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识呈现知晓度较高、认知度较理性、认同度较宽容的特征。通过对认同、工具理性和情绪三条路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大学生传播网络流行语的内在机制,更有助于增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如何看待并引导其在大学生中的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以及就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已成为大学生网络沟通和日常交流的重要载体。伴随网络流行语的“泛化”,一些负面、低俗的网络语如泥沙俱下,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探究大学生网络流行语“泛化”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原因,有利于合理规避其负面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网络信息素养,以高度的文化包容性认识网络流行语,根据其“泛化”的内在机制,及时疏导由网络流行语及相关事件引发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研判能力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如何看待并引导其在大学生中的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以及就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流传、熟知并广泛使用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展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现实。因此,青年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当下,青年网络流行语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故应通过对青年网络流行语的监测了解青年,运用青年网络流行语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青年网络流行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450名江苏镇江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大校园流行语主要用于表达情绪、语气、态度等;校园流行语以网络为渠道迅速传播;大学生对流行语的使用持"宽容"态度;流行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心理。  相似文献   

7.
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使网络语言这种社会语言变体体现了非常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语料,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流行语的生成机制及网络流行语模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是一个各种思潮文化交汇的地方,校园流行语反映了现代校园生活的新特点,并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化原因.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发挥流行语的教育功能与导向功能,发挥校园流行语在疏解心理压力、整合德育资源、催生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表征着当代大众文化心理的图示,而带有身份标签特征的网络流行语更反映了网民在身份顺从外的戏谑反抗,带有价值观认同的时代特点。在公众认同身份的变迁中,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对个体的评判标准得以浮现。  相似文献   

10.
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与类型,发现其语源主要集中在文娱影视、行业用语、公众人物用语、政治用语、社会热点、方言词汇、外来词以及社交平台用语八个方面。根据语言组构性质将网络流行语分为语音变换类、词汇重构类、语义泛化类、流行构式类以及网络俗语五大类。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各不相同,从微观角度以各类流行语中的典型用语为研究对象,将语内机制和语外动因相结合,系统分析各类流行语生成的主要理据。  相似文献   

11.
网络价值观是网民基于自身需要对网络价值以及创造、享受网络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点、心理、行为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形态,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生成有其必然机理: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创造了网络价值观生成的现实必然性;社会既存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体系向虚拟空间的渗透,为催生网络价值观提供了养料;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作为网络主体的信息获取、网络社交、个性自由需要,则是网络价值观生成的内在动力。正确把握并合理利用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生成机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实用、生动活泼,不但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向。回顾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其演变规律是外在形式上从简单到多样化,表达意图上从自由的网络交际、文化恶搞到话语权的诉求需要等;其演变动因离不开网民娱乐生活需求、生活压力排遣以及监督权的追求等原因;其传播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汉语言的纯洁性、文化传播的伦理观、社会价值观、文化的创新性等方面。展望其未来,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会持续升温;网络流行语会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新闻热点事件、表达诉求类网络流行语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着深远影响.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对于大学生正确合理地对待和利用网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大力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认知和运用水平,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是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逐渐从网络渗透到传统媒体和社会生活中,成为公众用语。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和其与普通网络语言的区分出发,指出事件关联性是促进网络语言流行化的重要因素,影响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体心理因素和群体心理因素两个部分,网络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娱乐性、不规范性这三个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如网络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产生影响,对大学生的治学态度、休闲方式、婚变交友观念、法制观念产生冲击;其次探讨了网络对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冲击,最后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迅速发展并为大众所接受,进入人们的语言库存。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当下网络流行语从进化性、多样性、和谐性三个方面进行生态系统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社会问题,并从“和谐观”的角度提供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人在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从全球化大环境、新媒体技术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成因,并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宣泄情绪、折射社会民情生态、对传统语言的创新等积极社会表征意义以及网络流行语流变成网民们短暂狂欢的语言盛宴等负面效应,以期形成对网络流行语发展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20.
李程锦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9):112-113,117
网络社区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以及意识、行为、利益的共同性等一系列特征,它对当今大学生社会化所产生的诸多积极影响,如促进大学生角色扮演和形成、增强社会群体归属感、掌握社会所需要的信息和技能、内化大学生价值观和促进个性的形成等社会化的各个方面,最后指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区,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和网络道德素质,更好地发挥网络社区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