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部作品 ,尽管产生的时间、地域不同 ,但其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方面体现出的深刻的悲剧美打动着古今无数读者 ;两个主人公的性格 ,也分别具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而其悲剧性的结尾 ,更是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  相似文献   

2.
李煜前后期词作贯穿着同一种底色--悲剧意识.亡国前他因为天赋的敏感和深思已形成了悲剧意识,亡国后的遭遇则是悲剧意识在他自己生活中的证照.他这种悲剧意识与他的天赋、早期遭遇和特殊的历史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武术套路演练是表现人体动态美的一项具有攻防特点和表演形式的体育运动。武术套路的演练,从美学的角度看,就是人的肢体在时间和空间上所表现的形体美和意识美。武术套路中显示的开合、虚实、刚柔多方面的美学因素,使武术动作在矛盾的转化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中。武术套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从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格律组成的运动群。也就是说任何武术套路的演练其动作结构,都将是在“点、线、面”快慢相间的“自由节奏”变化中进行的。武术套路演练中各种动作表现在姿势与结构上的美,有的是在空间相对稳定时显现的,如动作的造型与亮像,就是点和面变化的结果。也有的是在演练的动态中通过动作  相似文献   

4.
只有充满美好、纯洁感情的爱情诗篇,才真正具有永恒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普希金的爱情诗表现了诗人卓越的情感和高尚的德行,是完美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切世纪下半叶开始,全球面临一个社会化问团,即少年儿童文化消费成人化。种种原因.使孩子们正在丧失重心。在我国.与经济发展相比,教育事业后;商品经济初步发展,又带来了商业文化过份膨胀的现象;特别是港台文艺的大量涌入.把很多不宜于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基给了孩子们。少年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他们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有很多方面与成人相同,却又有更多的方面与成人不同;就如海鲜虽属美食,而婴儿却需要乳汁一样。少年儿童文化消费成人化有碍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已是广大家长和教师十分忧虑的问题。”当听到举办‘94…  相似文献   

6.
提起美,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美。然而武术何美之有?君不见:武术运动员身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在鲜艳的地毯上腾跃,时而凌空飞旋,时而平衡伫立,那敏捷的动作、矫健的身影、精湛的技艺、流畅的演练,真可谓美极。单从观众啧啧的赞许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就可以看出,武术表演给人的美的享受完全不亚于其它艺术形式.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武术运动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健身与自卫的实用价  相似文献   

7.
悲剧美探索     
历代美学家都就悲剧这一重要美学范畴作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在悲剧理论史上竖起了新的丰碑.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悲剧,这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要认真研究悲剧艺术规律,总结新时期创作经验,充分发挥各种类型悲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艺大师。一九三六年秋发表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在解放前的代表作。小说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原则,表现了作者所熟悉的城市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几乎无事的悲剧”题材,真实地写出了主人公祥子“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天”,并深刻地剖析了造成其悲剧的多方面的根源,促使读者思考摆脱其悲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咏物诗的悲剧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商隐咏物诗的悲剧美张学松(驻马店师专学报)李商隐的咏物诗计百余首,构成了其整个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代诗人相比,李商隐咏物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表现了美好的事物受摧残、人生有价值的东酉遭毁灭的悲剧美。一李商隐所咏之物大多是一些纤细弱小而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屈原改革的悲剧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坚贞执着的改革者。然而,他的一生却是一出历史的悲剧,是爱国者的悲剧,也是改革者的悲剧。他的恢宏深邃、灿烂瑰丽的诗篇,处处闪烁着这位爱国的改革者的悲剧之美。  相似文献   

11.
萧红从自己的悲剧人生出发,用自身的不幸去悲悯和抚慰她笔下芸芸众生的小人物,所写之悲,不是眼泪,而是一种永恒的伤痛,是人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的不幸抗争而有失败之后留下的巨大震撼。亦人亦己的真情,散发出生命本真体验的恒久艺术魅力;独特的女性反抗与超越意志,透射出愈挫弥坚的生命张力;特殊时代女性悲剧的揭示,迸发出历史感极强的人生冲击力。她作品的悲剧总是散发出一种质朴而独特的苍凉之美。  相似文献   

12.
谈到悲剧,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痛苦与死亡。而就悲剧的象征意义而言,也免不了痛苦与死亡。因为悲剧的悲壮美正是通过一定的痛苦与死亡来表现的。中西方悲剧,又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习惯,形成了不同的存在方式和流变趋向,造就了不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所谓“悲剧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将美学范畴中的“悲剧”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悲剧具有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这一美学特征,震撼受教育者的心灵、激发受教育者的斗志、陶冶受教育者的性情,从而实现辨明是非、培养情操、提高素质之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悲剧教育...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悲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戏剧情节以一个人物为中心 ,且注重刻画人物鲜明的个性 ,其剧作以其剧烈的冲突和悲壮的力量 ,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 ,从而更能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同我国古典悲剧相比可谓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5.
<正> 沈从文小说语言的乡音美,不仅表现在他对湘西方言俗语的妙用上,还表现在他对小说语言声音美的追求上.他的小说语言调动了一切语音修辞手段,或押韵,或拟声,或直录乡音,其作品“皆以柔和的调子入耳,无炫奇处,无生涩处.”用“散文诗”“诗化了的小说”来形容他的小说,是再恰当不过了的.这是因为他的小说语言“运用平常的文字,写出平常人的情感”,“写出难言的美”从音乐的角度看,这种美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颇具影响的艺术形象,长期以来,围绕这个形象的思想意义,曾经有过充分的讨论,但这个形象本身的美学意义,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关羽形象的悲剧美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以期说明关羽形象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我们把杂剧、评话中的关羽形象和小说中的关羽形象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虽然杂剧中的个别关于关羽的剧作曾经点染过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但总的来说,杂剧和评话中的关羽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而小说中的关羽则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罗贯中塑造关羽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读鲁迅的小说,我们的确常有“重压之感”。这种“重压”,来自作品那深重的悲哀,深广的悲愤,是鲁迅小说的悲剧美所引起的情感效应。悲剧美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鲁迅对此有过精辟的分析和概括:“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所谓“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涵盖甚广;但从鲁迅小说所描写的悲剧事件和悲剧人物来看,它主要是指人的生存价值:“毁灭给人看”,即是描写人的生存价值的被粗暴否定。因此,鲁迅小说的悲剧其悲剧本质只能是:“历史  相似文献   

18.
石评梅作品的悲剧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1年,沈雁冰说:“现在青年的烦闷,已到了极点。”烦闷根源于对人生、人性、心灵的理性探索与感性感受陷入困境,无法打破障壁,实现突破。现代人的困窘与痛苦使飘泊、骚动的灵魂四处寻觅精神家园。故乡与母亲往往是这种精神家园。许多人在这里获得了心态平衡,得到了休憩。故乡——游子的归宿,甚至浪迹异邦的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王独清,在他们阴冷的内心世界中,这也是美的一角,也是痛苦的逋逃薮。象征诗人写都市的忧郁,以丑人诗,而故乡的意象却相当美丽、明朗。故乡也是石评梅魂牵梦绕之所在。散文《归来》以轻松的笔致写骑驴归来见到父母、亲人,颇为喜悦,但故乡经过战争洗劫:“依稀在草香中”“嗅着了血腥,在新冢里看见了战骨”,望着故乡天空的流云,感到自己的世界是“狭的笼”。回到故乡,心境可以平静了么?“追逐着,追逐着,我不能如愿满足的希望。来到  相似文献   

19.
龚自珍是中国历史由古代封建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第一位先觉的思想家和诗人。龚自珍的悲剧在于其代表时代的必然要求而这个要求之不能实现井反而受到社会的摧挫。历史与现实的悲剧感通过作者哀乐过人的诗心表现为慷慨悲凉的诗歌,表现为璀璨瑰丽、哀艳动人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20.
以往,我们研究悲剧,侧重于善与恶的对立与冲突,而善与美之间的矛盾对立乃至悲剧冲突,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可是,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昭示我们,善美之间不但会发生矛盾,形成对立,而且它们之间的冲突也能够导致悲剧.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已发现了善美矛盾这一社会现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生,是合理的自然欲望,即本文所说的美;义,是良好的道德规范,即本文所说的善.不过,孟子着眼于哲学,以培养崇高人格为宗旨;我们则从美学入手,以研究悲剧冲突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