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精准资助是"精准扶贫"思想在高校领域的具体实践,对于提升高校扶贫的精准性提供了新的理念与路径。大数据具有信息采集和分析优势,能够为资助方提供充足的信息,为资助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事实依据,以及为资助效能的提高提供技术条件。为了实现优化高校精准资助模式的目标,应当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着眼于制度的整体性,注重内部的协调性,从框架设计、制度保障、技术路径和联动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教育大数据是反映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需求和问题的数据集合,也是重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工具。教育大数据能够为资源精准配置提供客观依据、助力理性决策、拓展实践路径、提供监测反馈,可从数据资源层、处理层、分析层和可视化层,整体架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多学段基础教育数据精准采集、多模态基础教育数据分类储存、多因素基础教育数据指标计量、多维度基础教育数据结果呈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大数据分析平台顺利运行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政策跟进,赋予数据驱动合法地位;强化治理,保障平台教育数据质量;注重成效,发挥数据分析平台价值;多元联动,助力数据分析平台共建。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实现数据驱动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决策科学化、供给精准化、评估动态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高等学校的一类特殊群体。高校贫困生身份建构的同时生成了群体被标签化和符号化的倾向,这些符号和标签给高校贫困生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带来了伦理困境。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效果,并为政府、高校和社会资助育人功能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校应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以有效实现精准扶贫并消解高校贫困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4.
资助对象的精准识别是确保资助政策落实的根本前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原始材料审核不严、评议 环境学生参与不高、评议标准模糊不清等问题,其原因是认定标准难以量化,职责不清、宣传不到位、信息中转失真。为了实现 “精准扶贫”、确保资助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出从强化责任落实,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借力大数据技术,改进评议方式以及探索 “有偿资助”等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套的高校精准化资助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对于反思和完善我国高校资助政策,构建更加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的资助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视角,通过对各典型国家的大学生精准资助体系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完善我国高校精准资助体系,促进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优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变化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当前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最新实践,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优化路径,最终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稳定有效、公平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受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而资助育人作为“三全十育人”的重要模块,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基于A校的个案研究,通过对上海高校现行资助政策文件的梳理和访谈发现,政策文本中的权威主体多样化、资助项目全面化和资助程序规范化等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资助育人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品德优秀为先、项目倾向明显和受助项目多元的特点,但高校资助政策的实施还存在资助体量不均衡、资助跟踪不连贯和资助精准待完善等问题。未来,资助育人工作始终要坚持政策先行,合理调控分配;务必要加强跟踪回访,保障一致连贯;仍需要提高精准资助,实现物尽其用。如此,才能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追求,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精准思政转变。进入到数字时代,高校应用数字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让实现精准思政成为可能。与此同时,高校要实现精准思政,必须解决数据获取、数据挖掘、数据应用、数据保护四个难题。为此,从器物、观念、队伍、伦理四个层面提出了高校实现精准思政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随着社会发展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如何优化路径,达到效能最大,育人最佳,是大家一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山东农业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构建"经济解困、精神扶志、发展助力"层层递进的模式,对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质量管理、精细服务和大资助模式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为高校资助育人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指引,高校资助工作是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实践。现阶段我国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着认定工作难精准、资助主体难协同、扶志育人难开展、资助管理难有效等困境,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牢基础、抓协同、把方向和重保障的思路,不断改革创新,切实提高高校资助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自全国脱贫工作取得胜利后,我国的资助育人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校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尤其是在精准化要求下提升资助育人质量。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目前存在“育人”理念不够凸显、学生个体关注不够充分、政策解读不够准确和育人形式不够多元等问题。高校可以从凸显“育人”理念与要求、分层分类地平衡学生群体并关注学生个体、认真研究并准确解读各项资助育人政策、创新性地拓展资助育人工作形式四方面推进,切实逐步提升资助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学生经济困难、学业负担过重等。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升高校育人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精准资助育人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制订细化的资助标准,考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业表现等因素,实现差异化资助;拓宽资助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资助;推行多种形式的资助方式,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需求;完善资助预算分配机制,确保资助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加强资助政策评估和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助效益。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治理场域中大数据信息传播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加剧了观念冲突。大数据信息使得高校治理变得透明,社会和市场问责压力增大,引起了高校外部治理结构失衡,容易导致意识形态主导权转向;大数据信息使得高校内部治理边界模糊,容易引发意识形态渗透。为了解决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治理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高校治理在理念层面应树立意识形态安全的大数据思维,在制度层面应强化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导权,在过程层面应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流程建设,以确保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治理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把“就业育人”理念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慢就业”群体规模日趋扩大,高校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想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就要在精准就业服务上下功夫。大数据技术为就业育人精准化研究创造了条件,将OBE理念引入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紧盯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求,可以为精准化就业服务打开新视角。本文致力于探索从OBE理念角度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就业育人精准化研究的可能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有限资金的循环利用,是助学贷款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学生资助方式的独特价值。作为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方式,助学贷款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实施。我国助学贷款的发展始于1986年,在30多年的政策演变历程中,助学贷款政策历经萌芽与初创期、成长与发展期、成熟与稳定期三个阶段,表现出资助理念由关注公平到兼顾效益和激励、类型趋于多样化、政府职能由主要借助行政指令转向依托财政手段、政策要点向有利于学生的方向不断调整等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完善助学贷款立法工作,全面推进学生资助法治化建设;健全助学贷款育人机制,强化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优化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提升学生资助精准化水平,应是我国助学贷款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所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十三五”提出“围绕立德树人,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的我国资助工作总思路,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当前资助工作在内涵、内容及结果等方面如何更好地把握和实施,以达到在前提、过程和结果上实现精准资助。由此得出精准资助是真正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困难生资助质量的有效途径。精准资助育人机制研究,探索性地使当前资助模式从经济资助向能力素质发展的资助模式转变,对当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有很大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资助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我国正式颁布贫困生相关资助政策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于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系统化研究,有关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内容一直备受关注。笔者对我国高校贫困生政策发展历程和现行框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阐释,并就相关政策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进而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以此促进我国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自我完善,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以及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仅要发挥对学生的物质帮助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其德育功能。保障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主要有: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制度建构、政策引导、方法创新、教育强化、财政保障和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20.
马瑜 《国际公关》2022,(22):160-162
新常态理念下,我国经济得到了稳健发展。同样,新常态理念也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奋斗在高等教育一线的重要教育力量,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要适应新常态下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工作变化,采取各类有效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国家所出台的各项扶助政策,确保资助育人工作能够良好开展和达到切实的育人成效。基于此,本文对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在推进资助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辅导员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出发,将辅导员在推进资助工作中的政策支持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对资助工作中的现实困境进行讨论,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