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舒大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97-99
苏轼<论语说>明代已佚,清末张佩伦曾有辑本,但未传下来.1992年卿三祥、马德富二先生又重作辑遗,是目前较完整的<论语说>辑本.本文在卿、马二氏所辑外,补充辑录了<论语说>遗说10余条,可补文献不足之缺. 相似文献
2.
舒大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6):123-125
苏轼<论语说>曾是朱熹、王若虚等学者引录和称赞的重要学术著作,其书明代已佚.本文对<论语说>成书、流传与散佚过程进行了系统考述,并介绍了近时对该书的辑佚情况. 相似文献
3.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论语》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部语录体哲理散文集。它是由孔子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少数弟子言行的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 相似文献
4.
贾军仕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85-89
"仁"、"义"、"礼"是孔子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孔子对殷周"义"的内涵做了充实和发扬,贯通了"义"与"仁"、"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联系,"义"从属于"仁",是"仁"在作用层面上的体现;"义"是"礼"的目的和内容,"礼"是"义"的工具和形式,"义"落实凸现到现实操作层面就是"礼". 相似文献
5.
唐明贵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4-29
范祖禹的《论语说》既具有宋代理学《论语》学的一般特色,不但重视对《四书》的融贯性解读,而且倡导立诚成圣,着力阐发人性论和“礼”与“理”的关系;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不但注重引史证《论》,而且重视对经世之学的抉发,因此在宋代《论语》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许家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80-86
洪兴祖《论语说》是宋代重要的经学著作,惜乎不传。《洪兴祖〈论语说〉辑佚》一文据《论语集注》、《论语大全》辑佚二十五条,亦间有疏误。今补充《辑佚》漏引二书之2条,并据《论语或问》补17条、据《四书通》补13条、据《论语集说》及《经典稽疑》补4条,共增补36条。另将《或问》、《四书通》所同于《大全》者进行比较,纠讹正误,以显《论语说》之原貌。据此可窥洪氏论语学考证精详、说理透彻之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远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本文对《论语》里的“而”的词性、词义及其语法功能作了统计与分析。说明《论语》里的“而”具有多种词性和词义,它是从表实逐渐虚化;它作为语气词的作用已相当灵活多样;它联结语言单位的功能代表了“而”在整个古汉语中的基本功能;作为连词的“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符号,只要看它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对“而”作正确的判断。《论语》基本反映了古汉语中“而”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张琴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12)
《论语》是一部很有生命力的书,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高中教学的具体实际,从文本互读、问题生成和德能提升等三个方面来开展《(论语)选读》的教学与实践。以期学生能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提升语文素养,滋养新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2)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众多元杂剧中最优秀也是影响最广的作品,其前身是元稹的《莺莺传》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迄今为止这三部作品均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界对于《西厢记》的英译本研究多有疏漏,因此对《西厢记》24个英译本进行研究,补正前人的遗漏,可以丰富我国《西厢记》翻译研究的史料。同时,在《西厢记》长达一百多年的翻译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早期以《莺莺传》翻译为主,中期主要是《西厢记》节译、选译和编译,后期以西方译者为主导中方译者为辅的《西厢记》全译本为特色。《西厢记》成功的翻译经验可为我国传统戏曲外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傅晏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28(2)
<论语>中的人、民,在不同情况下,含义有所不同.前者多半泛指一切人,有时特指统治阶级;民则多指庶民百姓.两者具有种与属的关系.人中的君子、小人,是对个人品德、学养的评价,指无定则.文章对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论语新探·释人民>一文,把人、民分别归属于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与此同时,对<论语>中与人、民相关联的教、诲、爱、使等词语的含义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石立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44-48
日本幕末与明治时代接连诞生了两部《论语》新疏,一部是安井息轩的《论语集说》,另一部则是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两部新疏是日本儒学史乃至整个《论语》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两位作者也是著名的儒学家,但是在我国学术界,长时间以来几乎不知二书的存在,即使是日本学界,关注者及相关研究亦甚少。实际上,安井息轩于《论语集说》最为用力,在其晚年才得以杀青,而《论语会笺》也是竹添光鸿经过长期地修改校订而完成的会心之作。然而迄今关于《论语集说》与《论语会笺》的研究,大多都没有注意到安井息轩与竹添光鸿的校勘学成就,对于《论语集说》全无论及,而关于《论语会笺》则仅举其所用互校的本子而已。 相似文献
13.
徐兴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95-99
钱穆《论语新解》对于《论语》学习的意义在于 ,不但初学者可以从中了解常识 ,帮助扫清文字障碍 ,懂得《论语》读法 ;一般研究者亦可从中明白读书当先知人 ,学习《论语》当先学习孔子之人品、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4.
陈兴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论语》小札陈兴伟[自经于沟渎]《论语·宪问》里有则对话,子贡问孔子:"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的回答出乎意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区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区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读而莫之知... 相似文献
15.
敖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2):107-111
书名中的"论"字作"伦理"解、"讨论"解、"杂陈"解、"选择"解都是不正确的,只有"编纂"义是正解.这牵涉到词汇上的本义后见现象:即引申义使用在前,本义大量使用在后.《论语》的"语"字取对话义.此外,《论语》的定名时间在西汉,属于书名的定名在后,成书在前. 相似文献
1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5)
《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文化之经典,代表了中国传统战略思想。钩沉该书翻译史是其翻译研究的基础,学界现有研究缺乏对最新外语译本的关照,应用型、研究型文本与外语译本未区分以及外译情况与重要译本的介绍过于简略,因此,全面梳理该书在非英语世界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史具有必要性。《孙子兵法》翻译史有六大特点:其翻译是蔚为壮观的跨文化传播奇迹;外语译本问世之前,该书既已广为流传;其翻译与战争、国际关系等密不可分;译本类型与译者文化身份具有多样性;翻译史中多有转译现象,几种影响力大的译本多为后世译者所采用;中国人译本出现较早,但海外接受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黄泽佩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针对许霆、鲁德俊两同志在其论著中对西方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探索和佚失的内容,提出两点意见:一是指出对所谓郭沫若参与合作翻译其旧体诗为十四行诗,以及所谓在此过程中郭沫若关于十四行体的言论之伪造性和子虚乌有,没有给予澄清;二是指出遗漏了三首弥足珍贵的中国现代汉语十四行诗,并适当调整了许、鲁论著中关于中国现代写作汉语十四行诗的排名榜,认为中国现代写作汉语十四行诗的第一至第三人,应是朱自清、郑伯奇和郭沫若 相似文献
18.
雷斌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3(4):1-7
刘宗周《论语学案》与黄式三《论语后案》同为浙东学派研究《论语》之经典。在注解原则上,《论语学案》志在教化,《论语后案》还原经典。在义理阐释上,《论语学案》求心之要;《论语后案》则对心颇为警惕,并将求心之要转化为寻礼之本。在解经方法上,《论语学案》直抒己见,《论语后案》重视考据。 相似文献
19.
薛晓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正> 历来对东坡词《水调歌头》的解释,多着眼于上片的几句:“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由于对这几句阐释的不同,导致对全篇主题理解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词人不堪政治的失意、亲人的久别,心情抑郁,于是幻想,成仙升天,但终究舍不得他所热爱的现实生活。①又有学者认为,这几句是指政治遭遇而言,“天上”、“宫阙”代表皇帝朝庭,欲归去就是返回朝庭,重见宋王,但又恐惧于朝庭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无可奈何,只得作罢。②这些解释如果单就这几句而言,似乎确实言之凿凿,但如果与首句的“明月几时有”联系起来看,则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