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是以专业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培育人才。探索校企联合办学培养人才新途径,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签定委培协议,每年吸纳毕业生。同时有效整合县域教育资源,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乡土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蓬莱市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引进中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加大人才、智力引进的力度,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持。 “吸纳”与“扩散”相结合。一方面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经营”,帮助各类企业广罗博收人才,扩大吸纳容量;另一方面,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辐射功能,积  相似文献   

3.
地方来稿     
《人才开发》2005,(3):60-62
《我国人才安全政策法规研究》课题评议会在上海市静安区召开,蓬莱市非公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落实“四双”措施造就型号人才,金华市人事局多管齐下力促毕业生就业,平顶山市人才开发有实招。  相似文献   

4.
徐华 《人才瞭望》2005,(3):35-36
被誉为“企业管理天才”的IBM的沃森,说过这么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才现状却不容乐观,固有优秀人才不断流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保留困难。如果这种情形不及时得到解决,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分析IBM、UT斯达康、强生医疗、  相似文献   

5.
谁是真天才     
孩子,今天下午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人是天才,又说你不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当时我问你。你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6.
时间的自然流逝构成了模糊的历史整体,整个人类发展不断地继承、批判、筛选成了历史的基础和环境。而历史上不断涌现出的“天才”们却用自己的精神和实践鼓动、引导了周围的人们,造就了历史遗迹中线条清晰的精华和糟粕。时代精粹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揭示出与人类总体有关的一些永恒,如果这些“天才”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且在引导或鼓动的内容中的基本价值有利于人类总体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时候,历史的精华便充分凸现。从而推动、发展、循环地步入了现代或未来。这些“天才”通过时间的证明,也就过滤成了真正的“人才”。 “人才”们正是有效地并充分抓住了他们生命中随意流过的时间,才完  相似文献   

7.
《人才瞭望》2004,(2):18-18
被誉为“企业管理天才”的IBM的沃特森,曾说过这么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人才对于一国经济和一家企业的非凡意义是决定性的。对于刚刚荣获2003亚洲“最佳雇主”的UT斯达康而言,其用人之道的精髓就是将员工的价值定位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8.
靠人才发展靠科技腾飞──南召催化剂厂厂长张文超南召催化剂厂是一个山区小厂,过去连一个技术员都没有,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左挂、右靠、内培、外引”为手段,另形式兼施,多渠道贯通,努力引进、吸纳人了,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目前拥有中、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到了遏制人才流失、取出海外人才储蓄、主动吸引与争夺外籍顶尖人才的阶段,旨在吸纳海外博士的“千人计划”的出台也意昧着中央开始意识到这些情况并着手采取措施。不过,中国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国人才战略还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动力,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的主渠道应该是广泛吸纳毕业生。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意义 我市提出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又确立了实施工业立市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确保工业立市战略的顺利实施,人才是根本,是重要的支撑点,没有足够的人才,就不能保证经济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和可持续的发展,工业立市战略就难以实施。但目前我市人才状况非常令人担忧,还不能满足工业立市的急需。一是人才总量不足,且大多…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8,(6):67-68
松下公司有一句广为企业界所推崇的名言,叫做:“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强调:“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撒手锏’,谁拥有它谁就预示着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业推向悬崖峭壁的人才会对教育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2008年以来,焦作市人事人才部门多措并举.通过举办80多场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专项就业指导,使4400多名毕业生走上了就业岗位;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帮助430多名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找到了就业岗位。春节临近,该市人事局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市各级人事人才部门采取捐助、走访、吸纳就业多种方式.帮助困难毕业生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13.
李波 《人才瞭望》2009,(11):70-70
进人大型软硬件公司是很多IT人的梦想.而这些公司通常都会以高素质人才作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保证.所以经常出一些千奇百怪的面试题来考验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在网上流传着以下一份所谓的“IBM面试题”.被誉为“天才”面试题.看看你能做出几道。  相似文献   

14.
据一位优生学家介绍,在每300名婴儿中,就有一个“天才”——在某种方面有特殊天赋的人才。然而,由于社会或家庭环境的限制,使他们的这种天赋未能被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泯灭了。这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那就是——取之不竭的“体育人才库”。 朱建华为什么能在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不能否认胡鸿飞教练独特的训练方法,以及朱建华本人身材的优越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否认朱建华在这方面的特殊天赋。因为胡鸿飞的独特训练方法,曾使十几位青少年男运动员跳过了2米的横杆,但他们中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朱建华的水平。 由此,我们想到体操的李宁、乒乓球的邓亚萍、田径的王军霞……他们都是在某个项目上的“天才”。试想,如果我们把这些人才聚合成群体的话,该会迸发出多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5.
谭华 《人才瞭望》2007,(9):71-71
企业获取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部招聘:二是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强调:“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撒手锏’,谁拥有它谁就预示着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人皆有之”的论断是20世纪心理学的重大成果之一,它打破了原先对于创造力的天才论和神秘论。其中也包括陶行知先生40年代提出的:“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这是我国的教育家对创造原理的重大贡献。事实上,无论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还是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都坚决地否认过有天才的说法。爱迪生关于“天才是99%的血汗和1%的灵感。”的论断,与“创造力人皆有之”是完全一致的,只要你能勤奋的付出血汗,就可以成为“天才”。  相似文献   

17.
人口逐渐老化的香港急需采取措施改善人口结构。今年10月25日,曾长期主管香港人口政策的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正式向媒体宣布:香港将效仿英美国家的人才“记分制”,在今后几年间推出“输入精英计划”。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允许内地和世界其它国家的精英人才先进入香港,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找工作。曾荫权希望本计划成功实施后能为港吸纳数千位精英人才,以提高香港的人口素质和竞争力。自1994年以来,香港分别启动过“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1994-1996年)和“输入内地优才计划(”1997-2000年),由于这两个计划分别对内地的专才在候选资格、工作职位、…  相似文献   

18.
别把企业的生死存亡寄托在某些“天才”身上,世界上几乎没有无所不能的天才.太部分都是有着不同优点扣缺点的平常之人.企业的任务就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弥补玻此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让人才进入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必然要求。而人才市场的建立,又把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才能,淋漓尽致地“解放”了出来。 今年9月,人事部副部长张汉夫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中国沈阳、中国北方(在天津)、中国上海三个人才市场将先后开业。 在现阶段的中国,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安置”,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各级政府面临的安置压力将明显大于劳动力需求,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我国人才的匮乏,有些专业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匱乏,因此,如何对人才这一“短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其合理流动,就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人才之争将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谁掌握了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必然会逼迫人们更加珍视人才,并把人才的吸纳、引进、用好、留住、视作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青岛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吸纳外地人才来青工作和解决新建企业落户的困难,青岛市人事局和青岛市公安局联合作出决定,对引进外地来青人才在青岛市市内四区的“三资”、私营企业和民办机构落户者,统一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集体户口管理的办法。 “集体户”所限定的人员范围是指:落户单位接收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回国留学人员及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等。落户人员“入户”需履行两个方面的程序;一是首先由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