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怨恨他人时,不妨先审视自己。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便蜷成一个大刺球,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便说:“朋友,你的这一身铠甲真的是好啊,就连狐狸都没办法。”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其实,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  相似文献   

2.
空白的稿纸、无灵感的头脑就象夜半时分的森林:孤寂、空旷;创作灵感象机警的狐狸进入这孤寂;思想灵感在狐狸的臊味中进入诗人“头脑的黑洞”。借助于巧妙的暗喻,休斯将抽象概念的灵感变得可感可触。  相似文献   

3.
距离     
这个冬天,奇冷。风在森林里呼啸。分散在森林各处的刺猬,并没谁发起,就陆陆续续聚到一起,它们实在冻得受不住了。刺猬一走拢,都紧紧地挤在一起,挤在一起就温暖了许多。可是,它们又慢慢地离开,大家都受不了对方尖锐的长刺,扎得生疼生疼。  相似文献   

4.
狐死虎威     
自从那次“森林之约”看到百兽在狐狸面前逃走以后,百兽都说狐狸想要做大王。老虎一直忧心忡忡,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笼罩着这位“森林之王”。他开始担心自己的宝座。经过反复地思虑,他决定铲除这个异己。现在的问题是派杀手大灰  相似文献   

5.
三思而后行     
《阅读与作文》2008,(9):7-8
一只狐狸正朝着森林走去,不幸掉进一口深井里。他像囚犯一样困在那里,无法逃生。这时,一只口渴的山羊碰巧来到这口井边喝水。见狐狸在里面,山羊便问他井里的水好不好喝。狐狸不想说出其落难实情,反而对井水大加赞美。  相似文献   

6.
章剑和 《社区》2010,(5):22-22
一只狐狸听说河对面有甘甜的葡萄可以吃。便想过河。可走到河边.聪明的狐狸犯难了:过河,就要弄湿自己那美丽的尾巴;不过呢,就吃不到甘甜的葡萄。该怎么办?狐狸在河边走来走去,始终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7.
一只狐狸不小心掉进了猎人所设的陷阱里,被一个捕兽夹子夹住了尾巴。它不停地挣扎,拼命想办法要逃出去。它一次一次地用力挪动身子,终于挣脱了,并从陷阱里逃了出来。不过,却失掉了尾巴,那尾巴被夹在夹子上。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只小老鼠,他最怕生病,最怕吃药。每当他生病的时候就咬紧牙齿,不让妈妈往他嘴巴里灌(guàn)药。有一天,小老鼠到小刺猬家做客,小刺猬躺在床上,口里含根小玻璃管子。小老鼠问“:小刺猬,你怎么了?”小刺猬的妈妈说“:小老鼠,你别跟小刺猬说话,他生病了。”小老鼠觉得很奇怪。他想,生病了,嘴巴咬根玻璃管子就可以了,这可比吃药要好多了。谁知回到家里,小老鼠也生病了。他发着烧,头痛得厉害。小老鼠从推屉(tì)里找出一根小玻璃管子,把它含在嘴里。妈妈问他怎么了?小老鼠说“:我生病了。不过不用吃药,嘴里含根玻璃管子就可以了。小刺猬就…  相似文献   

9.
《新少年》2006,(4)
狐狸喜欢吃什么?十个人中会有九个人毫不迟疑地说——“鸡!”在狐狸家族的食谱里, 鸡肉一定是最美味的佳肴,不信你就看看古往今来,流传着多少狐狸偷鸡的故事。可是今天, 怎么有只狐狸,眼睁睁地看着肥美的公鸡,却平静地从它身边走开了呢?狐狸没有吃鸡。狐狸怎么不吃鸡了呢?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0.
听过了《狐假虎威》的故事,你知道那只狡猾的狐狸和愚蠢的老虎后来的故事吗?最近我去森林王国采访,得到了他们的最新消息:狡猾的狐狸被老狼吃掉了。狐狸骗了老虎以后,就不把其他动物放在眼里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把胸脯挺得高高的,步子跨得大大的,活脱脱一副森林大王的样子。百兽们看到他跟上次一样,都以为他的身后还跟着他的老虎朋友呢,所以老远就跑掉了。这一来,狐狸更得意了。今天他跑到鼬子家里:“给我偷只鸡来,虎大哥说要来玩。”明天又窜到山鹰那里:“给我捉只野兔,我要去看看虎大哥。”百兽都知道他跟老虎有交情,谁都不敢不听。可…  相似文献   

11.
孰轻孰重     
刺猬身穿多刺的外套,受到森林小动物们的猛烈批评。大家都说它陈旧笨重,有碍观瞻,不合时宜,要是穿上轻柔、时尚的服装,就会显得靓丽、前卫,能扩大交际范围,更有利于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弗洛伊德、拉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关于母子关系的理论对《聊斋志异·贾儿》进行重新阅读分析,认为贾儿与狐狸的正面冲突实际上体现着他与母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贾儿与贾人妇都有着某种试图回复到母子一体的前俄底普斯期的冲动,这在文中表现为贾人妇将讨狐的厚望寄予给贾儿,而贾儿也用尽心计击毙了满足母亲女性欲望的狐男;不过在母子乱伦禁忌的限制下,贾人妇最终以疯癫的形式将其欲望指向了狐狸。  相似文献   

13.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刺猬妈妈带着小刺猬来到儿童乐园游玩。在这里,小刺猬看到了小白兔躺在兔妈妈的怀里,津津有味地啃着红萝卜;小猫咪也躺在猫妈妈的大腿上“喵喵”地唱着歌;小袋鼠坐在袋鼠妈妈的袋子里甜甜地笑着……小刺猬看了,心里又羡慕又难过。它想小白兔它们的妈妈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啊!它们真幸福!可我……我从来得不到妈妈的一个拥抱,它一点都不爱我。刺猬妈妈看到小刺猬突然心情不好了,就问了起来“:孩子,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小刺猬伤心地说“:妈妈,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你为什么从来没有抱过我?”刺猬妈妈笑了,说“:孩子,我们…  相似文献   

14.
谈情     
在森林里,有一位小居民,它长着满身锋利的刺,有一个软软地鼻子,小小的眼睛,遇到危险时,就缩成一团防止对方的攻击。他是谁?对了,它是小刺猬。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与伴侣》2006,(3):8-9
一、私人医生成健康管家 “明天我不过去了,我的私人医生要来……”这样的话现在听起来还算蛮新鲜的,不过2006年这有可能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的悲剧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怎样解释这一事件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苏格拉底哲学的性质以及他与城邦政治的关系.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种是一元论的、绝对真理的、建设性的,另外一种是多元论的、怀疑论的、破坏性的."刺猬"和"狐狸"可以分别代表这两种对立的意象.这两种类型的哲学都可能与城邦政治处于紧张的张力之中,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哲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艺界"两个口号"之争中对立的主角鲁迅与周扬在文艺思维上基本上属于两类不同的模式:周扬偏向于将一切归纳于某个单一的、普遍的一元原则的"刺猬"类模式,而鲁迅倾向于多元的、漫射的离心式的"狐狸"类模式。思维模式的不同是鲁迅与周扬在"两个口号"中产生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辨析鲁迅与周扬两人的文艺思维模式既是对"两个口号"争论原因的多角度探讨,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的解读与观察,还可以吸取不应该遗忘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狐狸丑化与妖化描写,特别是唐朝之后,狐狸被描写成蛊惑人心、引诱男女、破坏道德伦理的妖魔鬼怪.狐狸妖化描写的原因主要是具有强烈宗教精神的传统儒学思想和道教观念对人性道德的影响;唐以后佛、道相互诬蔑和相互争斗的推动;对胡佛的嘲弄;唐代文艺审美价值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森林问题的伦理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成当今世界性森林问题的因素很多,从伦理的视角透视森林问题反映出的人与森林的关系,可能是解决森林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下几个方面是造成森林问题的伦理根源:人类重视森林的经济效益,忽视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把森林只看作是木材资源;人类通常更少关心诸如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之类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问题,而更多地关心自己近期的需要,例如更关心森林生产木材的经济利益;人类常常从个人、小团体、地区的“私利”出发,导致对森林的掠夺性开发和入侵;人们在并没有损人利己的动机下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集合起来却会造成森林减少,从而破坏环境。  相似文献   

20.
狡猾的狐狸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5群猴子,每群都有12只。他们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如果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平均分,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占便宜。有一次,这60只猴子一共摘到了250个桃子,按照惯例,这些桃子应该平均分给每只猴子,可是这该怎么分呢?每只猴子该分到几个,又会余下几个呢?这可把他们给难住了。正在这时,一只狐狸走了过来,他假惺惺地问道“:碰到什么难题了?是不会分吧?我来帮你们分吧,一定让你们满意。”正一筹莫展的猴子们听狐狸这么一说,马上就答应了,同时还嘱咐狐狸,一定要平均分。狐狸一边答应着一边装模作样地数了一遍摘来的桃子,又数了一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