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增安  王清华  王祎 《职业时空》2008,4(6):158-158
一、校校合作教育的提出就全国目前形势看,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还相当严重。2003年底,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六部委根据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和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作了预测,优先确定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  相似文献   

2.
企校合作是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更新发展理念确定主体地位、人才柔性流动战略实现共赢、创新机制体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继续教育培育储备创新人才等促进企校合作的多重举措,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杨登辉 《职业》2023,(7):6-9
<正>二十大精神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这为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吹响了号角。加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校地合作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各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使得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向大学聚集,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数量很难满足社会对于实践人才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一方面人才缺口大,一方面巨量的高校毕业生难以实现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实施校企合作,培养实践型的本科人才,实际就是以科学的人才观来开展高校教育工作,适应社会全面发展与人力资源充分应用的要求。本文立足于衡水学院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于晖 《职业》2011,(5):73-73
校校合作由来已久,合作效果显著,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扶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互利双赢。 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校校合作是不同学校利用各自优势,相互牵手而结成学校同盟。同等学校相互吸引,差别学校相互扶持,形成强强合作,也可以强弱合作。  相似文献   

6.
华欣欣 《职业》2013,(27):12-17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服务等领域的一线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员。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养创新人才,被视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如何打造创新型技能人才,如何引领技能人才提升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谢广伟 《职业》2014,(36):73-74
进入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应转变以培养"机械化"为标识的技术工人的方式,加快培养以"创新为灵魂"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本文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机电精英班为例,探索建立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以期为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家校合作是促使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共识。在素质教育观引导下和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家校合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发生巨大转变。本文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对家校合作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校合作办学是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更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发展方向。企校合作办学的成功需要多方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文章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企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权威发布     
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名单公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名单已于1月出台。92个企业培训基地和78个学校培训基地被确立为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布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的30个试点城市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名单(机电项目)的通知》中强调,各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通过多种方式沟通信息、指导工作,并进行必要的检查评估,根据工作情况对基…  相似文献   

11.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学生就业为宗旨,走强化内涵建设、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品牌的转型、提升办学的道路,使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稳步提高。”这就是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坚持不懈的办学追求。近年来,淮海技师学院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两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为主线,以“提质强校”为目标,不断强化管理,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学院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许实霖 《职业》2013,(21):51-54
经济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部分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从生产线上被动操作者转变为主动创新者和综合技术的驾驭者,成为新一代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本文针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建设问题,从其内涵特征、现实意义、模式建构和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要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造岗位技能学习和职业能力研发链接的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往复学习、工学交替”的非连续学程,并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校应更加重视家校合作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合作人员不专业、合作内容涉及少以及合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但家校更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合作,探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段,重视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张文文 《现代妇女》2013,(11):143-143
家校沟通是指家庭和学校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通过语言等多种媒介,彼此进行的信息交换、思想交流的活动过程。家庭和学校的密切联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青少年是人成长发展的特殊时期,是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研究并为之努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一所城市小学和一所乡镇小学围绕家庭作业的家校互动为案例,探讨了二者在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及其对家校互动过程和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度竞争及高度分化的教育环境促生了“竞争驱动、双向支持”的家校关系;有限竞争和分化较低的教育环境促生了“被动应对、单向依赖”的家校关系。前者意味着学校与家庭乃至市场建构起合力促进学生发展、共同应对教育竞争的教育网络;后者则意味着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甚至唯一作用。家庭运作空间的增大弱化了学校资源的作用,而在家庭资源弱势的环境中,学校对学生学业发挥着比家庭更大的平等化作用。家校联系既勾连了教育过程与结果,也勾连了微观层面的家校行为与中观层面的教育环境,折射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少年中存在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究其原因,都同家庭和学校合作不畅密切相关。家校协同育人落而不实是新时代青少年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问题的根源在于家校协同育人共识度不高、政策法规支撑不力、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中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协同育人中具有角色优势,应通过政策法规明确班主任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重要作用;对此,要更新观念,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主任、家庭的协同共育意识;要加强培训,提高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水平;要明确任务,增强家校协同育人实效;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进家校协同育人高效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7.
许瑞东 《职业》2007,(21):17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中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它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实施国家骨干校建设是加快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骨干校建设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骨干校建设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文章结合骨干校建设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在骨干校建设中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成  陈冰 《城市》2021,(8):74-79
创新是社会科技发展的源泉,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竞争力和国家生产实力的重要资源.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影响人力资源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基于"主体—要素—过程"理论分析框架,开展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的主体、要素及过程分析,搭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多主体协同推进平台,构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多主体合作机制,助力政府、用人单位与创新型人才共同推进创新型人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政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选择。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理应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投身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因此加强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