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口最少的民族黑龙江省东北部与苏联接壤的地区,有一块突出的尖角,这里是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地方,人们称它“三江平原”。这块地方包括富锦、密山、虎林,饶河、抚远等县。我国赫哲族就分布在这几县的沿江一带,主要集居在抚远,饶河两县。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根据1953年人口调查统计,一共只有四百五十人。史籍上有关赫哲族的记载据说,赫哲族是隋唐时代黑水靺鞨的后裔,在汉文历史书籍里,有“黑哲”,“黑津”,“黑真”、“额登”等不同的写法,但都和“赫哲”的发音相同或相近,他们早就居住在东北莽原上,远在隋唐或者更早的年代里,就和中原汉族有了往来。大约在明朝初期,又进一步增加了和汉族的联系。清朝初年,松花江的赫哲人属于呼文哈部,乌苏里江的属渥集部,黑龙江的属萨哈连部。十九世纪末叶,清廷把他  相似文献   

2.
“叮铃铃——”今年2月29日晚8点,随着一串悦耳动听的自行车铃响,被誉为“中华老年第一人”的广西南宁罐头食品厂瑶族退休工程师钟光镛,神采奕奕地推着一辆旧自行车,步入广西卫视节目演播现场,一下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 当节目主持人就“骑自行车漫游有何好处”和“你骑自行车漫游神州有什么感想”之类的话题,向钟光镛请教时,这位66岁的瑶族老工程师思潮汹涌,想起自己5年来孤身骑自行车漫游祖国各地,东到黑龙江抚远“东方第一哨”,南至海南岛三亚“天涯海角”,西到新疆乌鲁木齐,北至黑龙江漠河“北极村”,走过除台湾以外的33个省(区)和直辖市的246座城市、458个县,并到毗邻我国的俄罗斯和朝鲜的城乡漫游,行程4万6千多公里,于今年1月28日圆满地完成“中华老年第一行”后回到南宁的经历,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热泪纵横,沉浸在漫游神州的回忆之中。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族,有史以来以渔猎为主,由此形成了各种别具风味的食鱼习俗和烹调工艺。 1.生鱼片 赫哲语称“拉布特克啊”。做法是:把鱼肉切成薄片,放到盆里上桌,蘸盐末、醋及辣椒油而食。味道十分鲜嫩可口,是下酒的好菜。在赫哲渔村,此菜是招待客人的佳肴。特别  相似文献   

4.
元代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白晓清元朝建立前后,当蒙古族统治者经略黑龙江之初,曾给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如乃颜、哈丹之乱,进一步导致“民废耕作”、“连岁饥荒”、“百姓离散”。忽必烈平定乃颜、哈丹之乱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促进了黑龙江地区各民...  相似文献   

5.
中卫鸽子鱼     
宁夏中卫县有句古谚说:“天上的龙肉最鲜,地上的鸽子鱼最香.”鸽子鱼学名叫铜鱼,和一般的黄河鲤鱼不同.它腹肥大,嘴尖长,肉嫩醇香,眼小带红圈,体长八九  相似文献   

6.
赫哲族第七届乌日贡大会于2005年6月21日至22日在抚远县举行。国家民委经济司司长葛忠兴,国家科委中创公司总经理毕大川,佳木斯市委书记郭晓华,省民委副主任关立卓、李顺宝等领导出席大会。来自佳木斯市、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的代表队进行了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和文艺节目表演。左图为大会主席台。 黑龙江赫哲族第七届乌日贡大会在抚远举行  相似文献   

7.
赫哲人的食鱼习俗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流域,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以鱼肉为食。当你步入赫哲家庭,你会看到,每桌菜上都有丰盛的鱼。赫哲人的鱼菜做法十分丰富,光生食的就有杀生鱼、冻鱼片、刨花...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guoluo”=郭罗=人们居住生活的河流流域=地方”历史现象的考察,认为在满一通古斯系民族所生活的黑龙江水系普通具有的这种共同性的文化特征.构成了“黑龙江文化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文章提出,作为与长江、黄河相匹敌的一条大河,黑龙江同样也可能存在着与长江、黄河文化圈相媲美的文化圈,这种文化圈是与以稻作、杂谷、麦作的农耕定居文化为主体的长江、黄河文化圈完全不同的一种文化,它是一种以发达的狩猎、捕鱼、畜牧为核心的移动性文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赫哲族早期的图腾崇拜物,学术界目前存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如龙、鹰、虎、熊等。这也不足为奇,一个民族是完全可能有若干种图腾崇拜对象的。笔者认为,赫哲族先民曾经也以鱼作为图腾崇拜物。现就这一问题作些粗略的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鱼与赫哲人社会生活的关系 赫哲人居住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地带。这里河道纵横,江流宽稳。所以赫哲族的社会文化与水有一定的联系。有水必有鱼。该地区盛产各种鱼类,以鳇、鲟和鲑鱼(大马哈鱼)最为著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赫哲人在食物结构上与其他少数民族相差殊异,成为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有着2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的边疆省份,黑龙江这些年来的民族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非常扎实,受到业内人士的交口称赞,同时总会说起黑龙江省民委主任舒景祥和他的许多故事。在省民委主任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4个年头“舒家老三回来了!”1981年的黑龙江依兰古城...  相似文献   

11.
清初东北边境各族貂贡考略任嘉禾本文试图根据清代的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对于清朝初年(主要是康熙年间)黑龙江上下游各族向清廷进贡貂皮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初步探索。“捕貂”与“贡貂”是有联系的,但义是有所区别的。本文的重点不是“捕貂”,而是“贡貂”,主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杜尔伯特蒙古族艺术的现状与走向刍议乌力亚斯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传统十分丰厚的民族。据考古学家发现和艺术史学家介绍,黑龙江地区的蒙古族艺术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例如,黑龙江地区蒙古族的喇嘛教寺庙舞蹈“查玛”,不仅有严格的表演程式,而且有规范...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元代黑龙江地区的站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是黑龙江地区驿站发展较快的时期。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在黑龙江地区一些交通要道上设置“站赤”,①其管理亦随之加强。元廷在黑龙江地区设置站赤,主要是为传递军情、诏使往返、官吏调迁、征敛贡赋及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辖等军事、政治目的服务。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定都大都,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在各条驿道上设置站赤,遍及11个省。《元史·兵志》载:“站赤者,驿传之驿名也。盖以通达边清,布宣号令,古今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也。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其官有驿令,有…  相似文献   

14.
8月底,记者驱车自北京启程,拉开了“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中国”大型系列采访的序幕。至10月16日,我们从辽宁省东港市开始,在鸭绿江入海口离开大海沿着陆地边境线一直向前,顺鸭绿江、图门江、乌苏里江、黑龙江,过辽宁,进吉林,上黑龙江,翻过长白山,穿越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取道祖国大陆最东端,又折向西南而后西北方向,最终直达北极漠河的黑龙江源头与内蒙古交界处,再南下经加格达奇、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沈阳、山海关返京。历时近50天,共走过东三省的中朝、中俄边境线4786.7公里,32个边境县、市、区,并深入采访了兴…  相似文献   

15.
鄂伦春人是从属于通古斯语支的某一人们共同体中分离出来的。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是,鄂伦春人很有可能同南北朝时期开始活动在黑龙江流域的“室韦”人有关。一般认为,鄂伦春人同室韦各部中的钵室韦更为接近,主要依据是,两者在居住方式、经济生活以及对氏族长  相似文献   

16.
较量:名牌与民牌文/张末多年来,“雀巢”咖啡、奶粉畅销中国,天真的人们以为自己常喝的“雀巢”都是进口的“洋货”,殊不知,它的产地恰恰就是在中国;奶粉是黑龙江生产的,咖啡则产自广东省的东莞。“雀巢”公司没养一头牛,没种一棵咖啡树,可是“雀巢”牌的奶粉、...  相似文献   

17.
一、一般概况 下八岔赫哲民族乡位于祖国最东北角的一个县份-抚远县。下八岔在抚远以西,沿混同江上溯八十华里处的“秦鳇鱼通”的南岸。下八岔地名出于赫哲语,意思是江的夹芯子。它的来源是这样:在四十六年前,有个姓董的叫“巴特玛发”的人(“玛发”是老头的意思),从下江三角洲搬到现在的下八岔居住下来(“巴特玛发”的儿子董福现仍住在下八岔)。夹芯子赫哲话叫“八陈”,因为这个地方最早的住民是来自“八陈”的人,所以人们把这个地方也叫做  相似文献   

18.
入关前,清(后金)对黑龙江流域各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是入关前清朝对黑龙江流域各族实行安抚政策的主要组成部份,在有清一代的民族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个政策的实施,无论在当时及其以后,对黑龙江流域的统一和巩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试就清入关前提出“和亲”政策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及其影响诸方面,加以概要的论述,旨在说明“和亲”政策的实施,对黑龙江流域的统一和巩固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鄂伦春族》《黑龙江鄂伦春族》是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理事长韩有峰先生撰写的一部专著。《黑龙江鄂伦春族》是“黑龙江流域民族历史与文化丛书”中的一部,是全面研究和介绍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的一本  相似文献   

20.
埃文基人的民间知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埃文基人的民间知识张嘉宾俄罗斯境内约有3万多埃文基人,他们居住在黑龙江以北,西自叶尼塞河东至鄂霍茨克海的广大地域内。埃文基人的传统产业是饲养驯鹿、狩猎和捕鱼,还有一部分埃文基人从事畜牧业。从字面上看,“埃文基”即是“鄂温克”,二者是同音异译,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