,促使了思想爱国、情感爱国与行动爱国在实践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图作为网络抗疫宣传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典型的由多模态符号系统构筑的话语。文章基于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探究抗疫宣传图中的语言模态与非语言模态通过互动、关联和协同,在其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建构与传递中行使的五种语用功能,即主题凸显功能、意象转喻功能、身份构建功能、情感抒发功能和人际相容功能。研究表明,抗疫宣传图的多模态设计形式可通过其语用功能,有效传达抗疫宣传话语的主旨信息,为受话人更全面而准确地解读设计者的交际意图提供新的路径,从而有效完成交际行为,实现宣传效果。研究丰富了多模态语用的阐释维度,延展了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对于探索语用分析在多模态抗疫宣传话语中的具体分析方法不失为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抗疫精神是高校思政课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虚拟仿真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现实超越性的鲜明特点,是实现抗疫精神可视化表达的重要手段。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呈现抗疫精神既能够增强抗疫精神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说服力,又能够培养学生人民生命至上的思想观念、举国同心的家国情怀、舍生忘死的顽强斗志、科学至上的求实精神以及命运与共的精神气度。高校要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师引导角度出发,在实现抗疫精神和虚拟仿真技术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将抗疫精神灵活嵌入到思政课教学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生动的战“疫”实践是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过程,也是彰显中国精神力量的过程,中国精神熔铸了战“疫”之魂,战“疫”精神丰富和升华着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在这场全民战“疫”的生动实践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付出和牺牲,展现和孕育出了战胜疫情的强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精神符号。  相似文献   

1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华民族锻造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提出后疫情时期要通过健全制度规范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引领、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文化活动平台等路径,进一步将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与疫情斗争的过程中凸显与凝练的伟大抗疫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破解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即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熏陶作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融入网络育人阵地,发挥网络育人作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探索与思考,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提升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其中最关键的成功经验,就是充分发挥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中国抗疫正是基于这种优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战疫”理念和决策的正确性;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科学解决抗疫“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坚持实施“全国一盘棋”战略,统筹配置全国所有的力量和资源。这是中国抗疫取得胜利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抗疫精神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淬炼而出,是与中国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伟大精神文化。其对社会风尚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宣扬求实之风,激发当代青年使命担当的责任感,促进同舟共济、团结凝聚力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加强人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扬抗疫精神对社会风尚的积极影响力,具体建议为将抗疫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强化当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抗疫诗情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都在贡献力量,抗击疫情。诗人们也纷纷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他们对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和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们的敬意,呼吁人们团结一心、奋力战“疫”.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疫形象建构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环节.在古典修辞学视域下,以湖北保卫战期间《纽约时报》中文网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文本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揭示西方“污名化”中国的事实,解析中国抗疫形象的基本特征,探讨抗疫形象建构的说服策略.研究表明,中国抗疫形象建构有三种策略:伦理策略——中国媒体以权威性和作者队伍的良好信誉赢得受众信任;情理策略——使用中性偏积极的词语,在保持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以正面情绪和共情效应打动受众;论理策略——以事实依据和逻辑论证说服受众,为“去污名化”行动提供路径,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国家叙事的应然话题。女性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讲好女性抗疫故事,关系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抗疫实况能否被有效呈现、记忆和反思,并为社会所了解认可。当下,讲好女性抗疫故事更需要自觉以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为理论内涵,以“国家-性别-社会-个人关系”为具体思路,形成性别视角下的叙事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中华儿女同吃苦共患难、互帮互助的战疫实践的宝贵精神,那些迎难而上、奉献自我的抗疫英雄正是充实思政课程内容的鲜活养料。在抗疫榜样中挖掘爱国精神、共同体意识以及他们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思政课程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研究战疫榜样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对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及接班人极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乡村人民调解在调和基层干群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浙江省T市“村两委+乡贤会”的抗疫实践为例,分析非正式防控中乡村人民调解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发现,非正式防控背景下的乡村人民调解是在乡镇党政的统一领导下,以新乡贤群体为实质性主导的群众性抗疫活动。乡村人民调解通过利益激励、情感共融、文化规训和法治保障,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完善了乡村疫情防控,维护了乡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战后对世界格局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中美贸易战和抗疫斗争以及不断升级的多方面较量,标志着中美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巨变,也成为后疫情时代国际大变局的重要体现.美国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抗疫斗争甩锅中国及其他方面较量,表象原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及抗疫问题上的分歧和差异,深层次原因是国家利益竞争,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制度和主义竞争.美国在香港、新疆、台海以及南海(包括制裁打压华为)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言论和行动,都可视为中关贸易摩擦和抗疫斗争的新问题和新进展,因为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服从服务于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的道义价值理念和国家利益需要.现任拜登政府任期内不可能改变中美关系的总体走势和本质.无论是中美贸易摩擦还是抗疫斗争及其他方面较量,我们都要把它们放到中美关系本质的战略架构下冷静、清醒地看待和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