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教师本人及其学生与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教师自身健康和对生活的愉悦度、成功感,而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影响到教学、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学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以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探析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试图为高校教学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比较分析,对近1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在介绍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近10年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产生原因以及造成危害等方面,并提出未来研究发展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维护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探讨了加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的意义、高校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的主要原则 ,并提出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维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科研教学能力,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然而近年来,受社会风气影响,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自我实现需要方面的压力和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变化,使我国高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呈现出倦怠型、愤青型、焦虑型和自闭型等不同特征。迫切需要学校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学校对教师的支撑和服务体系,构建人性化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3年至2014年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相关文献 进行梳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现有对该研究问题探讨不全面、不深入,研究设计固定、工具单一,基础研究不 充分,最终导致了相关研究发展停滞.研究亟须创新研究问题、综合研究设计,并且要关注国外研究动态、增 加课题立项数量,从而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模式的创新及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6S管理、福利实施路径、福利保障体系三维度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管理者重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投资,建立并逐步完善教师心理健康福利长效机制,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制约着教师心理建康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建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作为特殊群体,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及知识创新等重要任务,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工作、家庭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诸多压力,引起了很多心理健康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国家各教育机构和高校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对高校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和科研能力等的培养和提高,但对其心理健康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针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高校教师个体差异性明显,工作、生活的环境条件和自身能力结构也各不相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从高校教师自我冲突、社会变革、管理缺陷、心理压力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角色冲突和模糊等个体因素都可能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而职业压力通过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造成教师社会支持水平降低,进一步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组织环境是教师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源,它通过教学要求,教学科研资源分配,教师间、上下级间的合作与支持水平,教师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预测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与学校评价及其带来的学生问题、工作负荷、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均从社会环境层面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可从教师改变自身不合理观念、接受心理调适技能训练入手,通过建立并完善更人性化的制度,进行科学的校内人事管理,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提供在职学习机会等方式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另外,转变社会对教师群体的不合理期望,完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增加教学投入,建立并完善教师心理援助系统,可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突出,而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欠深入。为此,在引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重点从高校中面临压力最多、最易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青年教师出发,讨论了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维护策略。最后,给出了针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学因素,为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高校教师呈中度职业倦怠且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偏高;(2)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和婚姻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3)职称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效应显著;(4)年龄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5)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其他研究特征因素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减轻高校教师工作负荷,关注高校教师身心健康;(2)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3)关心高校教师的家庭生活;(4)公平地给予高校教师进修机会;(5)平衡"教学"与"科研"的业绩比重,制定科学合理的职称晋级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状况,采用“横断历史研究”分析1978年至2014年间42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报告,考察20 827名高校教师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与年代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校教师SCL-90各因子的均值与年代呈显著相关(-0.27~0.28),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3%至8%的变异,抑郁和偏执两个因子的得分随年代上升而下降,但躯体化和强迫两个因子随年代上升而上升,这表明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状况喜忧参半;(2)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5个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0.12~0.23),这表明不同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在逐年加大,具体表现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学历上存在结构性差异,讲师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职称差异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态度、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而且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必须引起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使教师的素质在不断完善中符合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心理人格在高校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梳理了当前高校教师心理人格问题的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和组织背景。提出了从社会层面——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组织层面——改进完善高校管理制度,个体层面——重视教师人格自我塑造等3个维度改善和促进高校教师人格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有 :统驭学科内容的能力 ,教学自控能力 ,教学的科研能力 ,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信息沟通能力 ,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而言,当前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已跟不上素质教育新形势的需要。高校应当转变观念,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人文活动等途径,促进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尽快提高。高校教师本身也要转变观念,教学相长,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