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人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为了推行其和平演变战略,在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玩弄强权政治,干涉其他主权国家的内政。为了澄清他们在人权问题上制造的混乱,揭穿他们以人权做幌子,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阴谋,有必要帮助大学生了解人权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的大量事实表明,西方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一个主要精神武器,便是所谓“维护人权”;社会主义各国国内敌对力量,也把“人权”问题作为攻击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突破口”.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又步入了全盘否定“人权”的旧轨道,似乎“人权”只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专利”,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是完全反对“人权”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资产阶级人权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权观。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资产阶级人权观念,以“人权卫士”的态势发动“人权攻势”,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向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国内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和国外敌对势力相呼应,也以“保护人权”为幌子,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和诬蔑,制造思想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西方有些国家大肆宣扬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人权,压抑人的发展。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与西方反动势力遥相呼应,大肆鼓吹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极力美化资本主义,丑化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那样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有些青年人,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面前,无所适从,以为马克思主义者不注重人的发展,不清楚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思想上摇摆不定。因此,探索和阐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对于回击敌对势力的挑战,对于澄清某些认识上的是非,坚定我们社会主义信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人权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期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坚实理论基础。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人权思想,才能正确回答和科学解决当代中国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文学经历了萌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她不仅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且蓬蓬勃勃地发展着。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个政治概念,根本不可能同文学特性“融洽”在一起,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重新澄清这个事关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沿着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方向前进,进一步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权,怎样才能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人权”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本文从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手,阐述了社会主义人权的主要特点,以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实现社会主义人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文学经历了萌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她不仅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且蓬蓬勃勃地发展着。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个政治概念,根本不可能同文学特性“融洽”在一起,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重新澄清这个事关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沿着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方向前进,进一步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文萃与信息     
西藏藏族人口的发展 关于西藏的人口,国外有人议论纷纷。如一位叫做约翰·艾夫东的美国人就制造了不少耸人听闻的谎言,把这个本来十分清楚的问题搅得混乱不堪,借此攻击中国在西藏“违反人权”。一时间也迷惑了某些不了解西藏真实情况的人。对此,我们有必要用事实加以澄清,以正听。①西藏和平解放前数百年间,西藏人口仅在100万左右徘徊;西藏和平解放后,人口由100万增长到200多万。②艾夫东等人诬蔑中国“向西藏大量移民”,“在西藏实行种族灭绝”。事实是:40年来,西藏的藏族人口增长一倍多,一直占西藏总人口的95%左右;而同期的汉族人口最多时,也仅有9万余人,未占到西藏人口的5%。(《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作者钟权)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主张用阶级分析的观点看人权问题 ,针对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 ,提出了“主权重于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彼此补充的有机整体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论述 ,是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抵御西方世界人权攻势 ,反对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作为时代主题的“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对一切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关节点。作为时代主题的“和平与发展”有三重规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人类直接追求的目标和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的事实;“和平与发展”是一个特定的实现过程。这三重规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全面地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三重规定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澄清目前学术界在有关时代问题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模糊的或不准确的认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崛起”的社会发展战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时代中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副主编吉布尼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符合广大人民愿望的正确选择。但是一些人却认为:“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为了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观点在社会上和青年学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这里,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3.
英国国会外委会报告书无中生有地攻击中国的人权状况,用自己编造的根据来说明“香港的人权有可能在九七后恶化”,然后“建议”港府九七前成立“人权委员会”和“人权监察机构”,“保障香港主权移交后仍享有基本人权”。那个外委会主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抽象的“人权”否定无产阶级专政,是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一手.为了抵御反动派和平演变战略,需要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权的关系。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在谈到人权问题时,邓小平指出:“什么是人权?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  相似文献   

15.
人权所涉及的本质内容是人的基本权利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的自由权、财产权以及生命权,而刑罚的实施则是在不同程度上给犯罪人的自由、财产等以剥夺、限制或没收。因此,在讨论人权保护问题时,不能不涉及到刑罚问题。本文拟就我国刑罚体系中的人权保障进行探讨,批驳西方“人权卫士”们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长时期以来,人权问题是国际政治生活中比较敏感的一个问题。1989年夏初中国发生政治风波之后,西方资产阶级大肆攻击中国政府侵犯人权,为少数坚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叫屈。国内已有若干同志先后发表文章,从各种角度阐释人权问题,驳斥西方资产阶级的论调。应该承认,人权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政治与阶级关系的各方面,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和理论上深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为了在中国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个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极力散布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和所谓“选择失误”论。公开宣称:“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20世纪人类的两大遗产之一”,胡说“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彻底失败”;攻击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选择失误”,极力鼓吹“全盘西化”,要求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回过头去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为了达到上述政治目的,他们有计划、有预谋地制造了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现在,这场政治风波虽然已经平息,但是他们在思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顾中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几年在各方面包括人权领域,已取得长足进展的事实,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大肆歪曲、攻击中国的人权,企图以“人权外交”为主要手段推行西方的“人权、民主和价值观”,迫使中国接受西方的观念和社会制度,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自1990年以来,西方国家连续六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抛出反华议案,都相继遭到失败。这充分说明,反华不得人心,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权的实质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人权表现为人对自己的社会关系本质的占有。基于这一理解,可以把社会关系范畴作为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出发点,而人权的具体性、阶级性、历史性问题、人权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即“应有人权”与“实有人权”)的关系问题、人权的自由与限制问题、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人权与国家、民族主权的同一性问题等,都是社会关系这一范畴在自己逻辑演进中的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一方面领导边区军民英勇抗敌,另一方面又在边区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之人权”。鉴于当时的国情,陕甘宁边区的人权保障具有广泛性、真实性、阶级性、统一性四大特征,并给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留下深刻的历史启示:即社会主义人权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工作,让人权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权建设必须健全监督机制,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