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适应经济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学科方向、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 “厚基础、宽专业、重能力” 的指导思想下,通过系列化课程群建设、全英文课程建设、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和强化实验室建设等手段和方法,建设了专业方向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强调实践和创新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  相似文献   

2.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以“复合材料力学”课程为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合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度挖掘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合理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科前沿和工程实际,在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三者融为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严谨务实的工程精神;力求在“复合材料力学”这一专业课程将显性的知识传授和隐性的思政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挥该课程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和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培养学生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材料力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对于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材料力学》是一门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得课程,但受课时和教学环节等因素限制,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基本处于应试模式,所学知识从书本中来到试题中,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为此,本文探索了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实践环节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落实的设计制造的简单结构件,以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集工程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工程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当前,高校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勇于直面教学中存在的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为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级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本文以CATIA课程为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爱国主义、大国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专业知识讲授的全过程,为吉林省培养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大爆炸的背景下,以复合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为主要对象,基于其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了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和探讨了基于在线课程(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复合材料力学的授课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方向设置、专业内涵及课程体系构建、宽口径与专长的关系、专业特色及实践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以重实践、强创新、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作为应用型成形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并构建一批特色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改革试点,实施了教改方案,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等,分析了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以及现代科技发展,从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革和学习效果考评等方面阐述了材料力学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2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有显著提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抽象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框图"教学模式等几种教学方式,并强调学生阅读文献、参与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学实践 ,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及考试方法等方面 ,对工科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初心,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结合课程“是一切工程设计基础”的这一本质特点,深入挖掘各模块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仔细寻找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授课切入点,对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课程思政递进目标,构建“一个目标,两个结合,三个模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引入基于网络智能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以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为研究平台,探讨了材料力学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课程思政实践情况,为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日趋专业化、细致化,亟需围绕学科专业方向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上海理工大学以“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为核心,系统化构建适用于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2.0”体系。首先,打造具备“国际化”背景,“专业化”教材与“系统化”设计的“工程伦理”精品课程。其次,利用工程专业的项目集管理PgMP和敏捷项目管理ACP的高效模式,精准构建以“工程伦理”为核心的“课程思政2.0”育人体系。通过以上两个步骤,从宏观层面保障工科类专业最终完成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跨越和更新。  相似文献   

1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综合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专业工程综合训练采取集中实践教学模式,指出以精选的具有典型现场制造工程特点的工程案例作为教学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借助逼真的工程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就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入工程应用中的实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学生思政建设成效的后续跟踪和评价颇为乏力,如何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效果,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实践过程是观察学生真实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材料力学实验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管理制度严格,试验内容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具备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先天优势。以材料力学实验课程为依托,本文提出通过实验实践过程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并将实验课程中量化后的学生思政水平反馈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重点补充教育,巩固思政建设成果,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20.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新工科专业涵盖新型、新生和新兴工科专业。地方应用型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满足未来新经济、新产业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动态适应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其新工科建设主要任务是新型工科专业建设,暨对接产业需求,通过“传统工科+”的形式实现整体工科形态的转变。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从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转型升级路径,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新型工科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